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rdog wrote:
我也覺得砍掉重組比較...(恕刪)
哇,真的應該向你致敬。你跟我一個朋友很像。
我朋友現在還在用 865P + P4-3.0,也用得很快樂。
電腦夠用就好了。
其實啦,如果只是貪個爽度,追求最新的就對了。
要繼續使用舊平台的硬體,C/P值的考量就必須放寬鬆一點。
isquareds wrote:
大概是我沒講清楚 :...(恕刪)
CPU無保固其實還好...有聽過幾顆正常使用的CPU掛過?
會壞不是加壓超壞就是板子異常過電流死掉...這些都是無保固人損 (這邊有漏字沒發現...抱歉)
雙拼Q系列還有個好處就是可以無痛從1333拉到1600
兩者差距就出來了...
不要說一般使用者不會啦...不會搞也不要自己隨便升級太危險了...
剛睡醒打這一段有人說看不懂...我修改一下...
不要將CORE I 神格化了...
很多人對電腦理解僅在於網站上的效能圖表差距...
可是有沒有想過達到所需要的需求後...再快1毫秒或是2毫秒是不是只剩廠商宣示效果
即使圖表數字表現比較漂亮...但你真的有感覺出來嗎?
再來...你要跑的根本不是跑分數軟體...多少一定會有些差異
如果兩者級距差異不大看那個沒什麼意義...當然贏一分也是贏就是了
2代CORE I跟前代比較少人提的差異在哪邊有發現嗎?就是頻率都整個拉高了
I3最低也3.1G起跳
如果核心效率好到這麼誇張...為什麼不像以前一樣推個2.66G之類的等級?
都把他捧上天去了...
很多人認為...電腦要快就看CPU
可是CPU達到一定水準後...對普通人所使用的軟體而言是已經分不出差異了
還會問你說...我都用I7了怎麼跟我以前用E6500感覺一樣?
而速度會上不去原因...就是瓶頸根本不在CPU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