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VIA 還有機會嗎..

inseMX wrote:
也偷偷的發展了X86-64的64位元的CPU,只是礙於本來的政策隱忍不發而已然後AMD自以為X86-64架構獨步武林的時候,大肆宣傳...這時INTEL才搭個順風車,不慌不忙的從倉庫拿出類似的X86-64的架構應戰...(恕刪)


您的資訊好像不太正確喔, 事實上是Intel使用了AMD x86-64的技術, 且未了顧及顏面把該技術以EM64T這個名字來推出, 請見:

Intel 64

另外有許多系統及軟體在強調64位元支援時, 往往註明支援"AMD64"或"x86-64", 而不是寫成"Intel64"或"EM64T"也可看出一些端倪
otis_chiu wrote:
您的資訊好像不太正確...(恕刪)


那個網頁寫的不完全正確
雖然裡面有這麼一段話:

而第二個原因,是Intel為了自身的面子,定不會承認使用了對手AMD的技術,因此Intel把該技術以EM64T這個名字來推出,雖然核心與AMD64幾乎相同,猶如一對孿生兄弟,但如果Intel使用了AMD64這名字,等於在幫對手做廣告宣傳。在以往Intel的行銷中,Intel總把AMD的產品貶為自家技術的仿製品,不過這回AMD率先開發民用64位技術,Intel需要反過來吸納AMD的技術,使Intel在研發x86處理器技術的領導地位受到重挫,因此Intel在造勢方面便需要使用更多的人力物力。


這並不表示INTEL是採用AMD的技術,只是說明兩者技術很類似
最好的證據是AMD並沒有因此從INTEL那邊獲得任何的授權費用

再者,
以時間點來說,INTEL也抄的太快了
AMD前腳剛開始宣傳,INTEL後腳就抄好了?

這個案例唯一說明的是INTEL的自大
其實INTEL本身在一開始跟HP合作的時候,就是希望推出32-64混用的CPU,
也就是Itanium原先的設計目標,只是因故取消
改成了所謂的IA64這種純粹的64位元CPU。

但是同一時間,老謀深算的INTEL並沒有放棄相關的X86-64,也持續實作完成
可是INTEL老大哥自認就算強打64位元的CPU,沒有周邊、軟體的配合
效果有限,也就一職沒有以X86-64為口號在行銷
加上INTEL"自認"64位元應該留在SERVER,所以也不想推出來給一般消費者使用...
(INTEL最喜歡以自己認為的,擅自幫產品定位.....這點跟MS很像)

AMD則是看到有一個賣點,大肆宣傳而已,然後好像也真的有那麼一回事....(明明當時軟體完全沒READY...)

所以,INTEL眼看市場沸沸揚揚,也只好改變既定的策略
然後,在幾乎與AMD同步的時間點,放出了首顆支援EM64這種幾乎一模一樣的CPU
所以,第一顆INTEL的EM64的CPU,早就實作出來,但是被INTEL丟在倉庫......
如果,AMD不扛著X86-64的大旗來挑戰,只怕那顆CPU到現在還不見天日...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59&t=115223&p=2

這篇討論串的第17樓有提到相關的資料
持平而論..威盛是以IC設計起家的,
IC DESIGN 這樣的一個行業興起當然是與半導體產業有緊密的關聯
而某種程度上將之視為半導體產業中的核心產業也不為過

在那個台積.聯電帶頭衝殺的年代..台灣的電子科技產業很快的就與全球的的產銷鏈接軌..
成為不可或缺的生產重鎮..只是當時台灣的多數電子廠都是以代工業務為主
這當然與台商能將成本有效率降低而且品質仍維持一定水準的產銷能力有關..
當時很多熱銷全球的品牌產品 ,背後通常都會有個相同的金字商標M.I.T
一度也成為台灣 人的驕傲.
只不過任誰都知道代工廠的利潤永遠是比不上品牌通路商.而且一旦行業進入門檻降低(技術成熟化)..
就得面對永無止境的流血殺價..而且有沉重的固定成本攤銷,必須讓工廠維持運轉.一旦產能利用率下降...
就必須面對來自投資人債權人(通常是銀行)的壓力..(好了廢話至此不多說)

IC.Design對那個時期的台商來說是個遙遠的夢想..這當然與當時的技術人才以及能力都不足有關
踏進這個行業面對的競爭是來自於徳儀(TI),Qualcomm..等國際級的大廠.
對於以製造業見長的台灣產業來說,IC設計產業是「FABE LESS」設計服務產業,這原本就不是台灣的強項,但是因為台灣的晶圓代工產業在全球所向無敵,也因此孕育了IC設計的產業。

即使威盛雖然曾榮登台股股王.,但在一級大廠的眼裡無論規模,專利技術,開發能力..
都上不了檯面,更別說將之視為對手..這種情況其實並非威盛獨有..
其他IC.Design廠商也都是類似狀況..或許正因如此讓今日的台灣IC設計產業的產值成為世界第二(僅次美國,差距為1%)對照現在蓬勃發展的IC設計領域中,在多媒體領域的IC設計公司,以聯發科為主,包括揚智、凌陽、合邦、普誠、凌泰、其樂達與原相,其中原相更是出類拔萃的典範.驊訊與瑞昱結合在音效IC闖出天下(螃蟹你總認識吧)
還有許許多多表現搶眼的新銳公司逐漸展露頭角.目前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聯發科位居第八位而前七位分別是Qualcomm,Broadcom,前兩大IC設計服務公司都與通訊晶片有關。緊跟著兩家繪圖晶片廠nVIDIA及ATI分居三、四名,第五位是記憶卡大廠SanDisk,營第六是安捷網,網路晶片大廠Marvell位居第七,都是耳熟能詳的跨國型大廠,這說明台商已經具備這些廠商爭雄的技術及能力.由原本的技術追隨者轉型逐漸掌握主控權.

寫了那麼多無關主題的廢話,只是想說明"威盛 VS INTEL"這段往事,若以事後諸葛的角度來看,每個人無疑的都會認為VIA不自量力.或者意氣用事.或更乾脆一句話就是"夠蠢"(包含本人在內),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對照目前的榮景
似乎又有點不得不佩服這些台商"蠢勁",這是否也代表人們往往對事物的評價,僅在於結果的蓋棺論定.而對於過程,動機通常視而不見,並不是想為威盛平反辯護之類的,只想提供另個觀點供各位參考..

題外話:我想任何公司遇上INTEL這樣的競爭對手,勢必都得付出慘痛代價,即使是現今半導體業的藍色巨人
掌握最多的專利技術和先進製程面對INTEL 來自伺服器領域的逐步擴張版圖,也是戰戰競競如臨大敵.
威盛這堂課學到的最寶貴教訓應該是"如何慎選對手"吧

當一檔股票爆出會殺很大的利空時,根本不用浪費時間去掛出股票,
因為如果跌停天量鎖住,賣也賣不掉,一旦被你賣掉就不會再跌了。
(請參考之前提到 X漢 的例子)

反之,如果漲停天量鎖住,買也買不到,一旦被你買到就反轉了。

有錢人賺錢是很狠的
我使用 VIA 的 電腦 也是它的經銷商

台灣是電腦王國 , 在我心中 VIA 是台灣電腦業未來 10~20年的希望

VIA 有 CPU . 晶片組 . 顯示 . 音效 . 網路 等技術

一台 PC = CPU + 晶片組 + 記憶體 + 顯示 + 音效 + 網路 + 硬碟 + 光碟 + 機殼 + 電源供應

我不理解看衰 VIA 的台灣人 , INTEL 很大&技術領先 但它是外國公司

永遠想代工 今天你們能做 明天別人也能 ( 沒有核心技術與專利 )

VIA
rise.tw wrote:
我使用 VIA 的 ...(恕刪)


大大...在資訊業路有技術是沒用的...
重點在於通路和市佔率...
如果想買買不到...市佔率又很低...
我想有世界第一的技術也是淪落到淘汰的命運...
希望快在台灣多推點展品在一般通路上吧...
順X或燦X都找不到了...更別說一般小店...
我仍然蠻期待NANO的產品說...
有機會的話一定買一台來跟ATOM比較一下...
qpiglarry wrote:
大大...在資訊業路...(恕刪)

是呀...
實體連個鳥毛都沒見著...
該去那兒買呀...
想支持它都沒機會呢!
角度不同,視野自然不同。
hanzo0313 wrote:
可以參考rise.tw兄的賣場


進去一看 真的很難買下手

mini-itx主機板要價5500? D945GCLF不用2500就有了

功能是有多raid 1與raid 0 但也只有2個sata

如果cpu效能差不多 為這樣的功能多花3000 有人願意嗎?



說老實話
除非VIA老闆換人
否則我是覺得沒有搞頭

不可否認 VIA有技術 有實力
但是錯誤的策略加上不是很能解決問題的BOSS
讓手下再有搞頭也搞不起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