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ki6865 wrote:
處理器的位元數是指ALU匯流進制寬度、記憶體定址,
"理論上"一次指令能處理的寬度當然是越大越好。
但處理器演變至今,本體已經是各種處理單元的合體,
每個處理單元可能也都包含不同或數個ALU。
例如最早能處理的SSE指令集就是128位元,
後來的AVX256 至今的AVX512大家都耳熟能詳...
早期處理器位元數依著脈絡式上升,
是記憶體定址需要,
但目前64位元處理器記憶體定址已來到16 EB (16,000,000,000GB)
就算是國家級超級電腦要灌滿也沒有這種財力。
總結就是:
你覺得CPU為何不提升本體暫存位元數來增快計算,
64位元>128位元才增加一倍,
(這還是最好狀況,電腦硬體效能從來不是1+1=2)
但丟到GPU、NPU等處理單元隨便都是CPU好幾倍,
CPU目前也可以利用額外ALU指令去擴充處理能力,
(AMD加個3D快取讓遊戲圖形跑得更好也是一招)
提升電腦計算加速有很多方向,
進步不一定是照著老舊的脈絡思維去進展。
我 發文的重點 在 科技總是向前走.
64 位元 -> 128 位元 -> 256 位元 ....
量子電腦 總也有個 量子電腦 1.0 -> 2.0 -> 3.0 ....
GPU、NPU 總也有個 1.0 -> 2.0 -> 3.0 ....
只是 64 位元 後,
卡 賊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