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無聊,再次討論純8個大核的alderlake的效能

三山直文 wrote:
最粗略的估算,頻率乘以IPC,(4.2/4.8)*1.2=1.05,每秒可以執行的指令總量只比10900K多了5%

應爲11900K。我説這篇回文是五分鐘手打的手滑了你反正也不信,被抓到包這個羹我就安心食著了(也是台灣用語,很好聼)。

游戏脑力 wrote:
intel在那份簡報中,提到的是單綫程提高20%, 多綫程提高2X 這是相對11代
沒有指明是rocketlake還是tigerlake,但一般估計是指相對tigerlake.


那張泄露的圖是youtuber Moore's Law Is Dead首先拿到并發表的,你可以去看他本人的原始爆料影片和解釋。2X指的是ADL-U vs TGL-U,不但和桌面端無關,和H版都無關。單綫程【至多】+20%,算上低頻的因素,實際IPC增加要高一些,再Zen 3比Zen 2實測平均+19%,至多+25%,按相似的估算扣減掉簡報的灌水,IPC +20%這話我一個字都不改,後續算法不受影響,結論也不變。

另,你是不是忘了11900K爲什麽被罵翻?IPC比10900K進步了10-20%,時脈催到5.3,而一衆應用還倒輸10900K。






珠玉在前,現在alder lake再來個 +20%的IPC,時脈又降低,hmm...不説倒輸11900K,小勝一點,是很客氣了。

(沒有什麽「這次不一樣」,什麽原生10nm這樣那樣。有一點差別,不會很大。)
三山直文 wrote:
應爲11900K。我(恕刪)

1在這裏不斷提zen2到zen3的ipc做什麽?多餘的文字只會讓你的辯解更加混亂
2你到底在說什麽 ? 2x這裏又變成了跟tigerlake-u相比.
3 一下子ipc,一下子單綫程 .
4"另,你是不是忘了11900K爲什麽被罵翻?IPC比10900K進步了10-20%,時脈催到5.3,而一衆應用還倒輸10900K。"
這段的意思是想表達什麽?有這麽難懂?
一個10核,一個8核. 11900k .變成10核還不輕鬆打爆10900k?問題就是沒有,
所以intel被人駡是活該.
但跟ipc,時脈什麽的根本牛頭不對馬嘴
5,放那個游戲圖又想表達什麽?游戲的幀數跟很多原因有關,11代rocketlake游戲是不行,但不能用游戲來否認rocketlake ipc的提升.

你最近的辯解越來越無力和混亂.現在又拿摩爾定律的那個頻道的説法來嘴,
你自己說intel工程師都不敢吹.人家簡報是20%單綫, 2x多綫.這就是人家的"ppt"
現在又是moore law那個頻道.東凑西拼來合理化你的説話
叫我不腦補,自己就拿別人的東西來腦補
游戏脑力 wrote:
1在這裏不斷提zen2(恕刪)


1,讓你知道看簡報要打幾折。
2,不但多全核心,主要只吃單核雙核四核的應用,11900K都只贏一點點或倒輸,這就是它被駡的原因,IPC不知道加到什麽地方去了。
3,當然人家在Intel裏的信源,2月份的影片就復述并解釋了3月份流出的簡報,比不上你寫寫畫畫。

Ever since 2019, there has been constant stirring over how much additional performance golden cove would bring to the table. With me confirming a 10 to 20 increase all the way back in late 2019. Now that information and many of my leaks since then have come from of course a handful of trusted sources connected to intel, that have proven themselves to be well incredibly reliable. I mean, heck, since then we have seen info about tiger lake proven correct and confirmation of other things like cypress cove in rocket lake but make no mistake that i have been cultivating more sources since 2019.
dkdon1009 wrote:
所以等真的有點東西可(恕刪)


因為現有的能掰的都掰完了,現在只能先畫 空氣 大餅。

最近流行 空氣*,所以掰個 Intel 空氣 12 代 CPU。
https://ark.intel.com/content/www/us/en/ark/products/212327/intel-pentium-silver-n6005-processor-4m-cache-up-to-3-30-ghz.html
intel 现世代 atom产品线的效能对比skylake
n6005 vs 9100
同样都是4核4线
两者多核频率分别是3ghz和3.8ghz
单核最高为3.3ghz和4.2ghz
两者功耗为一个限制在10w,一个不限制
二两者的单核性能和多核性能分别是68%:100% 和 60%:100%
这里猜测n6005未必能做到10w稳全核3ghz,所以它的全核频率多少并不清楚.而9100全核稳3.8ghz应该是无疑问
所以只看单核心66-68%对比100%
双方频率为3.3和4.2
由此可求得 n6005的ipc相当于skylake架构9100的85%


这个n6005是跟icelake一起推出的10nm的现世代intel atom产品线,跟lakefield的那个小核是同一个架构.
intel从atom产品线推出至今,大概每2年会换一次架构.这个是2019年底推出Tremont 架构

今年alderlake底下的小核部分则是名为gracemont新的一代atom架构.根据过往atom每一次推新的架构都能获得30%左右的ipc提升计算,可以预期gracemont的ipc将会小幅超过skylake.

https://wccftech.com/intel-10nm-alder-lake-desktop-cpus-launching-october-2021-support-lga-1700-socket-motherboards/

从这图来看,新的gracemont架构 提升ipc是肯定的.提升多少才是关键.
令人惊喜的时频率也会提升.
n6005的4核全核已经可以到3ghz (当然10w下是未必能做到)
那么我们可以预期gracemont 全核可以达到3.2ghz左右(不高),ipc小幅超过skylake 5%好
这样8个小核的话,就相当于skylake的3.4ghz x8=27.2
这个多核性能的话 可以拿9600k来做比较 9600k是4.3x6= 25.8
所以可以预期alderlake8个小核大概比9600k强一点 或类似10400这样的多核性能

所以8大8小的话 多核大概会 是11900k*ipc*goldencove8核的全核频率/4.8ghz + 大约10400的多核性能

5950x 多核性能大约为11900k的1.65倍
https://www.cpu-monkey.com/en/compare_cpu-amd_ryzen_9_5950x-1749-vs-intel_core_i9_11900k-1854
如此一来 5950x为165%
https://www.cpu-monkey.com/en/compare_cpu-intel_core_i9_11900k-1854-vs-intel_core_i5_10400-1153
11900k为100% 10400为60%

换言之,就算就如前面某些人说的那样 8个大核的goldencove相比11900k完全没有提升好了
8大8小的多核效能也能追平 5950x
---------------------------
12900k单核心多核心跑分预测:
geekbench5 2150-2350/18000-20000
r20 700-800/10300-11300
游戏脑力 wrote:
12900k单核心多核心跑分预测:
geekbench5 2150-2350/18000-20000
r20 700-800/10300-11300



應該沒那麼高

不出BUG的情況

R20有個8000分-9000分不錯了
ya19881217

看12代的表現到底如何也知道這公司的底氣了。從10代吹到12代 網上流量大的評測表示的結果都是失望。牙膏到底還有多少個三年可以吹.....先置板凳看12代

2021-06-04 8:15
蔥油餅大叔

其實不難理解 R20要10000 那就是11900K+ 9700K 小核要低頻低功耗 應該達不到9700K的程度

2021-06-04 9:08
游戏脑力 wrote:
12900k单核心多核心跑分预测:
geekbench5 2150-2350/18000-20000




8大8小測試版的GB4,6536/47870。單核心相當於10900K,對標GB5在1380-1450區間。多核心遜於3900X,對標GB5在11000-13000區間。不完全精確,但上下幾百一千分也足夠包括信賴區間了。完成版算比工程版提升20%,也只有1650-1750/13000-14000. 單核多核要跑到兩千兩萬那個水平,英特爾需要整體提升50%。傳説Alder Lake在今年萬聖節前後上市,留給英特爾的時間不多了,請你們一定要努力,不然補總扣你們的年終獎!
ya19881217

真的哭了。 對棚搞3d快取 l3快取翻倍 下一代ipc又暴增。這裡卻在搞大小的核 實際應用跟ipc測試卻沒啥精進,看來要買便宜的amd越來越難了。

2021-06-04 8:07
三山直文

下一代Windows確認將在6月24日宣佈。英特爾把Alder Lake的日期提前,據説是爲了和新Windows同步,在大小核對新Windows的優化上下了苦功。

2021-06-04 8:56
三山直文 wrote:
8大8小測試版的GB4(恕刪)

这个是我今年年初发的那张图吗?
当时我发这个有进行过详细的分析.然后就引起某些人的不适,然后就被永久封禁了
就是这一篇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6&t=6301446
没想到你现在又搬出来
最近alderlake并没有流出新的跑分
当时我的分析是大核的单核分数是频率3.2ghz跑出来的.

可以再去研究一下这句话
"兩次跑分一次是gb5,一次是gb4.第二次的gb4如果對應到gb5大概會得到1550/11000左右的分數,和第一次996/6931 提升的比例 剛好和17.6到27.2 提升的比例是一樣的
所以這個17.6ghz和27.2ghz到底是什麽意思?"
------------------------
我知道你很想黑intel,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还是要有.
"完成版算比工程版提升20%,也只有1650-1750/13000-14000"
这句话, 你对得起你自己的良心吗?

目前,11800h 单核心最高纪录为1660, 11900k为1860
intel官吹单线程提升20%,你认为alderlake 大核单线程为1660,倒退10%?
要黑也拜托带一点脑子
---------------
至于你说
"不完全精確,但上下幾百一千分也足夠包括信賴區間了。完成版算比工程版提升20%核多核要跑到兩千兩萬那個水平,英特爾需要整體提升50%。"
完成比工程版提升20%?

所以这个是什么?这个是第一次有关alderlake流出的跑分数据.
按照你的逻辑,完成版比工程版最多提升20%?
第一版 不知道频率多少下的分数996/6931
所以完成版本是1200/8500?
结果第二版就打脸了你的这种说法 得到大约1500/12000
---------------------
同样,人家第二版流出的数据大约1500/12000
你再那边工程版比起完成版最多20%提升?
真他x够无耻和不要脸.
-------------------------------------
8个大核的11900k就能到11500了 你他x 8大8小13000
你最近的黑法越来越无耻
游戏脑力 wrote:
那么我们可以预期gracemont 全核可以达到3.2ghz左右(不高),ipc小幅超过skylake 5%好
这样8个小核的话,就相当于skylake的3.4ghz x8=27.2
这个多核性能的话 可以拿9600k来做比较




gracemont全核心只有3.0。3.2是很仁慈地在工程版上全部加了200MHz的結果。不過沒事,9600K的TDP是95W,全核心跑測試的時候能達到120W才能跑出那個GB分數,關掉AVX也要吃掉62W,跑分就仆街。有先進製程的加持,畢竟也要多兩個核心出來,總耗電量不會少,但是TDP一共只有125W,跑分的時候打興奮劑,大概也只能打到一百七八十到二百瓦,所以大核心能夠用到的功率是⋯⋯為了催小核的雞血不惜委屈大核,



或者按正常人類的開發方案,優先照顧大核,卡死gracemont的耗電量,這樣一來跑分就……
游戏脑力 wrote:
所以这个是什么?这个是第一次有关alderlake流出的跑分数据.
按照你的逻辑,完成版比工程版最多提升20%?


你指的是哪一個級別?A0, A1, A2, B0, B1, B2, …

B2比A0翻十倍都正常,市售版比B2好很多卻不常見。如果傳言萬聖節左右發佈是真,距離現在已经不足半年了,去年12月的跑分是哪一版,今年2月和5月底的是哪一版?罵我也要按照基本法。

游戏脑力 wrote:
目前,11800h 单核心最高纪录为1660, 11900k为1860
intel官吹单线程提升20%


啊,原來如此,我曉得2150-2350是怎麽來的了。英特爾說提升up to 20%,我照單全收,1860*1.2=2232。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