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高通或聯發科有沒有可能推出高階ARM SoC ?

游戏脑力 wrote:
這樣講xe也功耗低啊
Xe也不敢吹跟gtx1060一樣效能
跑不到就是跑不到 而且還差很遠

說m1核顯有gtx1060游戲效能真的是牛皮吹破了
看來果粉比a粉更能吹牛
笑死 跑分測試就是一個顯示能力值 然後再把這個值去比對現有產品
看其能力排名在哪

M1是效能高過1050 接近1060
Xe是連高於1030 遠低於1050

這是顯示能力差異

簡單講
就是你在PC主機上用1060與1030執行f1 2017 1080p產生的顯示效能差距

而M1無法達到 PC主機上1060執行f1 2017 1080p的效果
則是因為轉譯讓效能折損 而沒有1060的表現
而不是他內顯等級只有1030或更低

大概就只有腦補會把硬體有1060的實際性能
因為轉譯損失 把M1內顯當成1030以下的硬體
                              彈幕濃!
下一年就要發佈高效能的Snapdragon for PC 晶片了
skiiks wrote:
笑死 跑分測試就是一(恕刪)
遇上電馭叛客2077卡王也只有眼淚而已
對比現在除蟲優化穩60FPS
之前的眼淚 大慨堪比現在除蟲優化後在2080遊戲體驗

依照腦補的邏輯 3090根本就只有2080等級

時空錯亂與不對等的優化有無 去做比較 就是腦補拿手的事情................
                              彈幕濃!
轉發一則新聞 :


Sanji Feng
2021年7月20日 週二 下午9:00·1 分鐘 (閱讀時間)


幾個月前 NVIDIA 就宣佈,會與聯發科合力將 RTX 顯示帶到 ARM 筆電上。如今來到新一次的 GDC 大會,官方終於首度公開了這對組合的實際效果。此次的示範共有兩部分,用的硬體均是聯發科 Kompanio 1200 處理器配 GeForce RTX 3060 顯示卡。其中一段跑的是《德軍總部:血氣方剛》(Wolfenstein: Youngblood),除光線追蹤外它也展示了 DLSS 提升幀率的效果。而另一段則來自基於 Amazon Lumberyard 遊戲引擎的《The Bistro》,其依靠即時光追、直接光照(RTXDI)、Optix AI 加速降噪(NRD)等技術描繪了法國的城市場景。

透過跟聯發科的合作,NVIDIA 會將 RTX 的相關 SDK 開放給 ARM 裝置,包括有 DLSS、直接光照、全域光照、AI 加速降噪和 RTX 記憶體實用這五項。其中直接光照、AI 加速降噪和記憶體實用的 SDK 現在已經上線,另兩項則要等之後才會推出。

「RTX 對 ARM 和 Linux 的支援為遊戲開發者提供了新的機會,從而在更廣泛的平台上提供更加身臨其境的體驗。」Unity 高階圖形高級技術產品經理 Mathieu Muller 這麼說道。Machinegames 首席技術官 Jim Kjellin 則表示:「《德軍總部:血氣方剛》是首款基於 ARM 系統上展示的 RTX PC 遊戲,證明了 iD Tech 引擎的靈活性、能力和優化特性。」
eriks626 wrote:
Win11 的解決方法是支援 Android 程式,只是把筆電變成一個大平板


現在搭載可觸控液晶螢幕的筆電還佔極少數,就算OS、應用程式支援好了,硬體不支援也是白搭。
重點在小軟軟吧?

先別說其他家硬體面想追趕或超越M1及未來系列

不搞定Windows on ARM的優化及其生態系統

要怎跟蘋果玩?

蘋果一句話x86我不玩了... App developer來開發ARM吧... 就一堆在趕工

微軟一句話我想玩ARM了... App developer表示: 嗯, 繼續開發我的x86
- 都在看別家, 等別家成功了, 我再來也來的及
- 就這觀望, 會把Windows on ARM拖不知道多久
- 你說這包袱切得掉嗎? 切不掉...

作業系統與App的關係要正向互相循環才能越滾越大
arm 會進來
但是軟體支援不夠普及
還要4年以上才看的到全部都兼容吧
畢竟生態相對蘋果自由
所以大改革無法一次到位
神祕幻影 wrote:
Sanji Feng
2021年7月20日 週二 下午9:00·1 分鐘 (閱讀時間)
幾個月前 NVIDIA 就宣佈,會與聯發科合力將 RTX 顯示帶到 ARM 筆電上。如今來到新一次的 GDC 大會,官方終於首度公開了這對組合的實際效果。此次的示範共有兩部分,用的硬體均是聯發科 Kompanio 1200 處理器配 GeForce RTX 3060 顯示卡。其中一段跑的是《德軍總部:血氣方剛》(Wolfenstein: Youngblood),除光線追蹤外它也展示了 DLSS 提升幀率的效果。而另一段則來自基於 Amazon Lumberyard 遊戲引擎的《The Bistro》,其依靠即時光追、直接光照(RTXDI)、Optix AI 加速降噪(NRD)等技術描繪了法國的城市場景。
.......

OMG!

NV 在 SS 生產的 GPU, 若是裝在 Win on ARM 筆電上, 完全失去 ARM 架構 PC 的意義!

功耗將大幅增加, 不如就用 x86 架構筆電.

要就像 M1 系列的, 全 GG 5nm 工藝. M 系列還有兩倍三倍 GPU 核的規劃, 還未上市.
要談 x86 桌機 和 ARM 架構的 水果桌機, 還太早! 至少等水果的 ARM 桌機發表再來講!

今年是 M1X 或 M2. 明年Q4 就要改 3nm 工藝了吧! 這就有可能達到算力相當,
功耗至少砍半.
stephenchenwwc wrote:
OMG!NV 在 SS(恕刪)
桌機iMac, Mac mini,都用M1了
剩下iMacPro, MacPro沒轉ARM CPU

個人預測iMacPro砍掉
MacPro可能是多路M1(加上AMD顯示卡)

M1下一代CPU可能明年才有

----------------------
不過難保蘋果會搞出M1X這種東西來
畢竟在移動市場 可以搞出一顆A系列特規X版本CPU
只為了給高解析面板的iPad用
M1特規版也有可能

看今年剩下這兩型"真"桌上型產品
蘋果到底會秀出什麼東西了
                              彈幕濃!
skiiks wrote:
桌機iMac, Mac mini,都用M1了
剩下iMacPro, MacPro沒轉ARM CPU.....

M1 比較類似筆電, NUC 的 CPU+GPU SoC, 但居然還算堪用.

像 M1X 這種 GPU 兩倍於 M1 核心的, 才有那麼一點桌機的 fu~
至於明年底用 3nm M2(暫時這樣稱呼), 才是有桌機的樣(對標就是 Mac).
更低的功耗, 導致能塞進更多電晶體.
(這裡注意了! 不只是過往那種縮小芯片尺寸, 就能增加電晶體數, 功耗卻不暴增
i社目前仍持此理論, 做出來的東西, 功耗直衝逆天. 工藝包含的技術有很多.)

如果 水果 夠殺 的話, ARM 架構的 MacPro TDP 定高點, 例如: tdp=90瓦.
那麼, 性能爆發, 必然能把原有頂端消費 user 留住, 甚至擴大 user 數量.

Mac 就用 TDP 65瓦, 對標 x86 中階機的功耗(但價格不對標), 算力要贏過, 輕輕鬆鬆.

整機的實 run 功耗低於 100瓦, 這是理想的 PC. 也符合水果稱的:
更好的使用體驗.

我們被 i社荼毒太久了, 何不學水果先向它 say no.
待它轉好, 有競爭力時再回來?
Howdy Mate

因為主流消費者,會被行銷牽著走

2021-07-24 20:19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