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AMD ZEN4最高將達到24核 多核效能將再次取得領先

ace ventura wrote:
...下一代CPU是只准成功不准失敗的產品...
不會 失敗最多和剛走路的前CEO Bob Swan一樣 一肩扛起.......

i社 10nm, 7nm 的失敗, 會全算在 走掉的 Swan 頭上.

現任 CEO 是救援投手, 少輸為贏. 雖然還是會輸.
有新開發的專案, 才能歸咎新任的.

只要能撐過2年, 便能下單 GG 3nm, 同時廠內繼續研發工藝.
在 "賺錢有起色下", 沒有 董事, 股東 會多說啥!

令人驚訝的是:
AMD CPU 內的 IO die 還是 女朋友唬爛的 12nm, 機板上 chipset 也是女朋友的.
這樣, 就快撂倒 i社了!

我看, AMD 繼續用 GG 7nm, 只是 "全部" 都 7nm, IO die, chipset 都要.
這樣, 應該還是勝 i社 12代. 產能還無虞. 光是用產出量就能壓死 i社了.
順便能堵住這句流傳已久的推論: [ i社 10nm 工藝 = GG 7nm 工藝 ]
alderlake和zen3/zen3+的对比 以及raptor lake 和zen4的对比
比较直观的比较
11900k=8大核 全核4.8ghz/ipc =1.19x skylake 得多核效能=45.7
---------
12900k=8大8小类似12大 全核4.4ghz/ ipc=1.5x skylake 得多核效能=79.2 功耗210w 零售价650-750美元
5950x=16大 全核=3.85ghz/ipc =1.22x skylake 得多核效能=75 功耗142w 零售价900-1000美元
---------
13900k=8大16小 类似16大 全核频率 4.6ghz/ ipc=1.52x skylake 得多核效能=112 功耗250w 零售价800-900美元
6970x=24大 全核3.6ghz/ipc 1.5x skylake 得多核效能=130 功耗150w 零售价1500-1600美元
6950x=16大 全核3.9/ipc 1.5x skylake 得多核效能=93.6 功耗145w 零售价 1000-1100美元
---------
12900k和5950x对抗时期 12900k还存在一定的调度问题,可能要用上微软的新windows 才能发挥12900k的全部多核效能 .而在windows 10平台,很可能出现部分软件能全力运行大小核心所有核心的理论性能,部分软件出现只有大核在跑,小核冬眠的情形. 这让全大核设计5950x还有残喘的时间

到了13900k和zen4之间的对抗 ,这时调度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买新12,13代intelcpu的人已经全部用上新window 不存在调度问题下 .全大核设计的缺点暴露无遗 .6950x性能落后8大16小的 13900k 20% 以上,售价还贵25% 已经完全没办法竞争. 最高规格的6970x 虽然全核性能能赢 13900k 15% 但售价相较对手已经毫无性价比可言

到了zen5 ,amd已经别无他选 只能i规a循 有样学样玩大小核
----------------------
intel大小核的思路是因为受到来自arm阵营的威胁 尤其是苹果 ,若不能以能效/效能+成本 利益最大化的模式来经营
迟早被arm阵营淘汰,而微软也会深受其害.两家再次联手是必然; 奉行老二哲学的amd 面对intel大小核设计大幅度降低成本的策略下 也只能跟着人家的屁眼走了
游戏脑力 wrote:
不存在调度问题下 .全大核设计的缺点暴露无


這可是關鍵的一句話

得看WINDOWS給不給力了

10年前AMD搞出推土機的時候也是很雄心壯志
工藝不給力, 大小核架構還是沒吸引力. 僅得 idle 時功耗少一點.
但真的有在用 PC 時, 卻又是大核在動.

AMD 要打 i社, 用 GG 工藝, 含那個 3D 封裝就夠了.

大小核是 ARM 現在普遍用滴, 偏偏差最多的是 ARM vs. x86 的 算力 耗能比.
這點就看軟體要是重新編碼成 ARM64, 夠普遍的話. 踏入 ARM 架構是有可能的.


小結: i社用大小核, 無法和水果 M1, M1X等比拚. 也無法逆轉和 AMD 的競爭.
蔥油餅大叔 wrote:
得看WINDOWS給不給力了


微軟早就轉型成一個雲和服務公司,賣windows系統帶來的收益占比越來越小,加上微軟這些年大力給開源社區貢獻,windows 10裏内建linux shell,開發者大會重頭戲是全力支援windows 10 on ARM,微軟未來的佈局是很清晰了。當年是微軟要貼著intel去搭配賣windows作業系統,如今時過境遷,這一把是intel去貼微軟。

三山直文 wrote:
微軟早就轉型成一個雲(恕刪)

的確是這樣
但你要說x86被消滅對微軟沒影響也是錯的
x86被消滅的結果除了intel和amd一起進墳墓
微軟的windows,和windows 有很密切聯係的office 360, xbox game pass 甚至azura 全部都會受到影響
雖然 office 360 ,game pass ,azura 這些跟windows 沒有直接關係 ,但是用這些的用戶中 很多都是先打開windows系統的電腦然後再去用這些服務
(你可能會說這些東西在其他平臺也有.問題關鍵就出在這些東西同樣有競爭者,如果我不能再在windows上用office,而必須要改到mac上面去用,那麽我用mac時可能乾脆就不用office 而用mac上面類似的軟件了)
所以基於x86下的windows系統一旦被滅 對微軟的打擊也是非常大.代表著基於windows系統下建立的生態圈將崩盤.沒有了自己的主戰場,微軟也就退居成爲一家純軟體公司 比如像adobe那樣 ,只是比較大而已
微軟現在雖然定位上也是軟體公司,但他的護城河可不是一般的軟體公司能比
游戏脑力 wrote:
除了intel和amd一起進墳墓


不一定

AMD可以繼續做主機業務跟顯示卡 而且他們也開發ARM

intel可以做顯示卡 而且他們也在佈局risc-V

頭鐵下去放棄晶片專做晶圓代工也行

不過現在是雲端時代 伺服器還是有需求 arm伺服器目前也還沒大量到能幹掉X86伺服器

各方都有佈局 X86倒下頂多跟PPC一樣走入歷史而已

至於office什麼的 其實消費者不太在意是用win mac 甚至是安卓

如果能提供一模一樣不打折的使用體驗 誰在乎平台是什麼?

更換軟體是需要學習時間的 消費者不一定買單
蔥油餅大叔 wrote:
各方都有佈局 X86倒下頂多跟PPC一樣走入歷史而已

至於office什麼的 其實消費者不太在意是用win mac 甚至是安卓


x86如果倒下,微軟一定是其中最重要的推手之一。換句話説,如果微軟還未準備好讓x86死,x86就不會死。

Office的兼容問題,要替代office的軟體一直都不能把office的格式處理得很好,不管是WPS還是libreOffice,隔了許多年還是如此。Office的價值在於它是標準,只要仍然只有MS Office才能完美使用Office的檔案格式,MS Office就是事實上的唯一選擇,至於跑在哪種作業系統上,正如你所説,確實是不重要的。以後更多的文書工作直接在任何瀏覽器上開Office 365就能完成,作業系統就更不重要了。
windows 對於微軟比很多人想象的還要重要.并不能只看表面的營業數據 (就算是表面的營業數據 也占微軟收入相當大一塊 )

比如以前的internet explore. 現在的edge
如果你用的是android手機,你會用edge作爲瀏覽器嗎? 你會沒事去找edge下載然後當成你的瀏覽器嗎?
不能說不會,只是可能性很小.(5以内%)
如果用的是windows 那麽你順道也用edge的可能性就大的多了
edge很好用 ,不輸google chrome ,但 android是谷歌chrome的護城河,用android的人很自然而然的會用google chrome ,不會用edge

用windows的人多數也會用google chrome,因爲google chrome 已經名聲在外多年,但在windows這個護城河下 才讓edge有了生存的空間,逐漸成長到能和google chrome 競爭(30%)。edge如果越做越好,windows 用戶以edge作爲瀏覽器的人數有可能超過google chorme

所以windows是微軟很重要的家底,是它勢力擴展的重要平臺。
沒有了這個家底,去用別人平臺推廣自己的軟體就像沒爹沒娘的孤兒 處處受制於人
Google怕了?Win10用户发现:用Edge登入Gmail,会收到这封神秘信件!
数日前,Microsoft 宣布,使用者可透过 Windows Update 让新版 Chromium 核心 Edge 取代原有 Edge 浏览器,此举似乎引起如今位居浏览器第一把交椅的 Google的注意,国外有网友发现,如果你用新版的Edge登入Gmail,他们会发送安全警示来告知你,Chrome 才是你最好的选择!
在之前,国外媒体 Techdows 已经在 Google 翻译、Gmail、Google 搜寻、新闻等其他服务上发现 Google 无所不在的广告,现在该公司更深入利用 Gmail 内的安全警示来要求用户下载并使用 Chrome,看起来 Google 与 Microsoft 的浏览器之争,还是会一直争夺下去。

如果你已经是Windows 10用户,当你在新版 Edge 浏览器中登入自己的 Google 帐号时,Gmail 中就会收到一封安全警示信件,劝告使用者回到 Chrome 浏览器上。
-------------------------------
我是沒有收到這樣的信
但我打開edge時經常問我要不要“升級”到google chrome ,看來谷歌真的很怕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