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AMD Ryzen 9 7950X3D pk Intel Core i9-13900KS 不同設計思維的頂尖效能對決

內爾 海力森 wrote:
我還比較關心程式語言...(恕刪)


真的..., 都是直接被放棄的

看樓主能不能參考Android 編譯這篇做一下 Android 在 WSL2 的編譯測試?
CONA24

外國有測code compilation benchmark

2023-03-03 11:57
陳拔
陳拔 樓主

感謝建議,我會來試試看

2023-03-03 12:10
wilddog wrote:
終於來超級比一比了,取向不同來自設計思維
客群也不同,但感覺intel還是比較普羅大眾


Intel和AMD只是根據自身狀況作出他們最適合的選擇
AMD充分發揮工廠工藝的優勢彌補差距
Intel則是充分發揮自設計(工程師人數)優勢,盡力把每個電晶體都壓榨出效能 (在沒幾年前,Intel還是很土法的設計CPU....可能是真的養人太多,現在是否改了就不敢講)

雙方都面對不能輸的壓力,但迫於現實,也都沒有全面獲勝的實力(烏俄戰爭)
這種糾纏狀態,直到2024年之前都不會大幅改變.....

Intel目前的發展策略我並不看好,因為他們的策略中有太多風險要自己承擔,而AMD則輕鬆多了.....
2024年底,要選擇明顯落後(就是多數測試軟體跑起來80%都是某方獲勝)的一方,我認為押注Intel比較簡單
恍似

預計Intel製程提升持續不順,陸續被台積電3奈米、4奈米及Cowos輾壓幾年後,終於製程突破,重演13900K扳回一城的局面。會停滯一陣子,跟9代10代11代時類似。

2023-03-04 11:43
1000K wrote:
Intel和AMD只...(恕刪)


不用看好誰... 越競爭越好

誰香買誰

消費桌機 => Intel 不看能耗比

消費筆電 => AMD 看能耗比

工作站 => AMD (EPYC) 核心就是比較多
INTEL才是發燒級處理器
應該多課些碳排稅
功耗差蠻多的
看來看要要效能還是功耗了
陳拔 wrote:
AMD Ryzen 9...(恕刪)


360 Cooler
Memory 可不一樣
1. intel IXTU TVB OC + XMP-6000
2. AMD PBO(90度C) + EXPO-6000
如上
已是保守設定

測試效能才有意義
不然只是浪費錢 ~~~
陳拔 wrote:
AMD Ryzen 9...(恕刪)

AMD的CPU要加油啊,如果沒有5000系列,怎麼逼得出這麼棒的13代 intel CPU
AMD的功耗跟溫度這麼漂亮
會降低不少主機板跟電源的壓力
這樣可以間接在主板跟電源上省錢
還有散熱器也能省一點錢!
恍似

我13900K主機板5千,散熱器2千8,電源850瓦用爽爽,會配的人根本不用無腦上頂規。

2023-03-04 11:49
內爾 海力森 wrote:
我還比較關心程式語言...(恕刪)

這顆13900ks 我上禮拜六才買,就是為了編譯代碼


分享一下溫度(單位為攝氏),室溫18度,
待機時大約在26到31左右,
Visual C++編譯大約在43~ 49左右
Shader 時CPU滿載5.5GHz,溫度約59到68左右。

原本的3950x 和5800x3d 都要花上半小時。
所以這兩顆的PC就拿去當作專案測試機。

被替換下來的有r3-3300x, r5,-3400g 以及兩塊主機板誰要?
ThomasRhin

快上多少我也想知道~(敲碗)

2023-03-06 3:04
shyguy0217

差8分鐘也在計較 那麼計較 你把5800xd電到跟intel一樣的power 是不是比較客觀點 搞不好根本時間一樣 你把給intel那套散熱拿去給5800xd用 我就不信跑不出跟他一樣的成績 笑

2023-03-07 12:41
頂尖對決,價格也頂尖..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