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AMD之前花了很多錢研發Phenom,那他可能會倒,

除非我們都被AMD騙了,其實他根本沒有投入太多資源研發Phenom,
Phenom只是過度性產品,或為了製造話題,那就得再看它接下來的產品...

)。另外,很多晶圓公司製程都卡65nm,跳到45nm反而異常順利。這也是目前製程上面詭異的地方,或許65nm真的有所謂的魔咒,AMD也許該考慮乾脆直接衝45nm。
holyjustice wrote:
不要再說啥真四核假四核的東西,那是廠商騙人的廣告!
以OS角度來看,你裝四顆單核的CPU在一塊主機板上,系統還是當成是四核心在用。兩個雙核併在一起還是四核。
其實我個人不太喜歡AMD用真假四核這種東西作文章,對寫軟體的人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
K10把四核作成原生的,下場就是良率過低,成本整個提高。Intel的做法比較實際,大概也是因為他們是晶圓製造公司,而不是專業Design(就是製程壓過一切爛設計,像P4那種爛架構可以用製程改進,也只有I老大辦的到,不過這是極端的說法)。原生四核"理論"上會比兩個雙核的並在一起快上一些,但是兩個雙核併成四核的CPU,在設計上做好硬體仲裁和各核心的溝通,不一定會輸給原生四核。
...(恕刪)
sauce3794 wrote:
當程式被OS載入記憶體執行後, 就看CPU 的 Superscaler 的架構設計 與 MultiPipeline 如何去將指令打包了
意思就是說程式碼由CPU的架構來打包並且平均分配指令給各個核心執行
不過以架構來說 原生四核心 會比 "兩個雙核心的四核"
在指令打包做成Multipipeline上來得更直接
端看CPU仲裁的設計了 (恕刪)
holyjustice wrote:
不要再說啥真四核假四核的東西,那是廠商騙人的廣告!
holyjustice wrote:
大概也是因為他們是晶圓製造公司,而不是專業Design(就是製程壓過一切爛設計,像P4那種爛架構可以用製程改進,也只有I老大辦的到,不過這是極端的說法)(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