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笨賢 wrote:
因為AMD桌上型架構 跟 ( AMD EPYC 與 Intel 結構不一樣~~)
假如16核心 = 4顆 CCX 搶雙通道....更慘!! 所以目前只有12核心
三代只好加大快取..跟頻寬!!
但是.... 繁重的工作 一定會塞在RAM那裏!!
.....建議 等出來一陣子 觀察一下再下手
+1還是先觀望
1.圖片是i5-8600K的測試
2.ryzen3 是8CCX*2的配置 IMC合在一塊外置晶片上 每顆核心能平均訪問(延遲平均)
這就是RYZEN3架構最大改變的地方 對IF的依存大大減少
3.3950X 16C/32T 發表會已確定9月開賣
不過 架構不管怎麼優化 越多核需要越大的頻寬這是不可逆的自然鐵則
3950X的這種配置 多開模擬器吃鱉的機率很大
就算INTEL的架構下放16C到雙通道平台也是
16C都要搶頻寬 雙通道頂多就4*GB/S頻寬 每顆核心平均只分得到2.5GB/S的頻寬
比當年core2 quad 4C 配雙通道DDR2-800(約8GB/S) 平均每核有2GB/S的頻寬差不多了
且新架構IPC都以是core2雙倍以上 對頻寬的需求肯定是更大
這麼強悍的CPU 平均每核都是core2的三倍效能,卻只能使用ddr2時代的頻寬會夠? 還是別鬧了
記憶體容量&CPU使用率吃滿前 頻寬就先告急卡噸了

16C放到家用平台 除非是開四通 或是是等DDR5開 否則這也是有點半殘的配置 買回去多開模擬器要有心理準備
恍似 wrote:
看來我的四通道2950X是模擬器多開的正解之一
哈哈。
2950X配置的真的剛剛好
今年TR3沒發佈 也可以理解 核心翻倍到32C or 64C 只開4通道是不夠CPU使用的
預計會換主板 X399要下台一鞠躬了
期代新一代TR 8通道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