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每一次試算比對都是用相同時間去計算?
相同的時間之下,效能比較高的CPU的系統處在idle的時間會比較長吧?
用來計算的瓦特數也很鮮。
不是100%相減,就是idle相減,要不然就是(100%+idle)/2相減。
自以為取到了平均值。
拜託...萬一這顆CPU 100%:100W idle:40W
取樣10分鐘每分鐘取一次跑起來是100W,100W,100W,100W,100W,100W...一直到第10分鐘才40W
那樣平均是幾瓦?(100+40)/2=70?還是(900+40)/10=94
另外一顆CPU 100%:150W idle:50W 好了
一樣10分鐘卻是80W 80W 90W 70W 60W 50W 50W...50W
請問他平均是(150+50)/2=100W還是 (80X2+90+70+60+50X5)/10 = 63W
電腦不是電器哩。他的耗能可是會依工作內容跟他所處的狀態會有所變化的。
再來...一度電是千瓦/小時。這我必須要說,這已經把我搞混了。OK 我們繼續。
有點小懶惰的,我就不貼圖了。更詳細的請自行參閱Tom's FX-8350 review:link
FX-8350花了1:56:04四捨五入一下。116分鐘完成工作,耗能:352.5W
I7-3770K花了1:41:58四捨五入一下。102分鐘完成工作,耗能:220.8W
我實在很想湊兩小時來算W/hr,但找不到system的idle數據來填
FX-8350 4分鐘的idle跟I7-3770K的18分鐘
OK,忘了他吧。我們繼續。假如Tom's這套test suit就是你的工作內容。
一天工作八小時,一個月工作約25天
480分鐘。FX-8350可以完成四次,idle 16分鐘,耗能:1410W。
I7-3770K可以完成四次,idle,72分鐘,耗能:883.2W
一個月呢?
FX-8350 idle 400分鐘 35250W
i7-3770K idle 1800分鐘 22080W
可以看得出來用I7工作會很輕鬆呀。再來就先不管那個搞混我的千瓦/小時。
一個月差13170W算13.17度電好了。四塊錢去算呢?差NT:52.68
一年差NT:632.16 跟1800-400=1200min 20hrX12=240hr的idle
現在價差4300.可以用6年又10個月,idle的時間...先不算了。
再來,我們換成一天上班要完成5次如何?做不完就要加班。
FX-8350 完成五次的時間要580分鐘 耗能1762.5W
I7-3770K完成五次的時間要510分鐘 耗能1104W
別跟我說多出來的70分鐘可以多賺一個小時的加班費啊。這不符合台灣現狀。
做不完是責任制。沒錢的。
一個月下來,FX-8350要加班100X25=2500分鐘 耗能44062.5W
I7-3770K要加班30X25=750分鐘 耗能27600W
你多加班了1750分鐘=29小時又10分鐘 多用了16426.5W
一年多788.472的電費,可以用5年又5個月.
但是你加班了29小時又10分鐘。我想時薪60已經夠黑了吧。NT:1740.
時薪150算很普通了吧?NT:4350
算電費真的是差沒有很多,算其餘的金錢很快你就反倒陪很慘很慘。
7次呢?8次呢?9次呢?耗能會隨著次數增加。當不願意的義工的時數也會增加。
耗能比較高,效能比較差的東西,價差遲早被電費吃光光這是肯定的事情。
再來,你們真的很愛用相同時間去計量。那完成次數呢?
如果你是接案的soho,每完成一次就能進帳8千好了。
是不是差距又拉更大了?
以上...有問題在問,不過自己先嘗試回答自己看看。謝謝。
hogan0804 wrote:
板子爛怪AMD
顯卡壞怪AMD...(恕刪)
AMD自己有出主機板的晶片組
應該也會提供廠商設計的方向吧。
Intel最便宜的版子,自己消費過不少...
一年內幫人做保固都是跑AMD的系統的
Intel很容易撐過保固
幾年以前,我跑網咖維修,經手店家沒百間,也有50間以上
只有AMD在送修CPU,Intel沒送過
網咖1-2年汰換的電腦,Intel的幾乎都能賣二手
AMD的就好幾台沒修擺在那,二手價也很差,真的賣掉也只是弄臭自己名聲而已
我當然知道AMD有在進步...
我現在也沒在上班,也不在電腦業界,返鄉種田2-3年了。
我也沒掛招牌,就別人口耳相傳而已
我也不講多久之前...就光這個寒假好了

有主機板是這陣子處理的...
至於那些CPU有些是好的,有些就真的壞掉過保了
要是這些是Intel的,我很容易復活再轉手...
至於AMD的,就等回收車了。
tingtin wrote:
AMD自己有出主機板的晶片組
應該也會提供廠商設計的方向吧。
Intel最便宜的版子,自己消費過不少...
一年內幫人做保固都是跑AMD的系統的
Intel很容易撐過保固
和您的經驗很像~本人早期都習慣用 AMD 平台裝機(K7、K8)
不知道是因為賣的便宜~連主機板都 COST DOWN 還是什麼因素
主機板在沒過保時就掛了不少張,最後不死心~挑全固態電容的板子
一樣在過保的前2個月給我掛點~才讓我轉戰 INTEL,同期裝的
INTEL 平台,用最便宜的板子和 POWER 反而活的好好的,真不知道該說啥!
還有您提到的二手價部分,說實在 AMD 部分真的是慘不忍睹,原因是新品降價太快
導致二手也跟著無價了,切身之痛~
XD使者 wrote:
.耗電量不能這樣比吧...
拿雙核心跟四核心比...
當然雙核心會贏啊...(恕刪)
這我在寫文章就有敘明
因為945與i3-2100的效能差不多
剛好我公司又只有這兩個CPU
所以就一起比較了
對我來說以後選CPU應該就是在
價格/校能/耗電三個指標上選擇吧
如果AMD還是可以像以前一樣提供比較好的價格效能比
我還是會繼續支持他的
G1610的價格效能AMD現在應該會拿A4-5300出來對打
CPU效能G1610比A45300好20%
價格差不多都1400~1500台幣
耗電我沒數據
GPU效能A4-5300應該贏過G1610(不過這種等級其實只要可以撥放1080P影片順暢就好了)
◆Bike:ORBEA aqua ◆Vehicle:CB650F+Tiida 5D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