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效能大增50% Intel Core i7-6700K與Intel Core i5-6600K Skylake處理器實測

大家要看詳細的超頻測試可以去滄者極限那邊看coolaler大表演

300 BCLK達成...

有外國評測網站說非K版也可以調BCLK

但估計正式版本時會被封印...
ゴミ丼わがんにんにゃれ 我沒有義務回覆你的問題

dennis.F wrote:
Intel這次新推...(恕刪)

突飛猛進勒 爛測試
拿6700k打4790"非K"
這三小
看到有些人說TDP太高
覺得好玩

套句遊民星空測試裡說的一句話
"可能不少人对功耗的认识陷入误区,TDP指的是热功耗的最大容忍值,跟硬件的功率性能比毫无关系"

遊民星空有測試4790K跟6700K
可以去看看
滿載(不同頻)一個200W一個170W
功耗應該算進步了拉~
同意,應該要拿K的來比才對...

只有超頻可期待,
等待SKYLAKE的X820版本...
看那些遊戲的測試,
覺得AMD A10-7870K好划算,
1/2到1/3的價格,
性能竟不分軒輊,
甚至95W發熱也沒比較高.
我的3570K超4.2G看來還可以再戰3年...
樓主以及大部分第一波評測的網站,為了能跟i7-4790K比較,大都僅用低頻率DDR3記憶體測試,可惜了。畢竟Skylake K版開放可超BCLK,DIY可玩性變高了。

Skylake頻寬爆走 – 威剛XPG Z1 DDR4 3600記憶體效能測試

另外Skylake支援HEVC/H.265 Main Profile硬解以及Main 10 Profile的4K影片混合硬解,Quick Sync Video也加入了HEVC/H.265的4K硬體壓縮功能。

關於能耗,可以看The Tech Report的測試(預設時脈):

x264轉檔(i7-5960X、i7-6700K、i7-5775C、i7-4790K、i7-3770K、i7-2600K、FX-8350):

各顏色直的部分靠Y軸越近的表示能越快完成工作,橫的部分靠X軸越近的表示功耗較低,圍成的長方形面積代表完成同樣一件x264轉檔工作所耗總能量


下圖就是完成x264轉檔工作所耗總能量(K焦耳),TDP並不能代表總耗能,光看平均瓦數或是某個時間點的瓦數也不對,要把完成一件工作的快慢、也就是時間軸考量進去(積分的概念),才是完成一件事所真正耗用的總能量



forumstartw wrote:
大家要看詳細的超頻測試可以去滄者極限那邊看coolaler大表演...(恕刪)

Coolaler大的測試結果如下(把i7-6700K拉到跟i7-4790K一樣的基本盤4.4GHz,空冷超5GHz那篇先不看,等市售版測試結果):

==========================
測試諸元
CPU均為4.4Ghz同時脈
Vcore均為1.2v

比試項目
(1)Cinebench CPU (比較CPU多工效能)
4790K : 9.55pts
6700K : 10.60pts
6700K勝出(增幅11%)


(2)3DMARK VANTAGE (比較CPU多工效能)
4790K : 3DMARK VANTAGE CPU score 31224pts
6700K : 3DMARK VANTAGE CPU score 35012pts
6700K勝出(增幅12%)


(3)hyper PI (比較CPU多工效能)
4790K : hyper PI最後一匹馬抵達時間 16m9s481
6700K : hyper PI最後一匹馬抵達時間 9m34s644
6700K勝出(增幅39.7%)


(4)CPUMARK99 運算速度(比較CPU單核效能)
4790K : 765pts
6700K : 792pts
6700K勝出(增幅3.5%)


(5)Superpi 32M運算速度(比較CPU單核效能)
4790K : 32M運算速度7m40s936
6700K : 32M運算速度7m13s062
6700K勝出(增幅6%)


(6)Cinebench Open GL (比較內顯效能)
4790K : 34.36fps
6700K : 48.44fps
6700K勝出(增幅41%)


(7)new 3DMARK (比較內顯效能)
4790K : Ice Storm 61763pts
6700K : Ice Storm 82413pts
6700K勝出(增幅33%)


(8)new 3DMARK (比較內顯效能)
4790K : Fire Strike Extreme 368pts
6700K : Fire Strike Extreme 521pts
6700K勝出(增幅41.5%)

增加的內顯效能要幹嘛?可以用在Windows 10正式版/DX12的Multi-Adapter功能:



先前的DX12 Multi-Adapter效果demo,內顯+獨顯 > 獨顯:



重點還是在,
正式版能否空冷室溫30度無冷氣沒開側板輕鬆5G。

能的話,2600K終於可以退役了...
很難吧
友站那顆也是es
電壓還電到1.3v以上
正式版 按往例來看 只要散熱材質不改
製程多好都是高溫


ra1xp wrote:
重點還是在,正式版...(恕刪)
我有問題
請問為何LOL與暴雪英霸
不測AMD 7870K ?
有什麼特別原因嗎?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