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AMD的效能高不一定用的到,DRAM延遲高的影響每個人都體驗的到

凌曜頂峰 wrote:
如果不會不夠用那麼A...(恕刪)

DRAM 與加大快取是二回事 。不懂就就去唸高等計算機工程就會懂了。目前最慢是硬碟,再來是BUS ,DRAM 永遠在等上述。
凌曜頂峰 wrote:
在DRAM寫入頻寬有砍半的問題,在延遲高,頻寬又砍半在部份應用會有明顯差異的



而且從90年代就有一種東西叫DMA,
大多數遊戲的材質資料,
不必經由CPU或IF,而讓顯示卡可以直接從記憶體讀寫。
因此在遊戲中真正有用的是PCI-e的速度。

凌曜頂峰 wrote:
DRAM延遲53奈秒跟75奈秒的差距,就人的感官體驗來說是感受不出來的
但是放大2的23次方倍,大約是800萬倍之後可能就體驗的出來了
還有目前DRAM的頻寬經常都是40GB/S的等級
那麼在乘上40倍之後就是3.2億倍以上的極端應用差距了
電腦是科技的產品,合乎理論基層的數學驗證基本上都是真的

完全是瞎扯蛋!竹篙套菜刀,亂套一通。
這篇基本上是錯的
學過微處理機跟計算機組織就看得出來

首先這點跟本文主旨比較無關,純粹順便糾正
電腦目前的架構開機需要64bit的dram定址才能開機

不好意思,64bit是通道寬度,不是定址
目前x86-64原則上只有用48bits來做addressing bus


主要錯誤點

DRAM延遲53奈秒跟75奈秒的差距,就人的感官體驗來說是感受不出來的
但是放大2的23次方倍,大約是800萬倍之後可能就體驗的出來了


使用體驗就是要去體驗
沒有甚麼特別針對這方面的測試軟體
一秒幾百萬次的DRAM存取都不能了解
延遲累加不懂我也沒有辦法

這個觀念聽起來邏輯正確,但實際上是錯的
我畫一個訊號隊列就知道了
每 3 格發出 1 格訊號,每收到 1 個訊號,延遲 2 格才回應
總共發出10次訊號
發出的訊號: ─  ─  ─  ─  ─  ─  ─  ─  ─  ─
回應的訊號:   ─  ─  ─  ─  ─  ─  ─  ─  ─  ─

看到了嗎?
每一次訊號都是延遲 2 格
但是總共也只慢了 2 格
並沒有像原PO所說的 10 * 2 = 20 慢了 20 格

也就是說,延遲只計算一次,並不累加

如果按照原PO認為的「延遲會隨存取次數累加」
那基本上我電腦開機時間越久,延遲就會越來越大
照這樣的話Google搜尋引擎伺服器現在可能正在處理好幾個月前的搜索請求吧=_=


最後,我知道這串似乎已經吵架到有點.......恩
但我只是想就學術上告訴原PO,你的理論依據並不正確
本人大學所學的微處理機架構與計算機組織知識足以讓我找到你誤解的部分
會嗎 ? 你用不到不代表別人用不到

像俺最近CPU效能可是24小時用好用滿

別總是用自己的觀點去定義別人 很可笑

俺是i9-9900K的使用者 也是長期I的支持者
最近組了一台R7-3700X 也不是啥最強的U
但在多開模擬器的時候 這一個月來 不得不說 AMD確實比較穩

學生時期用過AMD 不排除以後會繼續考慮
總之原PO的核心論點:
延遲累加造成極大延遲

這從計算機科學角度看是不正確的
詳細看我上面的留言 313樓
說了這麼多,電腦這種東西還是還新不買舊,有好的更快的幹嘛不買,硬去找縫鑽~~
開吉了

凌曜頂峰請注意哦,嘉義胖哥已經開始關注你的文章囉...

什麼?其實是要告01網友們?
可是大家(包含你)又說嘉義胖哥並沒有來01或巴哈發文,卻蒐證了數百位
這到底是...?

欸不是胖哥你聽我說,冤有頭債有主,這陣子都是這位凌曜頂峰到處刷文害你被誤認,他也沒講跟你有關係,你要告應該也是先告凌曜頂峰吧?
彷如晴空 wrote:
開吉了凌曜頂峰請注意(恕刪)


等一下喔,
這些I/A家的比較校調等,好像隻字未提這個店家吧......
這個東西叫討論, 吉不了的.
本名 : 許德龍, 擅長於電腦系統規劃及疑難排解. 康允企業有限公司及DELL客製化原廠業務合作夥伴
Nightmareseal wrote:
等一下喔,
這些I/A家的比較校調等,好像隻字未提這個店家吧......

可是前幾天巴哈電應版有個ID叫「酷優化」的,連在巴哈的英文帳號也叫COOLBESTNB
跟嘉義胖哥的FB官方粉絲團名字完全一樣
發了一篇文章,標題跟這位凌曜頂峰這篇也完全一樣
內容也幾乎相同,還引用了凌曜頂峰寫過的幾篇文做連結
會不會太巧了點?

啊我知道了,一定是這位凌曜頂峰未經同意竊取了巴哈那位酷優化的文章內容,胖哥快吉他
雖然巴哈酷優化發的那篇標題相同文章的時間點比這篇還晚
  • 5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