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簡單說推出筆電型cpu的目的就是耗電瓦數筆電吋土吋金, 畢竟筆電的主流市場還是可攜性.而筆電廠商考慮的不是只有效能, 還有耗電量,筆電耗電瓦數會直接影響的設計有:1. 電池體積,容量,重量2. 充電器大小,重量 (大於65w以上通常不會輕到那裡去)3. 充電線的規格 (type-c的理論上限是100w, 主流充電器用的也差不多,再高瓦數可能會要另外設計或特規)4. 散熱元件的體積,用料成本,重量筆電cpu以intel來說主流產品約25w以下最高規開到45w, 而桌上性cpu動不動就65w,95w起跳,如果真要硬上桌電cpu以上設計都是成本, 而且會跟輕薄好攜或13吋以下無緣題外話聊一下,想當年tesla, gogoro剛出的時候,跟周邊的人聊到電動車時很多人第一直覺就是質疑性能,可是很多人都忘記火車,捷運,高鐵都是用電力的, 所以早期電動機車不是因為馬達做不出高性能,而是塞不進夠高性能馬達用的電池,這也是為何早年多數人直覺電動車性能不好.換個角度說, 電池的技術也間接限制了人類的科技進步速度,例如iphone內部電子元件縮到極限,盡可能把空間讓給電池,Tesla想到把電池設計到整個底盤裡換到高續航與空間,而回到為甚麼cpu要分桌上型和筆電型的問題, 所以我想電池的技術也算是問題的源頭之一.
微涼之境 wrote:我並不是攻擊,只是提...(恕刪) 微涼之境超級感謝您提供的網站^^對我學習更多知識有很大的幫助小弟初學者誠摯感謝您還願意對小弟伸出援手 提供幫助在此為自己的言論向您抱歉同時再次為您提供的幫助 表達感謝^^
亞艾倫 wrote:微涼之境超級感謝您提...(恕刪) 電腦是已經很成熟的科技,可以說錢花到哪裡效能就到哪裡。換個方式說,電腦不像LV、勞力士會品牌溢價。你只要準備足夠的金錢來換取工具(電腦設備),和買個保險(備份軟體及硬碟、不斷電)學習如何搜尋你感興趣的圈子,在圈子內搜尋感興趣的關鍵字(配合Google翻譯)。記得有時會回覆一些你懂得內容結個善緣。蒐集你要資料(協助收集軟體)整理成你要資訊(協助整理分析軟體)編輯加工成你要的產品(文字處理、圖片編輯、影像編輯、音樂編輯等等)PS.有時發問前記得先看看得自己的說明書,很多上面都有寫。就算沒寫官網討論區看看有沒有類似的問題,再不行原廠0800打下去。半年內你應該就沒什麼問題了
亞艾倫 wrote:原來如此 筆電使...(恕刪) 熱設計功耗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3%AD%E8%AE%BE%E8%AE%A1%E5%8A%9F%E8%80%97热设计论坛https://www.resheji.com/bbs/forum.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