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美製晶片末日?英特爾:若無客戶 考慮取消14A開發

cruiseton wrote:結果真正要拆解 INTEL...(恕刪)

應該是裁員人數不夠多, 或該走的都沒走~

就帳面數字言, 董事會的決定是正確的.
只要能賺錢, 為何要自己生產製造!? NV, AMD, Qualcomm, Broadcom...
都很賺阿~

要保留, 請陳立武限期前證明! 就是端出 intel 18A.
跟 GG 3nm, 甚至是 GG 2nm 是 comparable 的.

不過, 結果是可以預測, 而且, 離實際應該不遠.
就是, i社 今年仍下單 GG 3nm ( 這表示 i社 目前無任何工藝超越 GG 3nm ),
最快明年底下單 GG 2nm ( 這表示 i社 未來一年多以內無法超越 GG 2nm. 已經 tape out 了 )

看起來 i社 的未來生產製造是"悲觀的"!
甚至 陳立武 自己也這樣認為! 那是他親手下單 GG 2nm 滴~

如果各位是坐在董事會裡的成員, 要選擇數年內 Fab 和工藝研發都大賠錢嗎?
而 陳立武 只喊研發很重要, 請繼續花大錢, 不惜一切代價.

各位認為呢?
---------------------------------------------
i社 循 AMD 模式, 獨立代工出去即可.
陳立武 講得很簡單, 那麼就職掌 IFS 公司董事長.
盈虧自負.

和 intel 沒關係即可!

至於 IFS 也可以切分成兩塊: 6nm 以上, 和 UU 合作.
6nm 以下, 要成立 USFS 也可以, 陳立武就來佔這個位置.
他說要發展的嘛~
willypipi

董事會只想賺錢可以理解 但是得先過美國這關 晶片法案要求持股不能低於51% 就是為了由美國控制晶片生產 現在董事會竟然還妄想由台積電這家外國公司來主導?

2025-08-11 11:43
INTEL 和美國政府的爭鬥是他們的事. 希望川普到此為止, 不要再惡搞台灣及台積電, 還一直號稱台灣偷美國技術. 如果是偷的, 怎麼不告?

繼續:
====
華爾街日報8日報導,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被美國總統川普逼宮之前,已經傳出和董事長耶里(Frank Yeary)鬧不合,雙方在是否保留整體製造業務上意見分歧。與此同時,有消息稱,英特爾可能在1年內將代工部門獨立出去。

知情人士透露,陳立武在今年3月上任後,幾乎立即與耶里在是否保留製造業務上出現分歧。耶里曾研擬讓英特爾完全退出代工業務,包括將該部門分拆,並且引入輝達、亞馬遜等公司入股,甚至探詢出售給台積電,但最終不了了之。陳立武則主張,代工是英特爾成功的關鍵,並能避免美國依賴台積電、三星等外國半導體企業。

近期,英特爾曾與多家華爾街投資銀行接洽,計畫籌集數十億美元用於晶圓廠投資與強化資產負債表,原定在7月底財報發布時啟動,但包括耶里在內的部分董事希望放緩,可能延至2026年。

知情人士也表示,陳立武曾推動收購一家AI公司,以追趕輝達與超微,但因董事會審議過久,目標恐被其他科技業者搶走。知情人士稱,陳立武感覺自己被董事會綁手綁腳。

此外,瑞薩半導體資深經理奇瑪(Omer Cheema)9日在X發文透露,他與英特爾一名高層交流時,對方證實英特爾內部近月來熱烈討論「分拆代工業務」,並指出英特爾的美國代工服務(USFS)最快可能在1年內成形,但仍須視14A製程合作夥伴及潛在投資者的情況而定。

科技媒體Wccftech記者祖海爾(Muhammad Zuhair)也留言稱近來聽到USFS的傳聞,「但尚未發生的主要原因是陳立武與董事會、美國政府想要的東西有衝突」。
eclair_lave

現在是在惡搞全世界什麼都想搶,基本上這只會變反作用未來反扯美國後腿而已,他也沒真的有想過怎長久經營互利,反正到時也沒作總統了川普那一票早賺飽飽下車[嘆氣]

2025-08-10 18:24
eclair_lave

就年底只能少量出貨給廠商生產,其他的不是預約訂購就是讓廠商擺個26年一季上市預定的牌子...反正先做紙面發佈,實際產品跟不上,也不是第一回了[嘆氣]

2025-08-11 17:43
willypipi wrote:可以不用等了 18A確定延期
18A 延後到 2026,英特爾稱一切在計畫之內
一切(延期)在計畫之內

等!?~~~~

i社 都下單 GG, 2nm tape out 了, 是設計定案.

但輪到產出 有得排隊嘍~
去年就已經 tape out 的, 就有一缸子客戶.
11 日陳立武前往白宮與川普見面之後,川普的態度有了 180 度的大轉變,

盛讚其成功與崛起是一個驚人的故事。

===
不是說他和老共軍工產業關係綿密, 利益糾葛不清

見了面陳立武突然就不是賣美人士了

川普大帝絕對需要人家當面拍馬屁捧他
前董事長兼執行長貝瑞特(Craig Barrett)公開喊話,英特爾只是「缺錢」而已,需要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1兆)的資金才能讓英特爾重拾競爭力,如果8位客戶各出50億美元就能發揮效果,基於美國本土供應、第二貨源、國安問題、地緣政治及談判台積電的籌碼等5大原因,客戶應該要投資英特爾。

貝瑞特投書《財星》雜誌(Fortune)表示,英特爾是唯一能夠提供最先進晶片技術的美國公司「美國需要英特爾」且包括台積電與三星目前都沒有將最新技術轉移至美國的計畫,因此輝達、蘋果及Google等客戶都要明白,多元化供應鏈來源的重要性。

貝瑞特表示,英特爾沒有足夠的現金,無力投資取代台積電的產能,甚至從台積電手中搶下部分產能也有難度,美國政府也不會是英特爾的救星,因為此規模是晶片法案撥款的100%。

貝瑞特認為,英特爾目前大約需要400億美元的資金才能保持競爭力,客戶是英特爾最有機會的資金來源,如果8位客戶能夠各投資50億美元,英特爾就有機會翻身。

此外,貝瑞特批評現任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的想法,直指「在客戶簽下合約之前,不會投資新的14A製程技術」的說法是一場笑話,因為客戶不會想要投資技術追隨者,想要在半導體領域取勝,就需要成為技術領導者。

貝瑞特表示,英特爾擁有好的技術,如果客戶願意現在投資,英特爾仍然有機會拿回領先地位。同時,貝瑞特喊話美國嚴格執行半導體關稅,讓英特爾能夠直接受惠,「如果大家的目標是為了拯救英特爾,讓美國製造重拾競爭力,為了國家安全,應該立即投資英特爾。」
cruiseton

兩光騎士 美國政府有說需要還嗎? 給的錢是補助(在台灣叫做利益輸送[笑到噴淚])不是貸款

2025-08-12 10:10
eclair_lave

這就是急了,不得不喊出可能連自己都知道機會渺茫的選項,要10年或更早前有危機意識趁還有錢有影響力時有作對選擇跟積極行動,也不會今天陷入泥沼的囧況,現在不管怎救就只有自己沉或是拖大家後腿一起沉的未來了[嘆氣]

2025-08-12 10:33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