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說:不只開發 CPU 那麼簡單,連作業系統、軟體、程式語言編譯器、SDK....都要開發
大型電腦、超級電腦、伺服器,有很多都用 RISC 的 CPU
比如:
IBM 的 Power PC,作業系統 AIX(unix)
Sun Microsystems(昇陽)的 SPARC,作業系統 Solaris(unix)
這些硬體大廠,他們賣的 CPU 是專門市場的,通常主機會搭配 OS 一起販售。因為那麼特殊的 CPU,如果不用他們訂製的作業系統,根本找不到可以相容的...
蘋果電腦以前也有用過 Power PC,當時蘋果作業系統是 for Power PC 的(好像是9版以下),且硬碟介面是 SCSI,定位是貴族產品。後來因為太昂貴乏人問津的緣故,改用便宜的 x86 相容 CPU,OS-X 也改成 X86 相容的。
ARM 是走節能省電路線,目前作業系統:
開放的有:Android、WebOS(HP)、Linux
封閉的有:iOS(蘋果)、WP(微軟)
ARM 是因為作業系統可選擇愈來愈多,所以才受到注目。以前早期的 PDA 沒有作業系統這種概念,除了內建軟體,沒法安裝額外的軟體。
台灣向來不注重軟體業,看網路速度這樣糟糕就曉得了。或者說看不起搞研發的,只會一昧的壓榨勞工。開發一套全新作業系統無非是天方夜譚。有沒有這樣的人才都還是個問題。
而非 X86 的 CPU,一定要搭配自製的作業系統才能運作,不只硬體業要強,軟體業也需要強。
ARM 是有版權的,屬於 ARM 公司所有,如果是開發相容 ARM 的 CPU,那不算自主開發,準確來說是和 ARM 買設計圖。
全世界生產 ARM 相容 CPU 的廠商不少家,韓國三星就是一家,台灣的記憶體、面板產業都打不過三星了,就算造出 ARM 相容 CPU, 要打贏也很難。
一點點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