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g8gg wrote:
我還是搞不懂,大小核(恕刪)
大小核就真的是行銷用的
主要的目的是intel必須拿出堪用的過渡產品
舉例形容:
大核:美國工程師→高耗能(錢)才高效率
小核:印度工程師→低耗能(錢)但高效率,可是分成兩群人
兩種核心說不一樣的語言需要翻釋→win11調度器
小核的效率是指在低功耗下的計算能力較佳
所以它的比較基礎是「低功耗型」的skylake
而低功耗就意味著發熱量會較低
因此在桌面端這個優勢就沒有了
所以「雞肋」
故大小核就只是帳面上好看
12代intel的基礎調用順序是:大核→小核→大小核
也就是基本上開始或第一優先的都是大核
系統判斷不需要高負載計算就調用改成小核
而大、小核因為架構的關係,計算的方式會略有不同
所以才需要新的win11來幫忙調度
小核的前身就是intel低階的省電核心
可以參考n6005這顆cpu的性能(四核心)
強化後差不多就是小核
個人觀點:
1-12代主要效能看大核數就行了
2-12代搞不好關小核、開avx512才會是最佳的效能狀態
3-如果在關avx512下,全核效能要榨到極限,可能只有「分體式的水冷才辦得到」
被民主、被言論自由、監督人民、大內宣、性騷擾,真是「共規綠隨」。挺台獨,去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