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14700非K版,塔扇能壓得住嗎?

skiiks wrote:
再來說說14700大...(恕刪)

一開始打算升級的時候,就是想用AMD Ryzen 9-7900這顆CPU,只是AM5的架構一定要用DDR5的RAM,如果有像Intel 14代,還可以用DDR4的話(因為有D4 32GB的RAM多支),此次升級就不會是Intel的了,功耗是真的大.我也不玩超頻,所以買不帶K的CPU.

如果PC新買以及RAM沒有要插滿的話,我也會建議用AMD的CPU.
skiiks

你遲早要進D5的 不如出脫D4改用R9

2024-03-20 11:56
tonyboy015

其實D5貴是貴高頻版,除非自己的主機板能鈔上去,不然去年是可以插滿D5的時間點,因為RAM版蠻多用中階版就想鈔上去失敗的例子

2024-03-20 12:40
tvlan8888 wrote:
一開始打算升級的時候,就是想用AMD Ryzen 9-7900這顆CPU,只是AM5的架構一定要用DDR5的RAM,如果有像Intel 14代,還可以用DDR4的話(因為有D4 32GB的RAM多支),此次升級就不會是Intel的了,功耗是真的大.我也不玩超頻,所以買不帶K的CPU.

如果PC新買以及RAM沒有要插滿的話,我也會建議用AMD的CPU
你遲早要進D5的 不如出脫D4改用R9

AMD組裝一次就可以達成100%效能使用
不用在那邊煩惱不夠錢買比AMD高好幾階的散熱 效能出不來
夏天散熱不夠連80%都跑不出來 二次組裝的水冷以後會不會漏
intel 15代以後D4要怎樣拋售
五年內(還有三年)不用改腳位換U換板幾乎又是組新電腦了 只要換U就能提升效能
省心省事

何必為了intel那爛製程付出眾多成本 卻還是只能降頻減效益的使用
tvlan8888 wrote:
一開始打算升級的時候...(恕刪)


其實D5貴是貴高頻版,除非自己的主機板能鈔上去,不然去年是可以插滿D5的時間點,因

為RAM版蠻多想用比中階版好一點板子就想鈔上去失敗的例子

很多YT測試影片分享中,從5600、6000、8000這幾個外頻鈔上去有5~6%的效能增幅(FPS增加)

但他們用的板子都是1.5萬起跳的板子,高頻一線廠記憶體也是N貴
Ghostwriter

等那些有錢人把DDR5推得更好更穩定,我們這些用DDR4的人等著,當個等等黨[冷笑]

2024-03-20 20:47
tonyboy015

恩,早買早享受晚買有折扣,你不買我不買明天降500[拇指向上]

2024-03-21 7:54
我媽會游泳 wrote:
如題, 想升級147...(恕刪)

不用i7,i5都壓不住
邱小狼

風冷雙塔用13600K燒機就破百了

2024-03-22 15:52
可以,但是前提要會調電壓
整機的風道也要順暢。
全原廠預設是鐵定壓不住。
樓主直接買5700x3d就好了吧?
比組新i平台便宜多了。
看yt別人比較兩者遊戲上差不多。
溫度和耗電上5700x3d就優勢很多。
就是說嘛 wrote:
不用i7,i5都壓不住
intel製程差 高發熱高耗電
不裝更高階散熱裝置 風冷撞溫度牆一直頻率起起伏伏 效益只有80%效益
冬天效能80% 夏天更弱

夠用散熱80% 或花大錢散熱100%的intel
不如夠用散熱就有100%的AMD
同級產品AMD最高效能只弱一點點 卻是隨時可上100%待命可用

--------------
簡單效益比較

效能:intel稍強
AMD 100
intel 110 (註)

裝同級風冷效益:
AMD 100 x 100%效益 = 100
intel 110 x 80%效益 = 88

當使用者需求效能 80
兩者都夠用

當需要更高效能
AMD可以從80提升到100
intel礙於散熱 只有80~88
想要88~100效能 請再花錢補足散熱裝置
想要100~110這能超越AMD效能 請花更多錢補足散熱裝置


--------------
註:一般看見的跑分排名 多半是使用高階散熱器跑出來的分數
才會intel有優於AMD的表現 排名進佔都在AMD之上
intel這稍強的效益 是要用大把金錢購置散熱才能獲得
但事實上 裝上與AMD夠用的同級散熱器 intel根本跑不出比AMD更高效能

這就像三星手機過去作弊的狀況(註二)
更高的效益只在白名單中的跑分軟體能超頻跑出來
實際使用是普通效益 不會有白名單中軟體的更高效益
高效益是跑不出來


intel實際能用到的只有宣稱高效益的80%
把高效益100%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沒買更高階的散熱裝置讓效益提升 那是使用者的問題..........
冬天80% 夏天效益更弱
請補足散熱裝置加強散熱能力 並且開冷氣讓室溫降到跟冬天一樣


只是兩者效能壓制手法
三星用系統與軟體壓制效能 被抓到完全是三星問題
intel則是用溫度壓制效能 被抓到可以怪罪使用者散熱裝置不足


註二:三星作弊被抓兩次
智慧手機發展初期搞白名單超頻 讓跑分軟體跑出高分 位居排名前段
實際使用卻只以正常效益 連續好幾代都這樣搞 被使用者質疑後 作弊被抓出來
幾年前又搞一個效能控制軟體 差不多的做法 又被抓到

以上作弊手法的機種排名全被取消
但產品都賣出去了 三星一副不痛癢的噁爛態度
skiiks wrote:
當使用者需求效能 80
兩者都夠用

當需要更高效能
多數人都是這種夠用就好的狀況
「當需要更高效能」才會後悔當初花同樣的錢 AMD能用更久

當需要更高效能什麼時候出現?
電腦處理改朝換代時
系統升級 軟體升級 檔案應用升級


怎樣算改朝換代 類似FHD -> 4K -> 8K各種應用
檔案數量大增 容量大增 種類大增 應用大增
各種處理直接倍增
系統與軟體因應也跟著需要效能再上升

以及現在AI處理 需要大量資料庫 也要一顆不弱的U輔助


AMD至少有80~100效能讓你有更多緩衝時間 評估下次硬體升級狀況
intel 80~88效能 只能被迫在短時間評估換新電腦 在最貴的時機點買電腦

不然正在硬體轉換潮之間
你是要換新電腦?
還是幫舊電腦花三五千買更強的散熱器把效能拉到110嗎?最後還是要換新電腦

----------------

花同樣的錢 去買真實效益只有80%的產品...........
skiiks wrote:
改朝換代 類似FHD -> 4K -> 8K各種應用
應用方面推進讓硬體改朝換代
X86 PC最常見的就是遊戲精細度推進顯示卡進步

而畫面解析度也是其一
FHD -> 4K -> 8K像素都是四倍前進
1920x1080=2,073,600像素
4K 8,294,400
8K 33,177,600

影像影片資料量直接提升四倍
不要說別的 以前網路撥接網頁有個K就很難下載觀看了
現在網頁隨便都十幾MB起跳
蘋果還有所謂視網膜螢幕網頁
當用蘋果瀏覽器與高解析螢幕時 可以瀏覽這視網膜螢幕
聽起來很難懂 以現在來講其實就是原生4K內容的高解析度網頁對應4K螢幕
也就是內置圖片是4K大圖 而不是FHD網頁用的小圖
一個網頁就要上百MB

串流平台更有新壓縮規格 4K8K高解析影像

網路要升級 CPU要升級 記憶體要升級 才能使用這些數位內容

有更強的效能 就能有更長的使用壽命 越晚換電腦




花同樣的錢 80%效益???
花同樣的錢 可以用更久???
哪個CP值高
神祕幻影 wrote:
要壓住就要回歸原廠PL限制
PL1/PL2都設219W
現在應該要調到更低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