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超到爆表!A10-6800K狂超----> [8.2GHz]

現在要大超還能穩用的散熱器,至少上千,高級的要3~5K。為了超頻還要有特殊設計的主機板,才有辦法穩定提供如此高的功率。為了大超頻必須多花近10K(散熱器4K+比不超頻用的機殼還要好的機殼的多出來的開銷2K+可以讓CPU穩定大超頻的主機板大約又貴4K)。

超頻電費還會暴漲,我是大學生,外宿,電腦CPU是i5-760可以穩定超頻至3.8GHZ使用,電腦大約一天開10小時,每天大約會為超頻多使用2~4度電,換算成電費一天大約多花10元的電費。更不用說夏天了,因為超頻多排出來更多的廢熱,冷氣為了降溫壓縮機會運轉更久更耗電。光算多花的電費一年下來的價差,就可以買跳一階的CPU了。所以我現在都不超頻了,當初只是為了嘗鮮才多花這些設備費。

我認為最適合超頻的狀況大概就一種,例如使用i7-4770K還是3970X這種攻頂CPU,反正也上不去了,性能發會到極限的爽度,就算多花電費也無可厚非。

不過這種液態氮極限超頻也就是滿足人的好奇心,想摸摸底線在那裡,抱著欣賞的心態看看也很好。另外,AMD的進步是值得期待的,我相信intel不會被AMD超越,但是AMD應該有希望慢慢趕上,現在摩爾定律週期變長了。為了讓線寬變得更窄,工藝技術上也是漸漸到了瓶頸,各位可以想想到底怎麼做才能準確刻出22nm的線寬,這很不容易,何況想要更小。線寬這麼窄,量子穿隧效應也變明顯,要避免電子穿透別的到線路而導致運算錯誤,也變成了現代CPU設計與製造的挑戰,需要不少跨領域的人才。
超頻大概分兩種路術


1. 省錢:也是普羅大眾的需求
小超一下,穩定,不熱,卻可以跟貴個1~2000元的CPU同樣效能



2. 技術宣示: 非常小眾的極限玩家

想盡辦法,只求數字,不求代價
來證明自己調教的功力



哪個方面,才是有商業價值的??


只能說,有人路越走越偏
跟市場越來越遠


就不送了




omio wrote:
1. 省錢:也是普羅大眾的需求
小超一下,穩定,不熱,卻可以跟貴個1~2000元的CPU同樣效能


其實這個選項在現今電腦也已經模糊掉了,早期小超不需要換散熱器,這時才有CP可言,

現在A家不換散熱就必須忍受全速運轉的噪音,更別提超頻了,I家原廠散熱雖然堪用,
但是要超頻一樣要多花2000左右的散熱器,以前的CP首選千元塔散反而只是為了安靜。

但是現在不管A、I哪家,你想要超到跟貴個1-2000元的相同效能,不換散熱根本無解,
但是能穩定超頻用的散熱器也差不多就是這個價位。

玩成這樣...........


可是還是不賺啊~~~~~

AMD該想想市場真的要什麼
一堆鄉民搞不清楚重點
人家玩家在追求極限
你在用窮學生的角度去批評
還自以為比那些玩家聰明
只能說頗呵
超頻這東西過時了吧 現在不是重度玩遊戲的 哪需要什麼高階 CPU 賽祥就用的嚇嚇叫了 還廢什麼功夫

無心的錯 wrote:
超頻這東西過時了吧 ...(恕刪)


個人是覺得AMD推APU是對的~

幻想如果這顆APU....CPU效能有I3-2100的等級,GPU有HD6670、7730的水準

這樣的APU一顆賣3K,包證一堆人買單......
我覺得你講得太狹義了

超頻不單單 只是省錢

而且也沒省道錢 你買了3Gz 超到4Gz 那4Gz的就不能超到5Gz?
(除非你能把3G超到5G 但那需要的是技術)

當然有本事的 就會把效能提升到極限

這就是你講的省錢

但重點來了 超頻是需要技術 沒有你講的那麼輕鬆

現在連不會組電腦的人 還是大有人在

更別說 進BIOS條 倍頻 時脈 電壓了 和硬體的周邊(要省錢還是要門檻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 如果他能把效能發揮到100% 甚至 200% 300%

哪代表的是他有技術 不純粹靠的是硬體(液態氮 銅管那些)

那你覺得 他會沒辦法 在最省的硬體下 把系統發會到最高效能 並且保持穩定嗎?

另外這不單單只是技術證明 背後也可以有很大利益的

你有實力 廠商自然也會找上門來

這些人也不在乎花那些幾萬幾萬的 很多都是廠商贊助的
大幅度超頻本來就是在追求時脈跟廠商品質的炫耀而已!

咪路陳 wrote:
從推土機發佈之後,A...(恕刪)


這種超頻玩法

感覺很瞎.....

為了超頻而超頻

有啥意義??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