• 5

中芯2重暴光7nm+ 很类似现在的intel7

stephenchenwwc wrote:
不要隨便稱為 7nm...(恕刪)

你的訊息全部是上禮拜就被證實假的
請爬文更新一下
stephenchenwwc wrote:
不要隨便稱為 7nm 工藝.
連 intel 也只會稱 intel 7, 而非 intel 7nm.


是啊…intel的7奈米照的是「舊的定義」
而intel 7照的是現行業界「宣傳方式」
但是改名就是說intel也妥協了
註:
intel真正的問題不是製程,而是溫度,至於為什麼會被迫改名。那是因為大量的第三方評測組織,在評測時總會加上一句「這是14nm+++…」(特別是大陸地區的評測組織…)。造成不知情的消費者認為製程世代與cpu的效能劃上等號。

至於代工廠部分
個人比較相信是由中芯代工
畢竟中芯去年就已經有7nm的代工消息了
而梁孟松的技術開發也已經在2020年就達到7nm了
他基本上已經大幅縮短了大陸晶片代工業的製程世代的學習時間
台積電確實需要害怕,畢竟現在莫名奇妙的多出了「政治干預」(本國內部)
但真正該害怕是應該是「三星」
技術同源,中芯進步的速度遠超三星
>新聞在這:台積2叛徒內鬨!梁孟松辭中芯執行長

至於版上那些整天宣傳「遙遙領先、突破封鎖」的小粉紅,就只是配合政策在「賺錢」罷,無需認真看待。為的是利用宣傳造成「先入為主的印象」,逼使民眾接受,就如同開頭說的intel改名,由7nm改成intel 7。
被民主、被言論自由、監督人民、大內宣、性騷擾,真是「共規綠隨」。挺台獨,去當兵。
altoph wrote:
是啊…intel的7...(恕刪)

难道台积电的7nm是真的7nm?
从intel 10nm开始往下所有的制程命名都在灌水。
以intel 10nm密度的100.8 MTr/mm² 为准,正常每个完整的节点提升密度至少要提升2倍。
所以真正的7nm 起码要有200,5nm要有400,3nm要有800.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台积电7nm 98。5nm 180,3nm 294,计划中的2nm 490。
而采用多重曝光后的intel 10nm (intel7) 能耗比,性能的确超过了台积电的7nm
所以再去吹谁是真正7nm,谁是假7nm已经没有意义。因为大家都是假

中芯n+2后等效台积电7nm的晶片,去讨论它几奈米没有意义,而是看它表现出来的能效比和性能是否能达到。
目前华为9000s 的cpu表现略弱与3年前出的搭载台积电5nm的9000,而又似乎略强于更早之前的7nm。所以说中芯n+2等效台积电7nm并没什么问题。

看这图,3ghz那里很清楚。
intel4 6vt和8vt在3ghz以下的功耗曲线基本一样,8vt是改良后的高频功耗变化。
而跟intel7相比,
同样3ghz, intel7需要2.2 单位的功耗,intel4只需要1.3单位的功耗。
从这进而可以推导以13700h为例
6+8大核跑3ghz,小核跑2.4ghz这样的频率大概需要60w左右,
intel4 跑这样的频率功耗大概为60x1.3/2.2=35.4w

三星的5nm是彻头彻尾的造假工艺。
从0.95 提升到1.27仅仅35%密度提高也敢谎称为一个完整节点提升,这也是为什么当年888大翻车的原因。而三星3nm可能不如intel4
intel4 会类似台积电4n,或更强。
intel4和intel3都是基于intel 7nm。intel略强于台积电4nm,intel3接近小弱于台积电3nm,但会明显强于台积电4n
intel4和intel3的差别类似intel 10nm和intel 10nm superfin的差别。
而intel20A其实是intel 5nm 透过更高的密度和更强大异构设计使其相比台积电n3要强出一截。
toocck

INTEL曾經是世界第一長達30年,唉,爭這名稱沒什麼屁用,真實世界買單才是真的,重點是INTEL目前的CPU市佔率一直下降,等光腦吧,或許又是另一個戰場

2023-09-12 17:20
游戏脑力 wrote:
从intel 10nm开始往下所有的制程命名都在灌水。...(恕刪)


閒閒來回一下~~不要讓各位的知識被一些八卦或片段新聞弄到偏掉

193Arf(DUV)在十年前22nm就到達瓶頸進展緩慢,在這之前的製程工藝都是指曝光機能力
灌水問題從三星14nm蘋果晶片門事件開始就發現有落差
原因之一是業界單從曝光機能力變成多重曝光達成製程與線寬的"理論"技術宣傳
三星跟格羅都開始這樣喊製程的結果就是台積、Intel也跟進
所以在n10之前大家就這樣搞了,直到EUV曝光機的出現才又落槌了7nm這名子

在這之前單論電晶體總數在同樣宣傳製程下確實INTEL>台積>三星
Intel能做到密度高於別人確實要歸功於自身垂直整合製造(IDM)
雖擁有較高電晶體數但本身沒有"理論"去說明自己有達到此工藝等級
所以他不能也不敢說自己Intel 7是7nm,只能藉由此方式去說自己的電晶體數量等同於他廠7nm

再者多重曝光的誤差會造成漏電率增加,如果要塞入更多的電晶體的話
只能提高電壓電流維持穩定的結果就是高功耗與高發熱
現在INTEL處理器那功耗與TDP就是在此之下的產物
就不難理解麒麟9000S那誇張的功耗


然後就我一開始說的,簡單的算術問題
28/2=14,22/3=7,如果28要做到7,那就是四片光罩一個圖層

但多重曝光的成本不只光罩數量還有其他周邊機台...台積的7nm LELELE是單層DUV的4.5倍
中芯至少用了四重以上的曝光,甚至在關鍵圖層轉折處去增加片數
即使良率合格推測成本仍會高達6~7倍以上
而單層7nm EUV的成本卻只要單層DUV的3倍
終究高階製程要靠DUV多重曝光還是無法一直擁抱下去,就算大陸人工再便宜這成本未來還是降不下來
所以老美才卡著你們不讓你們拿EUV曝光機
首先站在一大片鏡子前,然後雙腳呈現半蹲狀態。之後兩手向前伸直,五指並齊,身體些微向前傾。最後把伸直的雙手向內移動....
請問 3奈米多重曝光 會變一奈米嗎
squcookies

目前沒辦法,簡單說因為DUV多重曝光跟光源的穿透(Trans)有關,作為反射(reference)的EUV光源還很難套用此技術

2023-09-10 10:32
成本的问题对台积电来讲至关重要。因为台积电的净利就是晶片收入-晶片成本(包含研发)。
但对中芯而言,这里很多台湾人有一个误区:中芯的7nm晶片直接跟台积电竞争。这样理解就犯了一个大错误。
在华为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形下,愿意多付2倍代工费给中芯当然很有可能,几乎肯定。
也多亏了美国的“帮助",让中芯可以这样卖,不用直接跟台积电在市场上竞争。
所以对中芯来讲,高出很多的成本,并不会令他无法生存。

对华为来讲,多花两倍的晶片代工费是不是很严重,严重到卖一台亏一台的事?
这里台湾的朋友又犯了第二个错误:手机的成本只有晶片代工
在一台卖7000人民币的手机中,你们认为晶片部分能占据多少成本?
苹果iphone 14 一台一万人民币,然道台积电替他代工的总成本能达到5000-6000?不要开玩笑了,连1000都不知道有没有
同理,华为7000售价的mate 60 pro中,假设找台积电代工费是500,换成中芯也不过是1000。真正的成本是在其他方面,内存,屏幕,包含真正的5g基带(目前没有同级别对手),以及员工的薪水等等这些
除了晶片成本明显贵以外,其他方面同级别硬件规格省下来的成本使它总成本可能比竞争对手低。
比如你让台湾的手机厂htc去做一台硬件规格跟华为mate 60 pro类似的手机,除了芯片找台积电代工可以省下一笔,其他方面都要贵个20-30%整机下来成本比华为mate 60 pro更贵。
游戏脑力 wrote:
成本的问题对台积电来讲至关重要。因为台积电的净利就是晶片收入-晶片成本(包含研发)。
但对中芯而言,这里很多台湾人有一个误区:中芯的7nm晶片直接跟台积电竞争。这样理解就犯了一个大错误。
在华为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形下,愿意多付2倍代工费给中芯当然很有可能,几乎肯定。
也多亏了美国的“帮助",让中芯可以这样卖,不用直接跟台积电在市场上竞争。
所以对中芯来讲,高出很多的成本,并不会令他无法生存。

对华为来讲,多花两倍的晶片代工费是不是很严重,严重到卖一台亏一台的事?
这里台湾的朋友又犯了第二个错误:手机的成本只有晶片代工
在一台卖7000人民币的手机中,你们认为晶片部分能占据多少成本?
苹果iphone 14 一台一万人民币,然道台积电替他代工的总成本能达到5000-6000?不要开玩笑了,连1000都不知道有没有
同理,华为7000售价的mate 60 pro中,假设找台积电代工费是500,换成中芯也不过是1000。真正的成本是在其他方面,内存,屏幕,包含真正的5g网卡(目前没有同级别对手),以及员工的薪水等等这些
除了晶片成本明显贵以外,其他方面同级别硬件规格省下来的成本使它总成本可能比竞争对手低。
比如你让台湾的手机厂htc去做一台硬件规格跟华为mate 60 pro类似的手机,除了芯片找台积电代工可以省下一笔,其他方面都要贵个20-30%整机下来成本比华为mate 60 pro更贵。



基本上這整段翻譯成人話就是華為靠著國家補貼跟犧牲零件供應商&員工的利益 花幾倍的價錢去做出關鍵零組件好組裝出所謂的國產手機

挺好的 我都對中國人民這種犧牲精神感動
toocck

這就是亂花錢的最好例子,例如:新冠,檢測不用錢嗎?例如:爛尾樓或房屋使用年限50年結果20年就拆,民脂民膏啊~在台灣看來都是不可思議的做法

2023-09-12 17:27
蔥油餅大叔

也沒到亂花錢 對中國廠商來說是有所收穫 只是台灣政府這樣搞會被說圖利廠商而已

2023-09-12 17:48
遊戲腦力 wrote:
難道台積電的7nm是真的7nm?
從intel 10nm開始往下所有的製程命名都在灌水。
以intel 10nm密度的100.8 MTr/mm² 為準,正常每個完整的節點提升密度至少要提升2倍。
所以真正的7nm 起碼要有200,5nm要有400,3nm要有800.
然而真實的情況是台積電7nm 98。5nm 180,3nm 294,計畫中的2nm 490。
而採用多重曝光後的intel 10nm (intel7) 能耗比,性能的確超過了台積電的7nm
所以再去吹誰是真正7nm,誰是假7nm已經沒有意義。因為大家都是假


整天在吹誰是真正7nm的其實是大陸,因為大陸的白牌廠商從平板電腦大爆發的時期就已經整天拿「台積電28nm製造」在「打廣告」了,對最終商品的廠商拿代工廠的「製程」直接當廣告是不正常的,因為最終的「效能」是綜合的結果。



中芯n+2後等效台積電7nm的晶片,去討論它幾奈米沒有意義,而是看它表現出來的能效比和性能是否能達到。
目前華為9000s 的cpu表現略弱與3年前出的搭載台積電5nm的9000,而又似乎略強於更早之前的7nm。所以說中芯n+2等效台積電7nm並沒什麼問題。


既然中芯標n+2的製程,就表示他想要對標台積電的7nm製程,這是代工用來爭取訂單的方法,所以,當然要去討論它是幾奈米。

至於等效的問題,就如上面說的,最終的「效能」是綜合的結果,如果不想討論製程,就不要整天自己在說製程。
被民主、被言論自由、監督人民、大內宣、性騷擾,真是「共規綠隨」。挺台獨,去當兵。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