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GPU餵不餵得飽CPU
只要...你常常換電腦配備與測試
你就能輕易明白〞誰餵不飽誰〞
我只能說這道理是真的存在的
各電腦零組件都有它的極限在
誰的極限到了
就要把它更換
才能提昇整體的效能
這道理就像一個班級跑步
跑最慢的那個害整班總時間拉長
這時
把這個跑最慢的換成跑得比較快的
總時間不就縮短了?
以我的PC為例:
CPU:AMD 3500+
顯卡:
從ATI 300SE >>> ATI1300?? >>> ATI850XT >>> GF7900GTX
以上分數變化(用FF11測試軟體高解析度,印象中的大概分數)
1750 >>> 2050 >>> 5150 >>> 5300
從ATI300~ATI850XT的變化
就是GPU餵不飽CPU
但當我把ATI850XT(當時此卡對應GF6800U)換成下一世代的7900GTX
分數才提昇100多左右
此時應該就是CPU餵不飽GPU
我把顯卡以外的電腦零件全換成新的INTEL 雙核 E8400(除了硬碟沒換)
GF7900GTX在FF11的測試分數提昇至9400
所以...有沒有餵飽的問題
我的結論是...有
只是...
要知道是誰餵不飽誰罷了...
憂閒 wrote:
新的 GTX280 ...(恕刪)
以簡單的主從關係來說,
CPU是主,GPU是從→CPU丟出CMD跟DATA給GPU,
GPU處理不夠快,就會變成CPU常要等GPU
└→該換顯示卡了
如果GPU處理的夠快,CPU就可以一直丟資料跟命令給GPU,
但是因為以3D遊戲來說,CPU要處理的不只是遊戲裡面的各種效果/數值的運算
還要扯到聲音的處理、硬碟資料的讀取等等等
如果CPU在讀取/運算完下一筆該丟給GPU的資料之前
GPU就已經處裡好手上的工作,就會產生GPU等CPU的情況。
└→俗稱,CPU餵不飽GPU。
└→但真正的元兇卻常是IDE或者系統常駐軟體太多、記憶體不足,而非CPU
以CPU/GPU的工作屬性來說,
GTX280會因為CPU效能變差,就使GPU效能拉下來這點來說,
是不應該成立的,而且很不合理,要正確說的話,應該是整體效能"沒有顯著的提升"
至於開版大大說的情況也很正常
因為以開板大大的情況只換CPU,確實可以有效提升效能
但是開板大大的效能瓶頸,也許是在IDE等I/O周邊,
所以雖然能提升效能,但無法更大幅度的提升。
所以開板大大說的沒錯,不過換個說法可能更好理解
『每個CPU都有適合搭配的GPU,買太差無法發揮CPU效能,買太好無法發揮GPU效能』
題外話
我覺得現在的3D遊戲寫的都很爛...
以前的3D遊戲就算畫面比較差,整體的遊戲感都很好
以前的程式設計師也必須考量市場上普及的硬體配備,去寫遊戲、調效能,以免有遊戲卻沒玩家跑的動
現在的3D遊戲畫面好了,整體的新鮮感卻沒有提升
現在的遊戲只要畫面好、動畫漂亮,根本不考慮玩家的硬體配備是否可以跑的動....
或許可以藉此提升硬體的汰換率,但是也未免太過吃硬體?
我已經很久沒有感受過類似在DOS聽到類似鬼屋魔影音效的驚訝震撼、
我已經很久沒有感受過類似在PC上玩到DOOM的緊張刺激、
我已經很久沒有感受過類似在網路上廝殺AOE的的分秒必爭的樂趣、
我已經很久沒有感受過類似在網路上跟夥伴一起挑戰DIABLE的勇者熱血
而我我最愛的賽車遊戲,在摩托雷神二代之後,我就已經麻木了
因為每次出一款新的賽車遊戲,就代表我得換一次電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