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前INTEL台籍員工爆料10nm/7nm問題

自由慣的美國,受的了軍事化、SOP的束腹嗎
純喫茶 小ID wrote:
自由慣的美國,受的了(恕刪)



問題在科技業中,上面決策錯誤,下面怎麼爆肝都沒用
畢竟人類在怎麼爆肝都無法扭轉現實物理化學之璧
這兩篇爆料已經點出了,不是intel的工程師不能爆肝
是intel的一開始研發KPI決策錯誤,
而研發的山頭在公司內又太大無人能矯正錯誤
這件事反映的是明顯的公司管理問題

大公司裡面一定有各山頭派系搶資源內鬥的問題,GG也有
問題在最高決策是否能在一開始決策錯誤時及時矯正
現在INTEL的狀況,無論是轉投片給GG或趕緊簡化10nm推出,
則是爛到已無法給股東交代的緊急止血下下策
Nightmareseal wrote:
文長,但簡單說就是intel...(恕刪)


不加分不行
Nightmareseal wrote:
還在intel的時候, 是在product team, 但因為工作的關係常有機會跟製程的team打交道, 有事沒事就會互相聊聊八卦. Intel的TMG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Group) 是一個很封閉的軍事化組織, 自成一國, 紀律嚴明, 但裡面的人累得像狗一樣, 流動率也很高. TMG大到不能倒, 歷屆CEO都不敢動它的主意, 所以TMG的頭頭就像地方軍閥一樣. 一直到2018年被Murthy趕走之前, Sohail就是TMG的老大, 他手下的大將們就會輪流擔任每一代製程的負責人, 例如22nm的主管就是Kaizad.

TMG一直以來都保持製程領先, 2012年22nm領先群雄, 從沒把tsmc/samsung放在眼裡. Kaizad立下大功, 平安下莊. 在這個時間點, CPU還基本上維持Tick-Tock規律(一次改架構, 一次改製程). 還記得那幾年台積電常來Oregon招人, 三不五時收到HR的linkedin訊息, 有時還包下飯店的宴客廳請人吃免費晚餐, 順便問問要不要回台灣發展.

2014上半年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 14nm的CPU該出來了卻沒出來, 導致22nm的CPU變成了Tick-Tock-Tock. 負責14nm的TMG的負責人是Sanjay, 2015就被趕走了, 可見當一代製程的主管也是個高風險高報酬的職業, 成了就榮升VP/Fellow, 敗了就捲鋪蓋走人. 現在回頭看, 這其實是很好的制度.

2014下半年, 14nm Broadwell終於出了, 但也從那時開始, delay變成了常態. Tick-Tock變成Tick-Tock-Tock-Tock-Tock. 到現在也沒人有在提Tick-Tock了, 只知道TikTok.

這是為何呢? 話說22nm平安下莊的Kaizad又扛起了10nm的大旗. 但這次沒上次那麼順利了. 具體原因只能用我收集到的資訊來說個大概. Intel一向對於密度(transistor density) 有一種近乎癡迷的執著. 1mm^2面積裡能塞幾個transistor, 這個數字越高越好, 簡報上的MTr/mm^2就是要show一條漂亮的直線, 分析師不管提什麼問題, 說tsmc做這個Samsung做這個, Intel一慣動作就是拿density出來打臉. 在早期這也合理的. 但是隨著製程越縮越小, 很多以前不用考慮的問題都跑出來了. 線寬越來越小, 間距越來越短, 就算你能做到M1-M4超細超近, 但你能真的拿來route嗎? 速度受影響之後還是要拉高到高層金屬, 那你的宣稱的density的好處又能真正拿到多少?

總之, 10nm一開始的規格訂得太aggressive. TMG的人拼死拼活日夜加班也達不到良率. 那你說當初訂規格為什麼不跟design team商量, 別作繭自縛一昧追求density, 先出來再說, 反正大家最後的目標就是出一顆好的CPU, 這就回到了前面說的TMG的老大心態. TMG做出來的製程, CPU設計部門就是只有吞下去的一條路, design rule太複雜? 甘我什麼事, 請自己解決. CPU部門只好各種各樣的疊床架屋的flow來解決各種各樣奇怪的問題, 開發時程也被拖累, 也慢慢變成了一個不是人待的地方, 只剩下拿H1B簽證的員工死撐著, 這是後話了. CPU team這樣久了Tock(架構)也沒力氣搞了, 甚至本來Oregon跟以色列有一個自己的CPU架構小tick-tock, 後來也全部由以色列來做了. 所以大樓之將傾, 都是從一根柱子的崩塌開始的.

另外一說, 關於10nm的density規格, TMG也不是沒有聽product team的意見, 但是只有圖形處理Graphic team (GT)有時間搞一些PPA的研究, 然後反饋給TMG. Graphic本來就比較不重視速度, 而是重視density, 所以GT和TMG一拍即合, 一搭一唱, 各取所需.

就在無限的14nm Tick-Tock-Tock-Tock-... 回音中, 10nm良率龜速的往上爬. Kaizad倒是位子坐得穩, 畢竟除了他之外, 其他人來壓不住陣腳只會更糟, CPU team人跑掉太多, 所以design也是落後. 同一時間7nm輪到台灣之光Chia-Hong上陣扛大旗. 看了10nm的例子, 7nm決定要對自己好一點, 放寬一點規格, 但是又忍不住要挑戰gate-all-around (GAA) FET. 這是一個和當初FinFET一樣的劃時代的新突破. 台積電試過了但沒用, 走了EUV路線, Samsung看過了, 也先放一旁. Intel有著製程王者的堅持和驕傲, 非要挑戰這條路, 搞到最後也是放棄了. 7nm現在化繁為簡, 只能爭取越快出來越好, 先祝福台灣之光可以平安下莊.


非常標準的.....
晶晶體
Nightmareseal wrote:
問題在科技業中,上面(恕刪)

必須浮出致敬了!
時事造英雄
如果真的給intel搞起來那就真的天下第一了
但這段等待期間我會喊AMD Yes!!
要死一起死
員工先辭職
橋下說書,故事真是棒~~

我喜歡~~
h711130 wrote:
無意引戰但在科技業很(恕刪)


就找不到理由幫牙膏廠護航也沒辦法對技術差距凹下去了
只能挑這種毛病做文章
隔壁車版都成天上演這招,ic怎麼不會?
樓上們突然都變專家了??
還是看到新聞全體起乩??
宇宙正在幫助你實現願望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