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電腦雖然選擇性不多,但是相對來講系統較為穩定(必竟是批量生產所使用的軟硬體都有經過相容測試),遇到系統有問題又急著用電腦作業可以直接回復系統,至少可以馬上回復初始設定,當然自組電腦也可以做還原備份檔,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做備份或習慣備份。
我發現推自組電腦便宜的人,報價單上往往都沒有附上OS這一項,似乎只要有好的硬體規格電腦就能運作了(先聲明,小弟無意筆戰只是就智財權有感而發),小弟從事外觀設計多年,設計過多款電腦機殼、鍵盤、滑鼠,卻在有一次電腦展時逛到一家韓國機殼商的攤位,看到他們的DM上有一款機殼跟小弟設計的有90%的相似度,當下心情很矛盾,是要高興人家欣賞我的作品呢?還是要氣憤他們抄襲我的創意,也曾在設計論壇發表自己的業餘創作,卻在三個月後看到市面上出現同樣造型的讀卡機.......

End User往往只看到可以比較的那一塊因為有量有價,至於產品的發想期、測試期、服務期的時間、智慧成本的部份卻忽略了,台灣是電腦週邊生產地所以組裝電腦成本低,但是電腦公司要賣的是全世界的市場,自然要推出有系統的產品線,在歐洲的雜誌裡常可以看到Acer的廣告頁,Acer對於品牌的塑造已經深耕多年,一位荷蘭友人說在歐洲只聽過Acer所以他們公司只投資Acer的股票,今年公司還派他來參加股東會,今天國人會以Acer擠升全球電腦前三大品牌為榮,但是在國內卻不推薦品牌電腦這樣不是很矛盾嗎?

組裝電腦跟品牌電腦各有市場各有利弊,但是希望能夠客觀的分析,切莫只是拿規格、配備、價錢來比較,把買軟體省下的錢拿來升級硬體真的比較聰明嗎?


以液晶電視為例:二線廠也不可能拿跟SONY同樣規格的零件就能組出跟SONY一樣品質、畫質的電視,當台灣逐漸進入數位家庭的時代,品牌電腦廠商可能也會陸續發展出進化的家庭數位娛樂系統,將電腦的戰場逐漸從規格戰演進到系統整合開發能力的新時代也說不定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