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似 wrote:我對這個問題原理感到(恕刪) 先理解下發生了甚麼事這個BUG是因為遊戲用了AMD的開發套件GPUOpen,套件中編譯了一個偵測CPU品牌的函數,如果偵測到是AMD的CPU的話遊戲只會利用到實體核心,不會動超線程的核心,幾乎就是說R5 3600X會變成R5 3500在跑2950X本身核心數那麼多,只吃實體核心也夠了所以也就沒甚麼影響
srwe wrote:先理解下發生了甚麼事(恕刪) 感謝您專業且認真的回覆,5分奉上。我原先以為超執行緒對於遊戲比較多的是負面影響,不過以這次案例來說,在實體核心不滿足遊戲時,開超執行緒能協同輸出效能,提高幀數,看來AMD的超執行緒設計也頗有進步。
看了幾篇巴哈的抱怨,拙見這遊戲最好在PC上玩,一方面要塞光追等最新技術,投入大量人力用PC開發高品質的貼圖/細緻3D建模,開放式世界,盡可能呈現最漂亮/最廣大的畫面,與NPC與環境有趣的互動,PC版開發己經花了太多時間,可能不夠時間對效能貧弱的遊戲主機在每一個場景,每一個流程做畫面的限縮最佳化,以致在沒最佳化的部份,效能下降,甚至爆系統資源而閃退。也許PC版能夠做更進一步的優化,好好把控每一個畫面的多邊型量、貼圖壓縮、遠景簡化,但同時意味著創作者的創意遭到了限縮,遭到了簡化。其原因是這時代的硬體效能還是不夠他們揮灑。同時也能導出效能過剩的假議題,2077的第一人稱視角讓我很有沉浸感,精細度及硬體效能尚且不足。雙眼8K的VR時代,哪時來臨呢?
風阿~聽得到我的聲音嗎? wrote:I皇的靈壓拖住了CPU的進步啊4C8T擔當了7年的旗艦到8代才被打下來中階到了10代短短3年變低階 沒辦法,就是有人信I社的多核遊戲無用論。更有無良廠商鼓吹效能過剩論,來銷售低價低效能產品,當市面充斥低效能電腦,軟體商為了普及率,便不得不縮減軟體規模,同時阻礙了軟硬體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