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買了AMD 3950X

雖然我是用3700X,使用AMD Ryzen Master超頻比較方便.

全核4.2G 電壓用1.3V , 可過R15,R20 但溫度高達91.5度,因為還在用原廠扇.

全核4.3G 電壓:1.425V ,只能過R15 , R20 溫度跳到93以上就出錯了.

全核4.25 電壓:1.38V , R20 可過.

目前在考慮 NZXT Kraken X52 OR 利民TS120 PLUS .

記憶體 我用幻光戟 3200 8GX4 ,連3333 都超不上去.



讓就一個字 wrote:
到底為什麼 我用這4(恕刪)


你記憶體買的是3200,跑3600會上不去本就很正常,
3200本身就是就已經是超頻記憶體,廠商就是測試過他的穩定性只能達3200,才將它定位為3200(不然為什麼不訂為3600還可以賣貴一點?)
那種買3200可以超到3600的那叫運氣好,重點也不建議,只是讓記憶體提早掛點而已,何苦

至於CPU,新手超頻最快的方法
你只要調頻率就好,電壓什麼都用auto,系統會自己抓最穩定的電壓給你
你自己再根據那組電壓值慢慢往下修
如果電壓連auto都上不去,那就代表你的CPU極限了,不建議硬超~~
讓就一個字 wrote:
買了AMD 3950X(恕刪)


建議你不要同時超CPU和RAM
不然你會抓不到問題點,所以超頻之前我都會把CPU恢復預設值並且PBO關閉
我個人習慣是先動RAM,因為CPU很好設定最後在處理就好

3200上不了3600原因很多
RAM超頻主要就是時序跟電壓,除非你的記憶體體質不錯可以直接調整時脈3200>3600
不然基本上3200>3600 先調整RAM電壓,一般來說不要超過1.45V
如果弄到1.45都還不穩定,那再調整時序,但以新手來講時序調整有點困難
你可以參考DRAM CALCULATOR FOR RYZEN這套軟體來調整
除了DRAM電壓外,相關電壓設定還有VDDG和VDDP以及SOC和FCLK
大致上來說SOC在1.125,VDDG1.075,VDDP1.1,基本上FCLK 1900以下都能運作
但這不是絕對要自己去試,並且我建議FCLK先設1866就好
因為你BIOS還不熟,要是遇到狀況怕你無法解決
設定好在WIMDOWS下進行一些RAM的燒機測試,如果都正常就可以開始超CPU

前面提到先不要超CPU是有原因的
大多數的人如果想要超頻,基本上買的記憶體不會太差
所以在超頻的時候都直接CPU和RAM時脈同時向上拉,那這時候就無法判定測試過不了是誰的問題
而且就算你記憶體設定完全按照出廠值,也不代表是穩定的
在CPU時脈往上拉的時候,很多測試過不了的原因是因為記憶體沒調整好

CPU超頻就比較沒啥好說,基本上電壓跟倍頻調整而已
不過電壓有固定跟偏移2種
如果平時電腦沒有重度負載可以用固定電壓,反之就建議用偏移
偏移就是+-值,讓電壓在區間內
鞘咕咕 wrote:
雖然我是用3700X,使用AMD Ryzen Master超頻比較方便.

全核4.2G 電壓用1.3V , 可過R15,R20 但溫度高達91.5度,因為還在用原廠扇.

全核4.3G 電壓:1.425V ,只能過R15 , R20 溫度跳到93以下就出錯了.

全核4.25 電壓:1.38V , R20 可過.

目前在考慮 NZXT Kraken X52 OR 利民TS120 PLUS .

記憶體 我用幻光戟 3200 8GX4 ,連3333 都超不上去.

這二代Ryzen超CPU的效益與可超性都不佳
(3990X例外)
因為原廠預設都超到頂了,

所以我不會費心在CPU時脈。

但是記憶體時脈及時序對ZEN架構效能有很大的影響,也是軟肋。

要搾出Ryzen最大效能,從記憶體下手比較有效益。

受限於IO頻率,DDR4 3600~3733是最佳頻率,

相較於I平台也容易達成。

二根又比四根好超,

換成2根3600 16G的試試吧。
恍似 wrote:
這二代Ryzen超CPU...(恕刪)


謝謝你的回覆.

基本我是不超頻的,是看大家超頻過的數據,才試著看看自己的U極限在多少.

等待更換水冷 OR 空冷及記憶體再來測試看看.

抱歉,有一段話字打錯了,已訂正了

鞘咕咕 wrote:
全核4.3G 電壓:1.425V ,只能過R15 , R20 溫度跳到93以"下"就出錯了.
這配置裡面,內存是個敗筆...
怎不直接3600C16或C18,這麼大容量想要自己超上去穩用,是有一定難度和技術的,三代內存要3600-3800才是最佳頻率
而且3950X無需鎖全核,PBO足夠,再不夠的話關SMT遊戲效能就能提升
3950X還是PBO用吧,除非能像3600鎖全核達到最高頻率4.2G,否則PBO優勢很明顯,單核PBO頻率能比鎖全核高,多核只輸鎖全核一點點,功耗和電壓壓力大幅減少,更穩定溫度更低。
seer_far wrote:
這配置裡面,內存是個(恕刪)

正名一下

中國      台灣
內存     記憶體RAM
閃存   內部儲存空間ROM
ゴミ丼わがんにんにゃれ 我沒有義務回覆你的問題
雙通道2支比4支好超
買4支要保守一點
forumstartw wrote:
正名一下

中國      台灣
內存     記憶體RAM
閃存   內部儲存空間ROM


我認爲他是在說 RAM 啊!您對翻譯是不是有點玻璃心了?對於中國老百姓學術上用什麼字眼可以溝通,沒有敵意或輕視的翻譯,可以接納。

還有,題外話,“ROM”的翻譯,什麼時候變成「內部儲存空間」了?我唸的年代,是翻譯成「唯讀記憶體」的啊?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