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yomobage053651 wrote:信者得求2600 ...(恕刪) 你這樣說 感覺2600很爛 才會升級有感其時當初山地橋買到2500k.2600k.2700k其實是賺到了因為也沒人想到這幾年ipc進步的超慢包含amd農具架構其實ryzen到ryzen+也有這感覺很久沒有當初p4(pd)跳c2d那種升級感了說擠牙膏其實2家都在擠吧
等我分析下為何現在買2600是好現在2400G的玩者多是不増設顕示卡看片玩入門遊戯、根本没有玩大作的欲望没有需求,欲望、当然没有必要浪費資源現在買2600、一年後又買3000現在買2600x、一年後又買3000現在買2700x、一年後又買3000当然是2600>3000的CP値最高。還有2600六核/2700x八核的成本不一、速度快了0.4GHz實際感覚不到買2台2600的成本是1台2700x正常六核的両倍性能應是十二核、但2700x只是多了二核那倒不如組2台2600在家中雙開合計12核一台玩遊戯、一台掛遊戯或二台組隊PUBG,APEX或2台開12個安卓模擬器神抽佛抽首抽遊戯
雖然本身目前還沒用過RYZEN旦相關數據和評測看過不少~ 舊的AMD也有用過...我來用舉例的方式說說我對2家架構的感覺吧...以同樣時脈下 同樣的總薪水(售價) 來說好了...{*以下[假設]以"A工廠為INTEL架構" B為AMD架構}假設INTEL相當於N個具有X工作能力(時脈)的工作人員的工廠[A] 而 AMD 相當於a+N個具有X工作能力的工作人員的工廠[B]...也就是B工場假設員工比A多了a個...INTEL架構的A工廠員工間配合度溝通效率比B工廠好一點~ 或許因為人數問題在大區間下工作量A比B工場少~旦若遇到需要極短時間快速出貨的時候 A廠反應力就比較好~B工廠員工間配合度溝通效率比A工廠差一點~ 雖然在大量或多樣性產品生產時有較好的產出力~ 旦應付極短時間快速出貨的狀況會比較差... 就像A敞從生產道出貨比較不會遇到物品傳送時因為做業流程或動線設計而有多少的等待(讓路/排程)或者運送不會遇到紅綠燈... 而B廠可能因為做業流程或動線設計而比較會有多少的物品運送等待(瞬間大量的時候比較會)或者送貨比較容易遇到紅綠燈...在比較穩定且不趕工的情況下只求總量或做不同類型產品平行生產時 B廠的工作能力就會看起來很好(多工或者跑應用軟體)...在比較求快速反應機動生產或趕工時A廠的產出效率可能就比較好(及時渲染或者遊戲處理)...簡單說假設同樣N個出貨量時間拉到B廠能正常出貨的長度 那2家看起來都差不多~旦若時間縮短~ 同時段區間內工作量增加~ 如果A廠可以每小時送到目地一車 B廠則是每1.5小時送到目地2車...雖然看起來B廠[產出比]或許較高一點~ 旦間隔時間卻較長~ 看起來就比較不連續...以渲染來說~可能預覽會比較卡~ 旦輸出時間會比較少~以模擬器來說相當於你要一個工作團隊在原本自己的工作環境去做另一個團隊工作環境下的工作以及對應的工作內容~其工作量比一般正常作業多很多~ 若原本的作業流程或工作環境設計是效率高的話那產出就比較有連續性~而且模擬器一般是遊戲模擬~ 需要的就是即時輸出的反應~ 重在資料的連續性~假設同樣60FPS~ 會卡的一樣會卡(瞬間掉偵或者不穩定)... 像我當初在K6/K7用模擬器玩FF9...平常大多時候還好~旦遇到放魔法或召喚的時候就會卡... 後來換P-III搭比較好的主板就很順的玩到破一輪~原本 軒轅劍3 走路跑步會卡的狀況在換配備後也沒有了~ 又或者同樣20~24偵玩遊戲 會順的配備還是會順~戰車世界我在筆電 15~20FPS 照玩~ 換到AMD跑那個FPS數據一定會卡到懷疑人生~旦有一點一直都是AMD給我的感覺比較好~ 就是LOADING速度好像較快
yoyomobage053651 wrote:等我分析下為何現在...(恕刪) 速度快了0.4GHz實際感覚不到?我想你的感覺有誤或者分析過程哪裡失誤....目前時脈不同核心差別都不到1G~綜合網路上評測數據~ 若以工作/應用軟體來說 0.4G以上都會有滿明顯差別~以2.6G的核心來說好了~ 多0.4G就多了15%~又以針對CPU優化的遊戲或專吃CPU的特效來說好了~ 那0.4G的差別就可能有感~當然一般狀況下單看遊戲 60~70FPS的差別幾乎無感 但若是只優化2~4[核/線程]的遊戲可能對那0.4G就有多少的差別...雖然我手上775的老4核2.5超到3G只差0.5 但我用起來就滿有感覺得~ 影片輸出也快了接近15%以上
Jasonjou wrote:你打錯了所有的“廠...(恕刪) 哪來的 "所有"?敢問你我有全部都沒有用到你打的"廠"嗎? 又你認為甚麼時候不該打 "廠"?又那個重要嗎? 這樣也要發一樓~ 我也不是對你說的~ 吃飽撐著?
sdgm00 wrote:哪來的 "所有"?敢...(恕刪) Dude, chill out......只是開個玩笑......我知道你沒有全部打錯......我覺得你的觀點很不錯是真的,微妙的解釋了架構效率的問題。畢竟AMD的處理器溝通起來比INTEL處理器互相溝通還來的難,八顆核心在兩個不同的CCX裡......以及RAM的延遲問題,AMD也是真的還在劣勢。不過以IPC來說,其實兩邊早已完全打平了,開Cinebench R15跑單核測試,如果把I家跟A家都鎖在同頻你就會發現其實一模一樣。還有你把所有的錯字都改回來了,很細心!其實不用那麼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