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直文 wrote:
最粗略的估算,頻率乘以IPC,(4.2/4.8)*1.2=1.05,每秒可以執行的指令總量只比10900K多了5%
應爲11900K。我説這篇回文是五分鐘手打的手滑了你反正也不信,被抓到包這個羹我就安心食著了(也是台灣用語,很好聼)。
游戏脑力 wrote:
intel在那份簡報中,提到的是單綫程提高20%, 多綫程提高2X 這是相對11代
沒有指明是rocketlake還是tigerlake,但一般估計是指相對tigerlake.
那張泄露的圖是youtuber Moore's Law Is Dead首先拿到并發表的,你可以去看他本人的原始爆料影片和解釋。2X指的是ADL-U vs TGL-U,不但和桌面端無關,和H版都無關。單綫程【至多】+20%,算上低頻的因素,實際IPC增加要高一些,再Zen 3比Zen 2實測平均+19%,至多+25%,按相似的估算扣減掉簡報的灌水,IPC +20%這話我一個字都不改,後續算法不受影響,結論也不變。
另,你是不是忘了11900K爲什麽被罵翻?IPC比10900K進步了10-20%,時脈催到5.3,而一衆應用還倒輸10900K。


珠玉在前,現在alder lake再來個 +20%的IPC,時脈又降低,hmm...不説倒輸11900K,小勝一點,是很客氣了。
(沒有什麽「這次不一樣」,什麽原生10nm這樣那樣。有一點差別,不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