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最強就是這樣:AMD Ryzen 9 7950X + NVIDIA RTX 4090

ロリ大大 wrote:
老實說我沒有那麼膚淺...(恕刪)
最後,我買多核為的不是一個軟體能吃多滿的這種多工
而是同時能讓我跑多少軟體而依然順暢的多工
例如玩遊戲加螢幕錄影,雖然顯示卡支援硬體編碼
但以現今顯示卡的規模,反而編碼時會嚴重影響遊戲性能
後面我直接用CPU軟體編碼,反而對遊戲幾乎沒影響
這才是多核CPU最大優勢
不然單開軟體,多核支援度不佳其實8核12核還是16核不會差多少
其實當初1700X對上intel萬年4核i7也是類似狀況

同配置戰地風雲
最強四核的i7七代 vs 1700X
單核輸 靠核心數後多核心贏

同期i7七代FPS平均數高於1700X 但會讓畫面lag的FPS60以下 出現不少次
加開錄影 FPS60以下狀況更多
加開直撥 明顯出現lag

1700X平均張數低於i7 但沒有低於FPS60以下畫面出現
加開錄影 加開直撥 皆無出現lag

看完這個測試 有感於自己以前用的電腦
以前用AMD 635x4與C2D
635單核效能遠輸同期C2D 多核效能小贏
同樣掛機 635可以掛到10個
C2D就是5個極限

同樣配置加了張顯卡玩POE
635跟C2D玩了兩年後 因為CPU雙核效能吃重都無法遊戲(進場就是一直lag)
兩個月後 POE支援雙核以上多核心
635還能玩多玩了一年 C2D依然居居

重點在多個軟體同時使用時 這時CPU調度就能看出核心多的好處

核心/執行緒數稍微有點餘裕 單核效能稍微有點餘裕 記憶體稍微有點餘裕
電腦整體稍微一點餘裕 這樣剛剛好只多一點點的情況 不浪費
用起來也不會因為哪個少 拖累整體效益

--------------------

最後那顆635已經無法勝任遊戲 POE之後也沒在玩遊戲
但還沒除役 給予任務剩下當下載機與網頁瀏覽
再集所有壞掉電腦留下的DDR3 找出雙面條4X4=16G
比我Mac mini server 2010 C2D 8G還要多
兩個主要功能也很順暢

效能需求極低 但都操到極限使用.........
                              彈幕濃!
現在DDR5的價格還是偏貴,

等到16G DDR5-6400 $1600元

再下手買也不遲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