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 Intel 的員工, 所以以下部分僅是我個人的觀點.
以 Desktop 的 CPU 而言, 在沒有 Turbo Boost 之前, 無論怎麼去操 CPU, 都達不到所號稱的 TDP, 雙核心約在八成左右, 四核的倒是比較接近 TDP, 大概可以破九成. 而 Turbo Boost 僅是在電源能力與散熱能力都許可已的情況下, 增加工作頻率, 使得可以更快速地執行程式. 因此, CPU 會依照當前狀態, 決定是否可以啟動 Turbo Boost, 電源的部分通常都不是大問題(應該說, 根本不是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在 CPU 散熱部分, 因為 CPU 的散熱能力影響 CPU 的溫度, 而 CPU 溫度則影響第一階段 Turbo Boost 的能力. 但第一階段的 Turbo Boost 不是重點, 重點是第二階段的 Turbo Boost, 因為此階段才是 Intel 所宣稱的 Turbo Boost 的頻率. 然而, 這一部分僅能算是把 "早期 CPU 的能力補回來", 因為這段 Turbo Boost 的幅度就是讓 CPU 能夠達到 CPU TDP, 當然, 但電源能力與散熱能力也是必須同時達到要求, 否則 Turbo Boost 也衝不上去.
因此, 當 CPU 重載的時候, 可不可以維持 Turbo Boost, 散熱將是主要因素. Intel 原廠所附的散熱器, 依照 Intel 的說法, 應該是可以維持 CPU 在 Turbo Boost 的狀態(CPU 風扇全轉), 但是, 還有另外一個限制, 散熱器的入口溫度要低於 38C(?, 我不確定是否有改), 否則 CPU 的溫度將有可能頂到 CPU Tcontrol=0, 而導致關閉 Turbo Boost, 甚至降頻. 當然, BIOS 也可以提前做保護, 例如 Tcontrol=-5 的時候就開始關閉 Turbo Boost, 也是有可能的, 要看 BIOS 怎麼寫. 所以, 如果 Turbo Boost 上不去, 可以檢查散熱器使否有裝好, 接下來必須看散熱器入口溫度是多少(不過應該很少人有設備量吧?), 剩下的剩 BIOS, 這一部分不是開放 User 設定, 就得問原廠了.
所以, 將 BIOS 中的 Turbo Boost 關閉, 就如同回到較早期的 CPU, 此時 的實際功耗會低於額定 TDP, 散熱出問題的機率當然降低很多, 但也就是用 CPU 的額定頻率工作. 因此, 理論上不需要關閉 BIOS 中的 Turbo Boost, 除非 BIOS 中的一些關於 Turbo Boost 的參數沒設好. 但照理說, 即使沒設好, CPU 過熱也是會自動降頻. 如果 CPU 會直接熱當, 我就不知道該如何解釋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