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製程的提升,這樣又有好用又省電的CPU可以用了目前使用AMD 5350+ASUS AM1M-A<---因為價錢差不多+擴充性(可以插顯卡)不然老實說很想使用J1900(四頭羊),製程22nm比較省電~~可惜的是四頭羊不能外接顯卡,只能期待下次進化的四頭羊希望AMD能趕上!!!不然沒甚麼進步,價格都很硬...(要不然真的很想用I社的...)
單純看每瓦特效能的話conroe(Allendale)和bay trail差了7年, 是4.5個摩爾定律的週期conroe(Allendale)的E6300和bay trail的Z3740效能接近但是功耗一個是65W 一個是2W 差了2^5倍也就是以功耗來標準化的話, 目前的進度速度仍然是略高於摩爾定律, intel還能休息一下
BlueMoon2100 wrote:處理器本來就是效能過...(恕刪) 對你來講也許是但對我們專業來講4核8執行緒6核12執行緒100%滿載最高溫飆到101度(你沒看錯!繼DEC的 Alpha 與 孿生兄弟 K7後再度把可以煎荷包蛋視為基本功能!!而且跑一次分析要4~5小時以上,甚至一整天跑錯了還得從頭來過常常工作都卡在那邊效能過剩嗎?也許對你來講是對我來講是完全不夠用!
Oscar Shih wrote:單純看每瓦特效能的話...(恕刪) 1.摩爾定律沒有用過1.5年當周期,一開始是一年,後來改兩年2.摩爾定律是說電晶體密度,跟效能與功耗都沒關係3.按照intel 每兩年提升製程一次的速度,摩爾定律還能再撐一段時間
davis0725 wrote:對你來講也許是但對我...(恕刪) 之前公司把一批CPU是Q8400的電腦淘汰我很納悶問為啥要淘汰Q8400換I5後來答案居然是效能不夠因為產線要跑很吃CPU的東西我真的好想把Q8400淦回家網拍一顆賣500的話20台就有1W了(誤
雖然PC似乎有些些微的回升, 但Intel的策略似乎有些問題.由於行動市場的涉入慢了, 現在想追趕, 故14nm以行動市場優先.但我敢說14nm跟台積的20nm ARM可能打平而已, 市場還是會對ARM較有興趣.因此而對桌上型市場冷落, 14nm要延到2015. (因為AMD已不俱影響力).讓Desktop這幾年的效能/功耗進步牛步,現在好啦, 桌上型CPU只能緩跌, 卻不能大降以刺激買氣, 因為大部分價差可能反而被漲一年多且價格仍硬的DRAM又坐收漁利.14nm初期又比較貴, Intel現在也很頭痛吧, 不上不下, 找不到施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