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撇開跑分,關於大小核的差異?

最近剛好有玩到I9 13900K
以及我自己有入手搭載I7 1360P的筆電
對比我自己主力機R9 7950X3D及R7 7800X3D的使用感想
先講結論的話當然還是全大核最好
省心省事省麻煩,作業系統也沒硬性規定

好~
先上13900K全預設


功率消耗347W!!!

再來純小核呢?

16顆小核多核18000左右


單核1100左右


純小核附載150W左右

純大核呢?
因為我忘了測13900K
這邊就拿13700K超到5.5G來對比

多核性能22800左右


純大核附載210W左右
當然由於有手動調整頻率,功率就供參考吧

最後附上13900K降壓0.1V



多核附載310W左右

回到上面小核用150W跑出18000分
這能耗比算高嗎?
R7 7700全預設90W可以跑出一樣的分數

對比INTEL自家大核
雖然功率更高,但性能也更強
小核的狀況講白了就是用較低頻率及較多核心堆能耗
而這只能算附加的優點
實際上INTEL要的是面積利用率
上面有人提了就不多說了
性能是比較出來的,不用去跟8、9帶CPU比
買新處理器當然是希望買到當下主流強度的
而小核單核性能幾乎是大核的一半
遇到系統調度問題反映給你的就是卡頓
當然這也是相較於大核性能來說
那如果能全部給我大核不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嗎?

再來就要來到我近期入手搭載1360P的筆電了

也如各位所見我直接把小核關了
事實是小核的存在非常影響使用體驗
即便單看1360P小核有3.9G的加速頻率
但只要調度到小核上,系統反應不是延遲就是卡頓
而這是相較於擁有5G加速頻率的大核來說

直觀一點用遊戲示範
之前玩遊戲常常轉個視角就來個卡頓
抓了會卡頓的視角實際對比一下

全預設這個視角約40張


用親和性設大核就能跑上50張了


順便試了純小核,一樣40張

再來之前在13950HK上跑AI
大致設定為25步20張圖

跑在大核上每張耗時22秒


如果丟到背景執行,系統會把部分資源丟給小核
(為了看結果才又拉到前景)
結果每張耗時增加至23秒
總耗時增加26秒
這樣的附載主要是壓在顯示卡上欸
核心調度差異能直接造成如此結果算是很明顯了

以上兩個狀況我是推測,卡的不是小核性能
而是小核節點的資料吞吐量
因此造成單一吃多核的軟體小核能完整發揮
但到了多軟體的多工、遊戲甚至是AI小核就不行了
也如上面有人留言,小核性能表現很看用途
至少依我用途來說,我會直接當作小核不存在
Ghostwriter

能完整利用小核的,就剪輯轉檔這種能單軟體全速,自從有7600...非X版出來之後,13700以上就都臭掉了,熱爆(13500以下本來就臭)

2023-09-01 20:44
dkdon1009

13900k 出來用到現在 默默也快一年了 都用win10 是沒啥非得升11的需要 也沒有頓挫感

2023-09-06 15:24
不知道为什么 intel的处理器在你手上都会变弱。别人关小核后超频甚至能跑到3万分 而你就会莫名变弱
还有各种笔记本的跑分 同样变弱 包括能耗比 你的实测真的神奇
后台一定很强
先解释一下为什么别人跑24500分 你跑22800分
游戏脑力

人家跑的是5.2

2023-09-01 19:51
zxcvbnm2434

CPU本來就有體質問題 且本子 廠家調整的BIOS 就是有功耗牆差異 難道你第一天買本子嗎?

2023-09-01 20:31
游戏脑力 wrote:
不知道为什么 intel...(恕刪)






???
I9 13900K預設是全核5.5G當然秀5.5G的成績
你那影片從說明欄到影片前面說明都表示超頻全核5.8G了
所以你到底想表達什麼
筆電性能成績......不要拿別人破保刷BIOS降壓後的成績來跟我比
算我舉白旗沒他們厲害,我只想預設好好用
游戏脑力 wrote:
不知道为什么 int...(恕刪)


這個話題嘴很久了 其實也沒什麼好說

大小核的筆電也沒有很貴

你自己買一本實際用過就知道大小核在日常運用中問題出在哪裡

問題不是跑分跑多少 intel大核確實也比AMD強

問題是大小核的程式切換落差頓挫感太大

小核真的是出來跑分跟送人頭的

我自己用也是關小核 至少程式不會跑到小核去卡卡卡

至於理論上應該有9代I性能的小核為什麼那麼卡 我也不清楚 或許問題是出在I/O或是資料分配上吧
elitebarbarian

還是用AMD安定,搞一堆小核

2023-09-01 23:52
ロリ大大

我是直接關小核,當1360P是個有著超大18MB快取的高頻4核處理器,老實說純文書那流暢度還是滿爽的[鬼]

2023-09-02 11:43
這種問題怎麼能一直不斷開討論串來講= =
論"多工" , 13代目前的確不是ZEN4對手
因為PE架構在官方的宣稱裡就不是要你多工來用
E CORE最主要的作用是當P核滿載的時候才加入戰場



也就是說P核能負擔的狀況下 , E CORE 本來就不會有什麼作用
這就像ZEN4雙CCD的產品 , CCD1也是經常閒置
而當一個軟體能讓CPU接近滿載
與其去討論ZEN4和INTEL誰快不如直接看是什麼軟體更快知道答案
現實就是如此
並且滿載跟多工是不同概念(高負載跟多工其實沒什麼關聯)
WINDOWS的前後台調度本就爛 , 有人說了就不贅述
如果真要討論多工 , 可以試著去裝processlasso



有些軟體指定在E CORE的確就是慢
前面說的多功目前INTEL就是比較差 , 3張簡單比較(HT都關閉)
(和前面第一張對比可以看出時間上差異 , 全核8分 , P核11分 , E核15分)





一般來講真要指定軟體給E CORE並不會有什麼狀況
遊戲 , 瀏覽器我丟給E也沒什麼卡不卡的問題
個人建議可以把通訊 , 瀏覽器 , 監控一些背景軟體丟在E CORE
但如果是偏大型軟體 ,例如轉檔編輯影像之類
很明顯看出只是3部短片合併20分鐘片長P和E就差距4分鐘
單純丟給E CORE執行是沒有什麼問題
但如果執行數個軟體例如一邊打GAME一邊轉檔
在不影響遊戲FPS下勢必就是犧牲轉檔時間(用E CORE去轉檔)
而在AMD的2個CCD上面就比較不會有這種問題
(我另一台是7950X3D , CCD有差異就不比較了)

E CORE並非只是跑分用 , 有些人言論不需要太武斷
真要拚全負載7950X和13900K也是看什麼軟體和優化
但多工的效率目前INTEL的確就是差些
講到這就必須提一下processlasso能解決大多因為WINDOWS調度產生的問題
INTEL目前的HT性能只有P核的13%左右 , 並非有些人說的30%
關掉HT測幾個跑分很容易知道(AMD的SMT才有30%)
這3個性能落差碰上WINDOWS的爛調度才會有一堆鬼狀況
尤其在執行遊戲時最明顯
個人建議HT其實可以關閉
除了可以降低功耗外 , 還能避免產生HT衝突(調度異常)
腦粉遠離
conroe2duo wrote:
這種問題怎麼能一直不...(恕刪)




順帶想請教:

很久沒關注AMD了,這幾天爬文發現AMD 中高階CPU都是大核

如果改用AMD 中高階比如說7900X(12大核) 7950X(16大核)

在工作機只求穩定高效的情形下(不考慮遊戲效能)

是不是就不用管軟體對大小核的支援度,win10/11 版本調度問題了??
ya19881217

AMD跨CCD時走IF總線 但是IF總線的頻寬非常高,遠比共用節點的牙膏小核還要高....沒說小核不可以...只是牙膏廠架構的要改......

2023-09-02 12:36
skiiks

看跨CCD的總線 蘋果也是大小核又跨CCD。M2 Ultra總線跨CCD非常誇張 直接400x2來到800GB/s 還是大寫B 不是小寫的bit的。

2023-09-02 17:19
vsnguy wrote:
順帶想請教:很久沒關...(恕刪)


如果你很怕產生調度異常 , 那就買AMD
如果你要用WINDOWS 10 , 那真的就買AMD

但我必須要講 , 所謂的P CORE圍觀這種事基本上都過度妖魔化
在12代剛出的時候的確有這種問題
所以官方也是要求直上WINDOWS 11
有些人就拿初期的狀況一直嘴到現在
而現在調度異常的狀況基本上AI都不太會發生
真的要講調度異常
多半都是WINDOWS前後台或電源設置亂搞產生的問題
或是模擬器比較有機會遇到
如同一些大大提到 , 目前來講真的給你遇上調度異常
的確AMD的性能落差微乎其微 , 這點會比INTEL的PE架構好

我雙平台都在使用 , 調度異常這狀況AI一直都有
AMD之前的CPPC開關 , 還是現在的X3D的黑白名單
INTEL的PE架構或是那低能的HT衝突
但這些問題都能解

另外processlasso這類工具擺在那 , AMD用戶也一堆人使用
有些人會講什麼丟給E CORE系統或軟體有時會卡
那我只能講不該亂動親和性的執行就別亂設 , 這對AI都一樣

如果你現在要裝機
建議7950X , 我覺得性價比真的高
腦粉遠離
conroe2duo

重點是這是能解的問題,還有負載高就怎樣我是覺得真的有實際去操作再來講比較好,我自己也是會開直播+錄影同時遊戲之類,身邊也不乏這些人,2個平台我在用我還真沒遇上什麼卡成智障這些事

2023-09-03 11:40
conroe2duo

並且我也說了目前我也推薦7950X作為工作使用,目前這代AMD產品的確比INTEL優秀,真的不需要什麼主題都要戰立場,很沒意思

2023-09-03 12:00
用TB3顯卡外接盒比喻

不管裝什麼好顯卡
用了TB3顯卡外接盒的顯示效能就是落在1650顯卡效能左右
原因很簡單 TB3頻寬40Gbps 約等於PCIE3.0x4
現在高階顯卡雖然用不完PCIE 4.0 x16
但至少3.0x16 160Gbps可以用滿

160Gbps限速到只剩下40Gbps速度當然就慢了
才會不管裝什麼好卡最終都只有1650左右效能

裝了4090高效能顯示核心 效能也只有1650

-----------

E核就是這樣
空有九代核心效能 卻沒有九代核心吞吐的資料量 GG
問題在於資料灌進去少 也沒跟大核共用資料 效能高也沒用
才會有軟體為了效率 只用P核 不調度只會拖累處理效率的E核來扯後腿

只用大核 那選AMD就好 浪費錢去買intel用不到的E核幹嘛?
                              彈幕濃!
skiiks

大功耗換來效能小勝 以及便宜一點。但付出更大的代價 要用比省下來的CPU價差還高的花費添購散熱裝置 不然也別想要有大功耗時小勝AMD的效能。

2023-09-03 10:22
skiiks

用大小核調度爛的總核心數多 超高功耗換的最高效能 CPU價格便宜一點 加上DDR4價格低點 騙預算裝機。現在逐漸進入DDR5時代 DDR5裝機價格相差無幾 不好騙了。

2023-09-03 10:29
其實大小核最幹的情況是什麼?
有兩種

一種
小核進來攪局 拖慢所有大核等他
這種發生在核心多數閒置 系統誤判以為用小核就可以
結果就是像LOL這種低效使用的遊戲 小核調進來用 卡成狗送頭

另一種
因為小核效能不足 大核被調出去
造成前景軟體效能不足
一般軟體就是慢個幾秒導出結果
即時性軟體 如遊戲 就是lag幾秒被打趴

這種發生在高負載時
例如開遊戲又實況又錄影 還藏著掛(實況請關掉)
然後背景突然來個大於小核的效能需求 調用大核出去
結果就是像LOL這種低效使用的遊戲
本來夠用的大核數被調出去 卡成狗送頭


這種情況跟我解釋的安卓系統兩年卡頓情況一樣
-> [01站內文] iphone用久了換三星


----------

前者:啊 幹 我明明就沒開其他軟體 怎會卡成狗
後者:啊 幹 不是核心多 怎會高負載使用卡成狗

高負載送頭 低負載也送...............




  
                              彈幕濃!
skiiks

蘋果 預計3~5年後會用大小核U 先秘密研究3~5年大小核使用 同時做出規範。發表後 自家軟體身先士卒 做出怎樣叫做依循規範的軟體 同時給出規範讓軟體商依循。微軟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毫無方向亂成一團

2023-09-04 0:50
ya19881217

skiiks 哭哭

2023-09-04 16:52
根據網路爆料的 Strix Point 工程版處理器的 Ryzen 8000 APU 將採用 Zen 5 架
構與 Zen 5C 架構進行組合,不同於 Intel 自 Alder Lake 的「 Cove + mount 」
的 P Core 與 E Core 支援的指令級不對等, Zen 5 架構與 Zen 5C 架構的差異
僅在於快取大小,兩者基本上為相同的架構,當然也同樣支援 HT 多執行緒技術

這種同架構大小核看起來更加合理一些,也能讓軟體支援度更高
然後Intel正在研發4個超大核+32個小核
游戏脑力

超大核是比传统酷睿核还要厉害的核。可能4个超大核就能打8个zen4核

2023-09-04 17:11
skiiks

筆電這樣做還可以 桌機這樣做 高效能核心與執行緒調度夠嗎?

2023-09-05 11:54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