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為什麼最近組 AMD 的單變多了?

andy0406andy wrote:
沒有哪個絕對好
只有哪個是自己想要的
價格、性能、功耗等等等都可以自行評估


目前只用7950X
功耗最高大約在180W+(在想是不是燒機不給力,沒有網路上看到的230W
溫度大約80+度(還沒看到9開頭的)
遊戲功耗大約80~110W運作
溫度大約70+度
BIOS除了有開EXPO外
CPU設定其餘都預設(自動)


恭喜入手好物, 請教搭哪塊主機板? 雖然現在仍沒要更新配備, 但若價格到甜蜜點仍會入手
想請提供參考一下, 謝謝
文章對你有幫助, 歡迎收藏、點讚、分享! Jam! Jam! Here comes the man!
andy0406andy

華碩 TUF GAMING X670E-PLUS WIFI上上週在欣亞買組合23990扣除主機板9990元=CPU只要14000元當然選7950X啦~XD

2023-09-04 9:20
除了二代X3D表現不俗之外,想買intel也在等14代,所以現在組的當然就大多是AMD
ThomasRhin wrote:
除了二代X3D表現不俗之外,想買intel也在等14代,所以現在組的當然就大多是AMD
7800X3D真的是目前最佳選擇 頂遊戲U 以及不錯的單核效能 優秀的能耗比

intel 14代不會改變AMD裝機增加的趨勢

14代還久
14代製程優勢沒台積電好
14代初期只有筆電U
差不多從這U就能看出intel新製程能耐 沒有遠勝台積電的製程
沒遠勝也就是打平小贏而已
14代只吃DDR5 先前靠DDR4低價優勢贏裝機數的關鍵 以後沒有了

14代桌機U還不知道在哪
14代桌機U出來 AMD AM5的新U也差不要出了

重要是的是14代會不會延期
如果延期 14代推出來跟AMD新U強碰 GG

到時候就爽到i粉 intel大降價搶市佔
微利至少比庫存好

--------------

再來穩定度
AMD最近記憶體韌體更新後的穩定度受到肯定
已經奠下AM5主機板未來四年升級的可靠性

14代用DDR5 而intel在12代13代甚少DDR5使用
DDR5使用經驗少的狀況下 穩定度堪慮
14代新U 新製程 新架構(?) 新腳位 新主板 穩定度重刷

--------------

AMD AM5四年內換新U即提升效能
14代換腳位整機換掉重組 兩年後16代換腳位整機換掉重組



intel多個競逐項目皆處於劣勢 就剩下快速降價可取了


 
                              彈幕濃!
skiiks

AM5支援五年 最後一款U市場兩年可買新 總共七年 加上二手市場五年都有二手品能買到 總共12年 隨便都能戰超過十年 期間還可以藉由換U大幅提升效能。

2023-09-04 0:23
skiiks

intel兩年換腳位 同兩年新U可買 共4年 兩代U量少二手市場三年左右 總共7年 期間頂多升級一代 效能長進不多 想要更多效能就是重組。12年vs7年 性能5代大升vs性能1代可升 AMD操爆。

2023-09-04 0:24
另外蘋果使用台積電3nm製程的M3年底可能推出
雖然A16更早發表 但畢竟是手機U效能等級與M系列差距甚大

要當桌機U比較誤差太大 不好比

M3傳出的流言
蘋果為了一雪M2效能提升不多的恥辱
M3效能提升很大

作為台積電製程先遣軍來說
M2與M3 兩者製程優勢的差距
可以拿去看AMD未來新U可能的效能增長
拿去對照intel7與20A的簡報 也能大概推斷AMD新U與intel14代的效能差異
(不過AMD新U是用台積電3nm嗎?)


就看年底到底有沒有M3 以及M3有多強了
                              彈幕濃!
skiiks wrote:
7800X3D真的是目前最佳選擇 頂遊戲U 以及不錯的單核效能 優秀的能耗比intel 14代不會改變AMD裝機增加的趨勢


X3D量太少

火力展示的意味比較濃厚

最近比較值得期待的應該是8050 RDNA 3上到16cu了
stephenchenwwc

我覺得也是. 只標示緊湊型, 共用快取, 單 die 完成運算, 效率更高, 理論上更"順"一些.

2023-09-05 23:57
ya19881217

臭打遊戲的大快取很吃香 ZEN4C反而跑遊戲是劣勢[XD]

2023-09-06 15:21
skiiks wrote:
7800X3D真的是...(恕刪)



基本上認同前半段 , 14代我也認為頂多持平
不過D5的穩定度 , 應該不會有12/13代D5用的人少所以經驗差這種事
板廠也沒有因為停留在ZEN3的人多而不優化ZEN4的D5對吧?

D5的穩定度其實板廠在INTEL的優化其實投入更多
台灣DIY族群少所以D5資訊少 , CP至上大概是台灣用戶比較在意
所以用D4的人還是較多吧?
但如果有在逛對岸應該知道板廠對D5的"用心程度"
雖不能說D5族群比D4多 , 但很明顯那個量不是這裡能比=.=
你可以去看ASUS和MSI在INTEL平台上的調校(不管是在論壇還是Q群)
這都是台灣這看不到的
並且Z690到Z790的改版 , 在主板佈線和優化D5更明顯

AMD近期才透過BIOS更新才有較佳的支援度
你可能沒用D5或你很反彈INTEL
所以你會認為最近板廠都在針對AMD優化
其實是INTEL的D5優化已經趨緩

我自己使用上其實沒啥差
真要講穩定性 , 4根的差距吧
腦粉遠離
conroe2duo

然後穩定性差異除了INTEL比較早踏入D5外,真正的問題我認為是記憶體頻率的差異,如果不是1007發佈可上7200,不然之前AMD使用者買來就直接開6000也沒過多討論

2023-09-04 9:42
conroe2duo

而I在去年就往8000以上跑,所以在反饋上板廠也不斷優化I陣營,顆粒差異或資訊基本上也是從I陣營那邊得知,所以講穩定其實AMD還是稍不足,但如果不是高頻AI我覺得沒差,但插滿4根A難度很大

2023-09-04 9:51
AM4看來可以續命一段時間,那為什麼台灣不進35W 5系列GE尾的CPU?雖然說35W的CPU多執行緒效能也低落一點,但R7-GE系列單核都可以越級戰I9了,省電版也少點發熱,用AMD送的風扇就可以輕鬆壓制,為什麼不進呢?這拿來組mini PC 或洗劫濕筆電不是很香嗎?
pc8801

這都三個月前的串了

2023-12-06 13:01
only98 wrote:
AM4看來可以續命一...(恕刪)

可能代理商囤貨還沒銷售完
pc8801

這都三個月前的串了

2023-12-06 13:00
tonyboy015

不要忽視代理商的能力原價屋5800X不是還在低價出清

2023-12-13 9:31
AMD的回溫可能是由幾個因素驅動的。首先,AMD Ryzen 7000 系列自上市以來經過了一段時間,價格可能因為市場調整而有所下降,使得性價比提高。即使最近有小幅漲價,長期的價格下降趨勢和性能的穩定提升可能讓它們對消費者更具吸引力。

其次,Ryzen 7000 系列的處理器與 DDR5 記憶體的組合,對於追求高效能的使用者來說,提供了更先進的技術支持和更好的性能。雖然 DDR5 的價格相對於 DDR4 來說仍然偏高,但隨著市場上 DDR5 記憶體價格的逐步下降,組裝一台配備最新技術的系統變得更加可行。

再加上AMD可能有推出一些促銷活動或捆綁遊戲等優惠,這對於遊戲玩家和特定市場段的消費者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這樣的營銷策略有助於提高其產品的可見度和銷量。

最後,市場的偏好有時會受到社群媒體、評測網站和口碑的影響。隨著更多的正面評價和使用體驗的分享,消費者可能會重新評估AMD相對於Intel的產品,從而導致銷量增加。

因此,AMD在台灣市場的銷量回溫可能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包括產品本身的價格調整、技術進步、市場推廣策略,以及消費者偏好的變化。
最主要原因就是有便宜的7500F
還有7800X3D的高遊戲性能

其他7600X / 7700X / 7900X價錢都偏臭 (U+板+RAM 總價)
7950X缺貨買不到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