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9980XE 超級大大大降價,省下 27,000 NTD

5j3rul3 wrote:
拿 10 年前的 i7...(恕刪)

Hedt指的是整個平台 不是單一顆cpu效能如何
以Dt最高階型號對比hedt最低階型號論效能實在有失公允

是不是Hedt各大板廠x299 x399會跟你說是不是

今天就算是3950x有64核 廠商定義他dt就是dt
這道理有沒有這麼難懂

畢竟Hedt也不是以cpu來做評判條件

它的產品線就只有一些腳位 晶片組歸類為hedt 別管文字內在含義,那就只是個名稱,是不是hedt, intel atk有 不是你自嗨自給想怎麼叫就怎麼叫

Hedt這詞就是intel發明的 intel自己就把9900k歸類在dt
ค้้้้้้้้้้้้้้้้้้้้้้้้้้้้้้้้้้้้้้้้้้้้้้้้้้้้้้้้้้้้้้้้้้้้้้้้้้้้้้้
5j3rul3 wrote:
前面說了
HEDT 除了 X299 跟 TR 以外
8086K
9900K
9900KF
9900KS
3900X
3950X
也都是 HEDT 平臺的,3900X 跟 9900KF 都是目前創作者領域與高性能的絕對不二選擇。
自己看看科學計算、渲染、3D 建模、Adobe 或 Solidworks 之類的實測結果,3900X 與 9900K ,比一票 Core i9X 與 TR 還要更好,不是 HEDT 比 HEDT 更強,難不成是 UHEDT (Ultra High End Desktop) ???
既然實測結果已經證明 9900KF 與 3900X 是 HEDT 甚至是 UHEDT,請問 9900K(F) 跟 3900X 裝機數量又哪裡很少了?
別再拿 TR 搪塞,個人問的是同為 HEDT (UHEDT 呵呵) 的 9900K(F) 與 3900X

AMD產品我不懂就不說上面那些是不是了,但Intel方面,不是很快就可以列入HEDT的,難道i9-9900k桌上型電腦CPU單核心比Xeon Scalable第二代單核心快,那桌上型CPU就可以稱做Server等級處理器嗎?以HEDT來說,CPU速度很重要,但PCIe通道也是個指標,能支援更多核心的處理器也是個指標,有更多的記憶體通道也是個指標。

Intel網站雖然找不到明確定義,但是從產品介紹就可以知道了。

X299介紹開宗明義說:REDEFINED HIGH END DESKTOP EXPERIENCE,中文是「重新定義高階桌機使用體驗」。

Z290介紹說:UNCHAIN YOUR GAMING,中文是「不受拘束的遊戲性能表現」。

真要多核心科學運算,需要更多PCIe通道來插顯示卡,Z390沒辦法,X299加SkyLake-X還可以(KabyLake-X那垃圾就別提),但i9-9900k就沒辦法。
ya19881217 wrote:
Hedt指的是整個平台 不是單一顆cpu效能如何
以Dt最高階型號對比hedt最低階型號論效能實在有失公允(恕刪)


9800X 9900X 9940X 降價前賣多少?

再怎麼便宜的 Core i9 X,都比 Core i9 昂貴的,即是現在降價了還是一樣。

能比當然拿來比 (何況現在價錢差不多),不是大家都有錢直上 Core i9 X 然後幾張獨顯大串燒 (即便有 10W 預算也一樣)
管你時脈有多高,跑分有多高,
總之僅16條PCIE通道就別自稱高端,
還想打人家44條?
高端顯卡、SSD多插幾張就知道差在哪了。
握中 wrote:
管你時脈有多高,跑分...(恕刪)
新的 多4條 = 48條
加上 DMI 3.0 共 72條
握中 wrote:
管你時脈有多高,跑分...(恕刪)


原來效能領先不是高端,只有 PCIe 通道多才是正解

看來以後 HEDT 重要指標之一的遊戲直播與極限超頻,全部都得拿雙路洋垃圾來衝 PCIe 通道數,才會跑出超高 fps 數與高頻率。
5j3rul3 wrote:
原來效能領先不是高端...(恕刪)

您就繼續硬凹吧
DT AM4 LGA1151腳位
HEDT X299 X399
SERVER
三個產品分類就是那樣
今天DT區塊的產品效能超越HEDT 就要叫他HEDT?
產品分類是INTEL自己分的
說到底這只是平台的功能區隔 並不是全以CPU效能做評判
硬要拿9900K跟最低階的9800X比 然後扯淡價格云云...
你用最高階的9900K 那X299拿最高階的9980比有錯嗎?

你要自己定義自己爽 講給自己聽請便 沒人像你這樣定義的
ค้้้้้้้้้้้้้้้้้้้้้้้้้้้้้้้้้้้้้้้้้้้้้้้้้้้้้้้้้้้้้้้้้้้้้้้้้้้้้้้
5j3rul3 wrote:
看來以後 HEDT ...(恕刪)


沒錯你說對了,
未來DX12的Multi-Adapter或類似技術普及化後,
顯卡越多張越快,所以追求極限的請準備多多的PCIE通道唷~
不過別用洋垃圾,請買當代新款的,
財力只買得起洋垃圾的話還想追求什麼極限呵呵。
5j3rul3 wrote:
原來效能領先不是高端...(恕刪)


看你被圍毆的這麼慘烈
我還是來幫你來上上課
high end desktop的前世今生是這樣子的
時間來到1995年 第一代pentium 處理器問世
除了他之外,Pentium Pro也同時亮相
技術含金量遠遠高於pentium ,
算是當時領先科技的大集合結晶
之後intel就開始玩起減東減西搞產品分級的遊戲
到了pentium 4 extreme edition 正式亮相
用意就是海削有錢人 技術規格都是當時一流
收費當然也是一流 但這時侯還沒有型號X 或XE的綴字
之後每一世代Intel都會推出extrem edition版本
而且定價都是象徵性的999美金
一直到首代core i推出了hedt平台
讓正式搞出另一個產品分類 一樣都是集合技術之大成
配合平台 讓周邊最大量化 奠定了今日hedt的基礎
四通道以上記憶體
30 lanes 以上pcie 等等
而綴字XE當然還是extreme edition
正式更進一步的掏空消費者錢包
因為你不是只有花大錢買處理器
你要連同主機板 還有相關周邊都一起買
也只有diy又沒啥嘗試的才會只買2條以下的dimm
hedt 一次就是要4條最少 一次就是大金額的花費當然也成了無法普及的門檻
所以一開始我就說了 影響很小 這玩意很少有人diy
而品牌販售是老早就反應在售價上了

以上 另外我記得intel也有調整消費型處理器的價格
台灣市場還沒有反應嗎?
無所謂 一樣先回應你 沒比初代i7 慘烈
當時才發售10個月左右 降價51%
因為2代要上了
比這還慘的得當然還是有 只是時間拉長了
人們就沒感覺
一大堆末期售價只有初期訂價1/3以下的處理器
製造商就是AMD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