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益] 資訊不對稱?? 該如何正確地比較CPU效能差異

沒辦法 多核心效能的謊言已經破滅 還有什麼好選的呢 多款遊戲FPS數據已經告訴你一切 核心效能才是王道 有些寫手說FPS超過60以上無用 因為螢幕60Hz 完全錯誤的論述

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200FPS+60Hz vs 60FPS+60Hz
在射擊遊戲上根本是天差地遠 因為這牽涉到monitor+mouse+computer+internet整個架構
而FPS本身就是效能指標 而且FPS60的運算能力 根本無法滿足射擊遊戲反應時間需求

60FPS無用論的人只能拿被顯卡瓶頸的數據結果來掰殊不知CPU>GPU>FPS的原理

只能說 現在的AMD只有在轉檔壓縮解壓能佔到便宜
散彈槍 wrote:
就像上次我講的,我推...(恕刪)


其實還有很多地方可以看
像是湯姆大叔 Tom's (雖然有些人質疑它偏頗) 之類的

雖然只要看一個比分網站就能得到結果
anandtech 它算是最快最有效率的一個選項
但我個人比較還是會多方求證就是.

畢竟三人成虎嘛



---



我記得我才打了這行

enm wrote:
我們用假設例子來說明, 以下為了方便做為例子, 都是非影射, 非真實性資料, 沒確認過跑分或實效能, 不要當真, 我說過了.


19樓的, 我莞爾了.



gregji121 wrote:
5000可以買FX8



enm wrote:
其實還有很多地方可...(恕刪)

最主要是anandtech這種3C大站,他不只有測試CPU而已,舉凡手機、GPU、VR各項3C資訊及測試或是最新新聞上面都會有,看得懂英文的人可以多看看 挺有趣的。

最近他還採訪到AMD相關部門的人,裡面有很多Zen的資訊,也很清楚明瞭這架構的很多細節,不過是不是像往年來PPT做得很好,實際上...就不知道了。

另外則是推薦techpowerup,這相信不管在01還是PTT也算是大眾指標性的測試網站了。
CPU效能 撇開信仰 能跑多快 假的

上壹台花多少錢買的

第二台價錢差不到 2000元

CPU效能先天就決定好的 不是給你選的

除非是有更重要的需求才會往上提升


追CPU的年代已經過了 何必為難自己口袋

花別人錢不會心痛

花自己的量力而為



有人問了一些問題
我本來只是回他

但回了之後我想想
這云云板眾還有很多人在迷茫之中

師, 所以傳道解惑者
俺不是師, 暫時辭掉工作待業中的我目前只是一隻虱子
不過, 我就順便貼出來好了

說說我現在對跑分軟體的感想吧.



跑分這東西...

十幾年前問我這個問題, 我會很熱心的告訴你有哪些

現在, 我只是社畜一隻, 跑分軟體什麼的早就沒在管了

一隻 i5 3550 + Z77 +GTS450 用了四年多, 上個月才想到換一張 750Ti
(什麼? 950 都要下市了你還在 750!?)

除非你是要做學術研究, 不然說真的講究到這個程度沒有意義.



因為... 跑分軟體無法告訴你 AMD 跑虛擬軟體的3D模擬會出包破圖
AMD 跑安卓開發程式 2.0 等軟體會卡到陰沒辦法在 M$ 下運行 AMD-V (SVM)
跑分軟體沒辦法告訴你 AMD 如果拿來跑 Linux 會有很多驅動相關的問題
跑分軟體跑 Intel 內顯 530 好像頗威但其實真正運行遊戲的效能還是不夠

不要說我好像都拿 AMD 說嘴, 沒辦法 AMD 畢竟是弱勢的一方
但如果上面應用你都用不到, 光是要跑跑遊戲, 上上網, 打打字聊聊天, AMD 是沒問題的

不過, 像最近流行的安卓APP開發程式, 若想拿 CPU 來開發, 就要避開 AMD 了
這個毛病, 也是有人用了反應出來才發現 AMD 出狀況
那 AMD 是否有義務要提醒你他的 U 不能用在安卓開發2.0這些程式上? (他也沒想過居然會發生這種事)
又或 AMD 是否有義務要提醒你他的 CPU 工作溫度會比較高? (就算比較高也是正常使用, 並不會造成溫度高以外的影響)
也許有, 但這提醒不完啊, 而且 AMD 的 Desktop 又不是因此就是爛貨
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聽說過安卓app開發程式, 那 intel AMD 對他來說有差嗎?
可是有些人天天都在摸, 那對他來說 Intel AMD 是否有差?

這些都是用跑分就能知道答案的嗎? 顯然不是

很多很多應用跟問題, 用跑分程式也看不到答案的

所以跑分程式對現在的我來說一點用處也沒有...
好吧, 倒也不是完全無用, 就頂多當效能參考依據

現在我都看人家實際使用心得才是重點,
當然, 前提是要分得出這是廠商打手文還是玩家自用心得



但如果有人想做學術研究所以要探討跑分軟體的話...
那麼找尋公正的集大成的網站就不會是要做的課題

應該是要自己做一個集大成的網站給人家找, 才會是好的研究題目吧?



不要被眼前的分數迷惑了, 分數都只能是參考
而且大家應該也曉得, 就算是拿 i5 3550 測
RAM 拿 1333 , 1600 , 甚至 1866 , 都會讓 i5 3550 獲得的分數不一樣嗎?
還有背景程式與服務的多寡, 也會影響跑分...

太多了, 跑分真的只能參考
所以參考就好, 別當唯一信仰, 真的沒意義

---

我知道你原本的立意良善

要是能有一個最有公信力的機構直接定 CPU 生死
那這樣消費者要買啥就不會被矇在鼓內
(其實買 GPU ... 顯卡也是一樣)

但是, 電腦的工作太多面向
CPU 要承擔的工作種類也太繁雜



廠商並沒有限制大家去測試他的產品效能並公開測試結果
那麼這就是最棒的情況, 只要有人肯花時間金錢去測
後面的消費者只要肯動個手指打幾個字去找, 就會找到一堆結果

這就不能說是買賣雙方資訊不對等了,
賣家不提供資訊, 但他的產品資訊都已經被大家公開在網路上
他無需統整那堆集合起來後可比古文觀止, 可比辭海大字典的厚度來提供給消費者看吧?

光是一段消費者使用協議就沒幾個人認真看完了
還要看完那堆厚得像山一樣的測試報告, 還要每一型號就看一份, 再來決定買不買?

95%消費者根本不想管那些
消費者沒那時間與心思去看
因為要看完那堆肯定耗掉非常多時間
它們只想知道結論

跑分程式正是這樣的產物 -- 用分數當結論



既然幾十萬字的測試最後能壓縮成幾個字就能表示的結論
那麼中間肯定有很多環節失真

是否想過, 這樣的結論導向,
對於看的消費者而言, 或許就那麼剛好是另一種意義上的 "資訊不對等" 呢?



---

所以我現在都看使用心得為主, 跑分為輔.

再舉個例子吧, 我現在挑電腦件很簡單

1. 效能要符合需求
2. 同時符合低耗電, 低溫
3. 要講求耐用
4. 為了達成上述要求, 預算在有限範圍內可適度提高

因此上個月我買了人家都準備拿去丟的 750Ti , 不為什麼, 因為
1. 看過評測, 遊戲實際體驗, 它符合我玩遊戲的需求
(單機大作沒放個三五年變成跳樓大拍賣特價品我不會買來玩, 所以效能不用很高, 但也不能太低就是)
2. 它相對其他產品低耗電, 低溫 (6x0 7x0 9x0 顯然都不符要求)
3. 耐用性就見人見智了, 挑一張看起來不錯的吧
4. 為了達成上面需求所以我買得有點貴, 4k.



enm wrote:
有人問了一些問題我...(恕刪)

我最近也買了潮牌的750TI
老實說750TI目前的遊戲都夠用了
這年代電腦跟手機效能已經過剩了
追求跑分沒啥意義
用的順就好

enm wrote:
有人問了一些問題我...(恕刪)


仁兄對3C產品的認知已經超過一般人理解了,最近開始需要用安卓模擬器開發產品,這才發現我的AMD1075T完全不支援目前任何一款模擬器,這才興起了要換電腦的想法,畢竟用了將近四年的1075T的效能即使在今天,依然綽綽有餘,最近先用i5的筆電頂著先,目前正在想要收一顆二手的i7來用,畢竟全新的i7在重CP值的我眼中,還是花不下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