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有主機的玩法,要在一萬塊的售價內最佳化遊戲體驗,絕對不是跑高跑分的思維
截至目前為止,AMD還是訂製化遊戲晶片的最佳供應商,原因如下
1、便宜
對、就是便宜,客製化晶片這種代工單,毛利率低又需要跟客戶配合,intel與NVIDIA基本上是不太願意做的,願意接單價錢也不好看。遊戲機定價一高銷量馬上報死給你看。
2、高配合度
當Ryzen還沒問世重返榮耀時,AMD的電腦業務完全是悽慘無比,在每年都被評論快要倒閉時,是靠遊戲機的單勉強存活下來的,自然比較願意配合,不會動不動就雞雞歪歪。叫你把代工廠投GG就去投GG
3、整合性
AMD是目前唯一擁有CPU與GPU廠商,(在intel的Odyssey完成之前,不過i擺明是銃著深度學習來,不會去做遊戲機代工)並且是唯三具有X86專利授權的晶片商
PS3就是採用IBM的cell核心加上NVIDIA的顯示晶片。本來想讓cell進行顯示運算,然而最後完全暴死只好找NVIDIA貼晶片救援,這導致PS3初期售價居高不下,連帶拖累主機銷量。
同時因為cell無法輕鬆的在X86上開發,對許多跨平台的作品並不友善,因此上市初期遊戲少的可憐,後面是SONY傾用人力財力想辦法追平。而AMD擁有全套性的技術能解決這些問題
在這之中Nintendo Switch算是一個特例,不過這是因為掌機需要考量續航,同時任天堂自己就身為強大的遊戲創作商能確保作品數量質量,而NVIDIA剛好同時有手機競爭失敗的Tegra X1晶片與優秀的GPU,兩者一拍即合
以上也就是無論SONYplaystation、Microsoft XBOX 甚至是Google即將推出得串流Stadia都採用AMD的解決方案。
yesred0 wrote:
甚至是Google即將推出得串流Stadia都採用AMD的解決方案。...(恕刪)
串流遊戲考量的跟遊樂器主機一點關係都沒有
串流遊戲最重要的是軟體架構,如何有效的管理分配"運算資源"
至於硬體,只是提供服務的要件。廠商考量的會是"整個機房的建置成本"和"網路的效益"
因為遊戲廠商幾乎不針對串流服務商的IC做最佳化(只要客製平台特定需求...但業外就不用多解釋這類需求了)
如果大家真的好奇實體遊戲平台到底是怎樣硬體,這裡可以稍微暗示一下,通常每"一台"主機都超過20公斤重

運算效能....保證比PS6還快(以2018的標準來跟2026年的遊樂器比

花費至少是買家機的2~3倍,而且家機運作遊戲,幾乎所有的資源就是用在遊戲上
但電腦勒??就算使用者只有開遊戲玩,實際在電腦上有更多資源被用在其他看不到的地方
導致玩一樣的遊戲,電腦要花更多的錢去擴大硬體資源
以FF14重製版為例,家機能跑出來的畫質、順暢度
在PC上光CPU的建議需求就不是正常人能負擔的
更別提GPU的要求也不是普通低,光是在PC花下來的錢可以買家機+遊戲+N個月的包月費用
其實從FC開始,有太多案例告訴家機廠商
家機要賺,首先就是必須降低晶片的採購成本,若有必要也會妥協使用落後1~2世代的晶片
FC最早之所以能打下半片江山,也是因為山內社長跟NEC喬好說要把量作大才能降低主機成本
PS一上市能打敗老任、壓垮SEGA也是因為非常低的主機售價吸引大量玩家購買
PS2又更明顯了,單純論硬體運算能力我相信Sony PS2連SEGA DC一半都沒有
但SEGA就是被Sony吊起來打,最後SEGA在老任跟Sony的夾殺之下被迫放棄家機業務
所以Sony有被AMD坑嗎??
我認為沒有,若nV可以給出更好價格(降低主機成本)
更好的遊戲開發環境(來吸引遊戲商),家機廠商自然會採購最划算的那一個
他們好歹也是把這部分算得比我們精太多太多了
會被坑就只有一個原因..........沒得選的時候
就像現在的NS,AMD根本拿不出像樣的移動設備用晶片,老任當然只有nV可以選
而且說實話,以掌機的角度看,目前NS所用的nV晶片也是只有勉強及格
先不說掌機狀態的續航力,全速運轉時的發熱量,我已經碰過好幾次熱當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