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因為AMD,想把Intel 1230V3升級,有剪接特效3D--多工但無遊戲的需求,有些升級的想法,請大家給點建議^^

AMD入門的8核心,之後可以升級至16核心。

中階的12核心,可以升級至32核心。

高階的24核心,可以升級至64核心。

主機板買耐用一點的,升級跨度很大。

其實你的問題很簡單,

把預算上限提出來就有答案了。

這代的AMD出廠就接近極限頻率,

不用費心超它就有很不錯的效能,

把超頻的預算挪來功能性上吧。
LoveTaiwan wrote:
我也是intel 1230v3...(恕刪)

3950X全核吃滿 快過1230V3 4倍
原本要跑5小時的東西只要1小時 升級是一定有感
上到3950X 板子用X570大致上都沒問題 8相供電一定夠推($5000)
網卡問題在自己插張intel網卡就能解決了($1000)
ค้้้้้้้้้้้้้้้้้้้้้้้้้้้้้้้้้้้้้้้้้้้้้้้้้้้้้้้้้้้้้้้้้้้้้้้้้้้้้้้
LoveTaiwan wrote:
但是這個板子Pro WS X570-ACE. 台灣好像沒賣喔..請問樓主有找到購買管道嗎?

原價屋
whatismoney wrote:
原價屋(恕刪)


感謝,上周表單還沒這個版,剛剛看已經上榜了。
ya19881217 wrote:
3950X全核吃滿 (恕刪)


其實也是跑5分鐘而已,只是一天要等好幾個5分鐘慢慢沒有耐心了,而且系統用了7年,在掛掉之前先換掉,然後舊的機器當備用,也是很合理的。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用了標榜工作站等級的主機板總覺得比較有安全感
LoveTaiwan wrote:
其實也是跑5分鐘而已(恕刪)

工作站起碼要有ECC支持才能稱做工作站
AM4 本身有ECC支援 不是每家板廠每片都有支援
要官網查清是否有支援 再選擇ECC RAM才符合工作站的標準要求
ค้้้้้้้้้้้้้้้้้้้้้้้้้้้้้้้้้้้้้้้้้้้้้้้้้้้้้้้้้้้้้้้้้้้้้้้้้้้้้้้
家裡的6代i3就算只拿來上網,但以我這種分頁會開到上百個的人來說,真的覺得非常不夠用,看到R5 3600的價格我也有點心動,回應一下樓主我個人的看法。

主要以1.夠不夠? 2.用多久?

如果記得沒錯的話,當年應該是純文書上網還會有人說Pentium G夠用的年代吧?,何況我是買當年的i3,我也是對我自己說夠用了,只過了3年再回頭看看真覺得有點好笑--根本不夠用拉~~~~~。就算我改用Firefox開Facebook掛機久了,記憶體光一個Firefox居然會吃到7GB也嚇到我了,只能提醒自己要記得關瀏覽器。不過以今天的我來說,就算三年前的自己買的是i3、i5甚至是i7,我現在還是會說根本不夠用吧?XDD,畢竟那時候的6代i7還只有4核8緒,怎麼能跟現在的R5 3600比。真心覺得R5 3600真的CP值超級高的。

有一點離題了,我幫樓主分析一下

從Intel E3-1230 v3升級成R5 3600,這樣升級是4核換6核,8緒換12緒,是原本的1.5倍。

樓主有4K轉檔需求與多種專業軟體的使用需求,首先要考慮各個軟體對AMD的支援程度如何?有可能軟體對Intel有指令集優化,換成AMD後需要打個8折9折的話升級感就會減少,樓主要看看各個工具軟體的社群使用AMD Ryzen上有無效能或bug的問題。如果是intel比較好那就直接用intel的i7或i9。

回到樓主考慮的R5 3600,跟原來4核8緒不夠用,那多了2核4緒就會夠用了嗎?,我覺得以樓主的情況R5 3600還是不夠用,就算今天夠用,明年後?三年後?五年後?,個人覺得電腦真的不像是手機會2、3年換一隻,一台電腦應該要能用到5年以上甚至更久。樓主也是覺得3600不夠所以才想超頻吧?

就算是超頻的話,三代我爬文下來的結果是很難超頻,似乎能超的起來3600,AMD都是事先超頻完當成3600X來賣,所以TCP才有65W與95W的差異。

然後樓主先買R5 3600未來再買R9 3950X的想法,個人覺得不行,因為樓主心中有想買R9 3950X的想法,應該是樓主自己也是擔心R5 3600不夠用。要等未來的價格甜蜜點也是要等到AMD下一代的推出,或是intel的大擠牙膏讓AMD降價,都要換了不如就一次到位。如果4K轉檔需求與多種專業軟體使用需求是樓主吃飯的生財工具,我覺得直接買R7甚至R9,這樣核心數差兩倍以上升級感才會足夠,免得夜長夢多。(而且個人覺得裝好的電腦還要拆下來換CPU很麻煩)

以樓主的情況,小弟我自己會選R9 3900X這顆12核的CPU,跟原本的4核心比差距非常多,就算5年後8核心變成中階基本款,12核還是相對高階的CPU,跟16核比也沒差多少。而且這顆可以用空冷,個人覺得比AMD說要上水冷的3950X還要好照顧。

另外,主機板真的要挑好一點的,B450真的太中階了,CPU供電也只給剛好的數量,選X570好。
3600 近期cp值最高,真的超香
預算夠的話覺得可以衝一下3900X
上到3900 工作絕對就夠用的
做了更多功課,目前覺得還是先入手3600最超值。

3600是不是可以順暢的剪接4K,我想是沒有問題,看了好幾支國外的影片都有測試到。 但多工數個特效 合成和剪接,甚至修片....肯定就比較是會吃力些,所以如果有很迫切用AE和3D,又同時需要多工的人,就需要好好考慮。


現階段有預算是3900x直上價格最剛好,不過我很確定自己要的是3950x。 因為多核需求的目標清楚,所以現在絕對不是入手的時機點,就只好暫時找個最超值的先上

國外的主機板測試結論,B450系列的 MSI 的martar 很不錯,X570則是華碩和技嘉的中階遊戲卡很值得入手,直接看5000上下這個價位的就好,兩個廠牌最明顯的差異在顯卡,gigabyte是intel 華碩用的是螃蟹.....看使用者習慣^^ 或是後面買一張10g的也不錯,重工多工的人NAS和陣列應該都少不了。

然後原價屋在大特價X370......不過我個人不會選擇.....

先擋擋的用法 B450+3600真的很香,但如果像我一樣會想要上3950x,建議直接看X570了吧。

雖然有考慮過更強的TR,但耗電實在太高,完全不是和個人工作室使用。明年的板子和CPU又會有新規格,所以我個人決定是先入手3600+任一主版,然後等3950x降價或是明年新規格出來以後,再說!

明年肯定會有一波更香的^^ 我覺得啦!



以上給有同樣問題的人參考
我喜歡一個人,坐在海邊然後自言自語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