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78 wrote:
intel不是L2快取越大電腦就越快,而是越大就越貴啊...
電腦不是專用來大量或專業轉檔買越大的快取=無用
就像你買QX9650用來 文書 上網 遊戲...等 也不會變快的 道理是一樣
這是謬論嗎??
但是整段都完全不合理耶

用QX9650玩游戲真的不會比較快嗎

ettigod wrote:
Intel因為生產大L2快取的良率比較高
因此他可以財大氣粗的內建很大的L2快取
AMD則是因為這方面的良率較為不好
所以以內建記憶體控制器的方式去彌補L2 cache較小的缺點
非常認同,AMD的內建記憶體控制器是有專利的,所以I社也不得不在L2上努力。
而價格是由市場供需控制的,只要樓主覺得效益比合理了,那就買吧,不用太考慮是A社還是I社

henyuamos wrote:
L2快取主要作用是在能快速處理3D?
Q:
L2快取是加強CPU的運算效能,只要有運算就有加速,不管資料為何?
heny兄,你的Q&A是不是搞混了??
306XR wrote:
而我現在在用早期的 Athlon XP 2500+ 的 CPU ,就內建 512K 了...
咪吐


原來,當錯過了結婚的衝動,結婚就變得遙遙無期~ 除非搞出了一條人命~
Cache的問題,不見得大就一定比別人好
但是大至少比自己的小好
Cache裡面不只單純暫存而已,其實現在的Cache裡已有部分的運算或解析能力
所以各家的Cache的細部功能其實不太相同的 (這種指令抓取層級有關)
目前AMD的L1及L2 cache都為各核心所獨有
只有L3為共享空間 而CPU要L3的data不一定要先由L2從L3抓取
其實可以簡略的把L2及L3看成同位階的,差別只有一個有share各核心,一個沒有
Intel的L2會較大,因為大總比小好
至於為何會差那麼多,有網友PO出CPU layout圖
可看出cache很佔空間的
而Intel是全世界製程最先進的公司(領先台積電及AMD一世代,台積電領先其他公司一世代)
製程愈小在相同size的晶圓下當然可以塞更多東西 (成本正比於size)
這就是為什麼Intel可以做那麼大的Cache的原因了 (製程是非常重要的 ><)
製程愈先進所需的chip size愈小,耗電也愈少
至於網友提到的架構
CPU太龐大了,架構沒有辦法一概而論
目前Intel的Core 2 Duo的各核心內的運算能力是比AMD強大的
光比整數及浮點運算能力(理想化的極大值)就有差了
另一個Core 2 Duo在指令抓取上也和P4完全不同了,
其抓取指令的能力有小幅的提升以利餵飽核心內的運算單元
但另一方面,核心外部的記憶體抓取及各核心間的資料傳遞能力
AMD因為利用Hyper Transport及內部記憶體控制器達到較高的頻寬
所以在記憶體抓取及多核心效能提升(自家多核對自家單核的效能提升比率)上,AMD目前是優於Intel的
不過雙核比單核的提升效果還是有限(連1.3倍都沒有)
所以目前CPU整體效能還是由Intel獲勝,但下一代Intel也要把記憶體控制器放到CPU內了
(FSB也該遇到瓶頸了 @@)
時脈愈高是否愈好?
在不考慮耗電下,在同樣一個架構下
這答案是肯定的
但在不同架構的CPU下是不成立的
因為架構不同,performance並不全然只取決於時脈
現在AMD是否沒有購買價值了?
也不至於,因為它便宜,主機板也便宜
再加上......購買合板的人 (不需獨立顯示卡的人)
AMD和Intel的晶片組相比,AMD的顯示效能比Intel的好太太太多了
考量經濟及電腦的整體效能均衡的話,AMD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的 (俗擱大碗 ^^)
但在高階效能市場的話,只能等AMD推出新的核心架構再看看囉 (目前核心架構大致是從K8演變而來,並無大改)
k8 系列的 1024k L2Cache 及 512k L2Cache,
amd 自已定義的 pr值 (與 p4相比) 約差 200 Mhz.
多一core pr值 (與 p4相比) 約差 400 Mhz.
同樣是 3800+,
單核心k8 512k L2Cache 要 2400Mhz,
雙核心k8 512k L2Cachex2 只要 2000Mhz,
而單核心k8 1024k L2Cache 2400Mhz 定義為 4000+,單核心k8 1024k L2Cache 2200Mhz 定義為 3700+
所以 amd 自己也知道 L2 越大還是比較好,
只是效果不明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