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關於12代 Core i 與AMD 5000系列的比較

其實我已經買了一顆12600k 只是那顆體質不太好,默認電壓就已經1.25v
烤fpu功耗接近140w,比其他人的1.1-1.2v電壓高不少
透過xtu降壓最大能降0.12v,降到0.15v直接藍屏重開機。 降0.14v 靠fpu 5分鐘后藍屏重開,降0.13vfpu 20分鐘成功過測, 但跳出正常使用半天后又藍屏 。降0.12v最後才能順利穩定使用

降0.12v后 ,透過xtu,全核超5ghz,但設置pl2為140w, pl1為125w ,就是給他套上一個功耗墻,烤aida64 fpu 全程鎖在125w内能夠做到全核4.6-4.7之間跳動;cpuz 全程4.9 125w.
(amd 5600x的小手段全程76w,但不同運用不同頻率 用cpuz 4.6全核的分數打別人鎖4.0ghz的分數,放到fpu上面降成4.3,別人依舊4.0)
pl1設為145w ;pl2設為155w后,烤aida64為4.8-5ghz- ; cpuz 則全程5ghz 而功耗不到140w
這就是我這顆的再極限降壓下所能達到的最佳能耗比了。很明顯體這顆體質並不好

買了12600k后,現在更期待13900k;因爲明年這顆12600k可以直接出掉 換13900k 不需要換板


3種die,增加了一種8+16的die,這個應該是專門為13900k /13900/13900t而設的die。
也有可能中間會再塞入一個13850k/13850的型號,8+12來屏蔽掉部分體制不達標的晶圓
這樣ringbus會變的更長,可能會進一步推高延遲。不過intel既然會這樣推出肯定是有辦法客服才會出。這應該是一個die下目前的極限了

13代有一個叫dlvr的技術。不管它是什麽,總之就是降25%功耗,最起碼是指相同條件下 降25%功耗(12900k 4.9/3.7 默認fpu 220-250w 降到165-190w)
這樣一來就確保13代再添加額外8個小核后相比12900k工號不會增加;還有餘力把全核頻率推到更高
所以相同功耗下保底28.5%的多核性能提升肯定是有的。(爲什麽是28.5%,因爲12900k的8+8裏面的實測多核性能8大核包括超綫程占據71.5%;8小核占據28.5%;所以相同頻率,ipc完全不變的情形下再加額外8小核就能再獲得多28.5%的多核性能)最樂觀的情況可以多達40%多核性能提升,比較大的可能是30-35%
不過我情願13代不要把默認頻率推到那麽高,把超頻空間留給玩家,把默認功耗大幅降降下去
談價格時,12900K是16核。
比16核便宜,好超值。

談效能時,12900K是8核。
大核超強大,加小核如虎添翼。

談規模時,12900K是10核。
10核贏你16核,毀天滅地。

妙!
神祕幻影
神祕幻影 樓主

因為9700K 有8核8緒 / R5 3500X有6核6緒, 也不能說他不是8核心/6核心, 所以說12700K 12核心/12900K 16核心, 理論上也沒錯

2021-11-22 11:48
神祕幻影
神祕幻影 樓主

只是不一定比的過12核/24緒, 16核/32緒的CPU

2021-11-22 11:49
游戏脑力 wrote:
其實我已經買了一顆12600k...(恕刪)


買了是不是?來互相傷害阿~

比能耗從AMD到INTEL都有
不要只出一張嘴,幫大家測個能耗曲線吧
要降壓要液態氮隨你,也別說什麼體質爛
對比別人隨便拉-30我的CPU也很爛
很看得起12600K了"10核"打8核

來吧,不要只出一張嘴(還是鍵盤腦補俠?)
ロリ大大

叫我去看?看什麼?我自己就有能力測試把玩了幹嘛脫褲子放屁?要也是看大咖的測試啊?什麼菜市仔評測莫名其妙[鬼]

2021-11-21 22:38
srwe

腦補之前好像也說自己買了個10900k,別說測試,連個工作管理員的截圖好像也沒有

2021-11-22 9:18
yesstem22 wrote:
拿INTEL的12代對比AMD的5000系列老實說不公平,
至少要等AMD新品上市兩家評測出來才算數,
但我覺得目前5000還不夠先進是因為還在改進,
記憶體價格貴老實說INTEL的DDR5主機板尚貴,
DDR5也才剛上市頻率也不到6000以上不建議買,
但CP值我認為I5以功耗效能說實在也剛剛好,
I7以上我認為功耗高是制程問題只能搞大小核設計,
來妥協自家制程落後問題
我18樓回文中有發表時程

以時程來看 同期5000對上的該是11代 而不是一年後的12代
12代回頭壓一年前的產品 已是勝之不武了 然後才小贏一點
這小贏一點點被說成甜蜜點 斬 力壓 難以匹敵這類好像大勝的標題
i粉是不是急了

至於DDR5 PCIE5無用論 是目前DDR5低頻 PCIE5沒有對應裝置 可說尚無作用
這倆規格半年後產品應用多了 AMD也有6000系列了

至於你說的同規格比較 12代比6000 我覺得是不用比了
照目前PCIE5產品推出狀況 5000+時 應該還是沒有什麼有效應用的PCIE5裝置可用
同樣用DDR4 PCIE4周邊(5尚無作用)
5000+提升19%IPC後 無疑是打趴12代了

真要同規格比較是13代比6000了
在DDR5 PCIE5裝置也都有的相同規格下 比較兩者CPU效能

--------------

其實這種不等規格比較 早前就有了
i家鐵粉嚷嚷intel沒PCIE4 AMD勝之不武
結果有PCIE4後還是輸 AMD暴力增核勝之不武..............
                              彈幕濃!
神祕幻影
神祕幻影 樓主

11代應該沒什麼好比的, 11900K根本是假i9 (只有8核16緒), 最多只能對標5800X, 看不到5900X/5950X車尾燈

2021-11-21 22:46
dkdon1009

滿正常的吹了老半天單核輾壓 多核只能說勉勉強強 好會吹

2021-11-22 9:27
skiiks wrote:
以時程來看 同期5000對上的該是11代 而不是一年後的12代
12代回頭壓一年前的產品 已是勝之不武了 然後才小贏一點
這小贏一點點被說成甜蜜點 斬 力壓 難以匹敵這類好像大勝的標題
i粉是不是急了

至於DDR5 PCIE5無用論 是目前DDR5低頻 PCIE5沒有對應裝置 可說尚無作用
這倆規格半年後產品應用多了 AMD也有6000系列了

至於你說的同規格比較 12代比6000 我覺得是不用比了
照目前PCIE5產品推出狀況 5000+時 應該還是沒有什麼有效應用的PCIE5裝置可用
同樣用DDR4 PCIE4周邊(5尚無作用)
5000+提升19%IPC後 無疑是打趴12代了

真要同規格比較是13代比6000了
在DDR5 PCIE5裝置也都有的相同規格下 比較兩者CPU效能


Intel堅守市場分割原則,以獲取更高利益,不願讓多核心普及於消費市場,
於是走上最強的單核路線,把記憶體控制器和IO整合於CPU中,以得到最佳的效能,
也把最佳規模限制在8核心左右,10核心的10900K部份記憶體效能略遜8核心的9900K可見一斑。
到了11代縮回8核心,除了面積塞不下,也是這個原因。

在12代為了控制記憶體匯流排節點,四個小核共用一個節點,總共10個節點,也是架構的限制。

反觀AMD,放手一搏,以經濟效益為最高考量,從PC/HEDT/SEVER都用同一顆CPU Die,
因應不同需求搭配不同的IO Die,以一個晶片來搭配全部市場,取得靈活的產品線調度,
以及節省設計/生產/庫存等等的時間、金錢成本。
IO Die外置的代價,就是10多ns的記憶體延遲,這也是Intel最大的價勢。

然而Intel這個優勢,大概止步於8核心的產品,因為這個架構缺乏延展性,
每個晶片都有完整的記憶體控制器、PCI-E控制器,
論面積:浪費了。論良率:略有影響。論成本:略高了。
最大的缺點是:串2顆變四通道,串4顆變八通道,破壞Intel對市場的切分,影響獲利。


從上圖來看,12代 Alder Lake 和 14代 Meteor Lake都是小規模核心封裝。
較大的改變是14代 Meteor Lake把 CPU/IO/GPU用不同製程生產,異質封裝在同一個晶片上。




但與資料中心/伺服器級的Sapphire Rapids 和 Granite Rapids的設計相比,則截然不同,
反而有點像Ryzen 或是 Threadripper的封裝方式。
把CPU/IO/快取用類似MCM多晶片封裝的模式。

長文至此,有耐心看到這邊的諸君可能會發現,AMD和Intel選擇了二條不同的道路。

Intel往八核心最佳化,在消費市場用小核心來補足平行運算效能,代價是用高頻率來衝效能和高功耗。
要再往上追求效能,就要上HEDT/SEVER平台了。

AMD用標準化八核心堆疊出8核/12核/16核/24核/32核/64核/128核,因應各市場的需求。
PC平台有16核心,HEDT平台有64核心,這是目前Intel無法提供的選擇。
優點是能用較大的規模,較低的功耗,
來追求更高的效能,及更高的能源效率。
代價就是記憶體延遲多個10多ns。

花了一年多,恭喜12代終於奪回了最佳遊戲CPU名號,臭打遊戲的,選12代準沒錯。
(Win11和大小核的相容性沒出包的話。)

我們也很樂見AMD能在HEDT/伺服器市場繼續斬獲,畢竟這才是真正的獲利來源。
需要大規模運算、ECC支援、多PCI-E通道,還是AMD佔優。
因為延展性和效能密度,優勢還是在AMD這邊。

除非Intel想通了,把多核心系統下放,否則要高密度運算規模的User,還是會選AMD。
恍似

上圖引用錯誤,並非Meteor Lake。

2021-11-22 6:25
恍似 wrote:
另外,這可能是14代(恕刪)
那個不是14代 Meteor Lake...
那個是SERVER的CPU... 內建多棵HBM 記憶體....主機板不用插DRAM 也能跑喔!!

Intel 14 代 Core Meteor Lake 實物曝光!Intel 4 製程‧2023 年登場
https://ezone.ulifestyle.com.hk/article/3111951
恍似

謝謝指正,這張我有收。怎麼會拿上面那張圖當Meteor Lake呢?找資料找太晚,真是眼殘加手殘。

2021-11-22 6:25
恍似 wrote:
Intel堅守市場分(恕刪)


12代都推出一段日子了
從新聞看來還沒有遇到過大規模匯報DRM支援度的問題,另外在別的主題也有提過,DRM的根本不應該存在才是要正視的問題

我自己本身也不是只打熱門的新遊戲,也試了幾隻半新不舊的遊戲(分別是subnauctica, outer wild, the surge 2),沒有遇到過支援度的問題,我的主機板也還沒有更新到最新的BIOS,沒有legacy game compatibility mode
恍似

這是好消息,之後換機針對遊戲而來,不曉得執行java是12代強,還是192MB L3的Zen3+強?

2021-11-22 7:19
srwe

這個就要Zen3 v cache 出了以後才能測了 我本來也有打算把手上的3900x換走

2021-11-22 9:20
想請問5600K、5900K、12700在待機或低使用率(50%以下)的日常使用,耗電量誰比較低??
yesstem22

這兩台我都有,但遊戲延遲是5000低,功耗INTEL低

2021-11-22 8:31
開運貓

yesstem22 我也兩台都有啊,不覺得5000的遊戲遲延比較低耶,幾乎每個遊戲都被壓著打,還是您的"遲延"是有什麼特別的定義?

2021-11-22 9:01
kwg16 wrote:
想請問5600K、5900K...(恕刪)


這邊有測試比較,整機待機...


出處
自律努力讓自己變大隻
loki6865

%E7%9A%84%E5%AE%8C%E6%95%B4%E6%95%88%E8%83%BD/

2021-11-22 19:54
loki6865

12代CPU本體待機是省的,但Z690晶片組因為Gen5跟更多條PCIE反而又吃掉了,或許B660會比較省一些?

2021-11-22 19:54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