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頻電費還會暴漲,我是大學生,外宿,電腦CPU是i5-760可以穩定超頻至3.8GHZ使用,電腦大約一天開10小時,每天大約會為超頻多使用2~4度電,換算成電費一天大約多花10元的電費。更不用說夏天了,因為超頻多排出來更多的廢熱,冷氣為了降溫壓縮機會運轉更久更耗電。光算多花的電費一年下來的價差,就可以買跳一階的CPU了。所以我現在都不超頻了,當初只是為了嘗鮮才多花這些設備費。
我認為最適合超頻的狀況大概就一種,例如使用i7-4770K還是3970X這種攻頂CPU,反正也上不去了,性能發會到極限的爽度,就算多花電費也無可厚非。
不過這種液態氮極限超頻也就是滿足人的好奇心,想摸摸底線在那裡,抱著欣賞的心態看看也很好。另外,AMD的進步是值得期待的,我相信intel不會被AMD超越,但是AMD應該有希望慢慢趕上,現在摩爾定律週期變長了。為了讓線寬變得更窄,工藝技術上也是漸漸到了瓶頸,各位可以想想到底怎麼做才能準確刻出22nm的線寬,這很不容易,何況想要更小。線寬這麼窄,量子穿隧效應也變明顯,要避免電子穿透別的到線路而導致運算錯誤,也變成了現代CPU設計與製造的挑戰,需要不少跨領域的人才。
超頻不單單 只是省錢
而且也沒省道錢 你買了3Gz 超到4Gz 那4Gz的就不能超到5Gz?
(除非你能把3G超到5G 但那需要的是技術)
當然有本事的 就會把效能提升到極限
這就是你講的省錢
但重點來了 超頻是需要技術 沒有你講的那麼輕鬆
現在連不會組電腦的人 還是大有人在
更別說 進BIOS條 倍頻 時脈 電壓了 和硬體的周邊(要省錢還是要門檻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 如果他能把效能發揮到100% 甚至 200% 300%
哪代表的是他有技術 不純粹靠的是硬體(液態氮 銅管那些)
那你覺得 他會沒辦法 在最省的硬體下 把系統發會到最高效能 並且保持穩定嗎?
另外這不單單只是技術證明 背後也可以有很大利益的
你有實力 廠商自然也會找上門來
這些人也不在乎花那些幾萬幾萬的 很多都是廠商贊助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