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不知道AMD是不是要跟組裝市場說再見了


guardxd wrote:
PCI-E頻寬吃最重...(恕刪)


感謝指教

這樣講也對啦

哈哈哈

RAID小弟沒用過

實在是不太熟

RAID卡好的價錢都......好可怕
立場聲明:
可以的話請把我歸類在AMD愛好者,
因為:
1.雖然AMD的效能老比不上I系,但是相同的規格和支援也不會像I系,可以切成好幾種價格等級而相對的便宜,而讓像我這種只會看圖組裝的人比較容易有成就感,
2.AMD不曾有過....因為錢賺的太多還不滿足,竟把許多早已開發出來的規格產品庫存起來,拿錢強逼晶圓廠和系統廠與他們一起搞壟斷!
3.在過去G,CPU的合體之前,對於技術發展的應用方面,不論是64位元,多核心,還是TDP值的自我節制所做出來的規劃,或者讓MINI-ITX普及等市場的策略產品,都是由AMD率先提出的,所以除非您有指定最容易賣弄的規格技術之外,請不要說"AMD真的很爛"
只可惜卻又老是回頭跟從調整過腳步而跟上的對手,盲目的玩起規格驅動價格的競爭,而使得自己所領先的市場眼光,和原打算建立的產品特色日漸失落

補充說明:
pci-e新規格GEN3的顯示卡是無法在pci-e舊規格GEN2的系統上被啟動
是在MINI-ITX主機板上,我爬了很多文,甚至動用搜索都還沒找到,故有此問

我知道PCIE 16 3.0 跟 2.0 不管是使用跟跑分 差別可以說 0
但我要指的是在MINI-ITX主機板上,是否同時支援前置USB3.0的輸出,即使目前我只有一隻USB3.0的隨身碟,

對於標題:
為什麼我要針對MINI-ITX主機板做補充說明,因為個人認為在找到新的應用之前,解決技術過剩的最好辦法,就是產品尺寸的微小化(當然這辦法對於不是主題產品的記憶體就無效),
"互相漏氣求進步"就個人這一點點的看法跟主張想找人印證一下,對我來說01真是一個好地方!
至於標題是否過於聳動,還是AMD不對MINI-ITX主機板下功夫真的就會因此而損落,就看大家能不能繼續"吐槽"下去

liheat wrote:
立場聲明:可以的話請...(恕刪)


不知道你的H55主機板是哪張?

要不要先看看有沒有BIOS可以更新改善問題

至於後置USB3也有延長型的插座可以拉到前面

我自己測過背板的USB3的性能跟延長後的USB 3性能其實沒有耗損很嚴重


liheat wrote:
1.雖然AMD的效能老比不上I系,但是相同的規格和支援也不會像I系,可以切成好幾種價格等級而相對的便宜,而讓像我這種只會看圖組裝的人比較容易有成就感,
2.AMD不曾有過....因為錢賺的太多還不滿足,竟把許多早已開發出來的規格產品庫存起來,拿錢強逼晶圓廠和系統廠與他們一起搞壟斷!
3.在過去G,CPU的合體之前,對於技術發展的應用方面,不論是64位元,多核心,還是TDP值的自我節制所做出來的規劃,或者讓MINI-ITX普及等市場的策略產品,都是由AMD率先提出的,所以除非您有指定最容易賣弄的規格技術之外,請不要說"AMD真的很爛"
只可惜卻又老是回頭跟從調整過腳步而跟上的對手,盲目的玩起規格驅動價格的競爭,而使得自己所領先的市場眼光,和原打算建立的產品特色日漸失落

補充說明:
pci-e新規格GEN3的顯示卡是無法在pci-e舊規格GEN2的系統上被啟動
是在MINI-ITX主機板上,我爬了很多文,甚至動用搜索都還沒找到,故有此問

我知道PCIE 16 3.0 跟 2.0 不管是使用跟跑分 差別可以說 0
但我要指的是在MINI-ITX主機板上,是否同時支援前置USB3.0的輸出,即使目前我只有一隻USB3.0的隨身碟,

對於標題:
為什麼我要針對MINI-ITX主機板做補充說明,因為個人認為在找到新的應用之前,解決技術過剩的最好辦法,就是產品尺寸的微小化(當然這辦法對於不是主題產品的記憶體就無效),
"互相漏氣求進步"就個人這一點點的看法跟主張想找人印證一下,對我來說01真是一個好地方!
至於標題是否過於聳動,還是AMD不對MINI-ITX主機板下功夫真的就會因此而損落,就看大家能不能繼續"吐槽"下去


1.蛤= =?
2.還是蛤
3.我告訴你 AMD 提出的 做到了嗎? APU 動作慢吞吞 有什麼理由嗎? 好像沒有
就是擺爛嘛
AMD 提出的策略 達成了那些 有達到預期嗎? 好像沒有....

PCI-E 3.0 的顯卡 可以用在舊規格PCI-E 2.0 上
至於你不能啟用 你該找主機板廠商尋求協助
問題應該不是出在 PCI-E 2.0 身上

lovesharepc wrote:
1.蛤= =?
2....(恕刪)

也許我的對原則性的問題過於吹毛求疵了,您這麼一哈,真的讓我很無言
是的 APU 讓大家都失望了 不過我說的部份領先,指的就是在此之前,
記得當時我只用了買I系750還找500的錢,買了一套包含AM3主機板(大陸品牌)和955的處理器,然後顯卡從GTS450配到GTX650TI,沒想到I系750加上當時3~5K的主機板(MINI-ITX台灣品牌),經個人不專業的測試,不但3DMARK06和11,算算I系750除了只贏大概5趴之外,系統的使用不但讓我頻出狀況,還慘到搞掉了曾經送修的兩塊台灣品牌5K多的主板,完全是自己弄壞3K多的1張,其他8張只好插上450的U勉強使用(只做新式電腦結構的開機示範),若您要說問題是出在我只有看圖組裝的能力上的話,那麼AMD當時的技術......真的很親民
所以 APU 讓大家都失望,這是規格技術真的輸人一截,但是真的不是故意擺爛給大家看,所以我才會來這裡問,在MINI-ITX的主機板上,若不能同時支援前置USB3.0的輸出,AMD這次是不是最具市場價值的親民路線快要徹底的瓦解,而就此要跟搭家說再見了!
至於找不找主機板廠商尋求協助?對我來說那倒是其次,因為我所要開發的系統,第三代的I系,都已經在廣告中做好標示了,我想這次該輪到我說哈了吧

liheat wrote:
也許我的對原則性的問...(恕刪)


要不要做前置USB3的插頭是主機板商決定的

AMD只是在晶片組中提共USB 3這個功能

這個問題怪到AMD身上實在是....

實際上現在機殼正處於U2 U3交接期,新機殼上前置USB3還沒完全普及

舊機殼可能也還沒到拋棄年限

有時候反而前置USB3並沒有特別吸引人的地方

像我反而希望找4個USB 3都在背板IO的主機板
guardxd wrote:
要不要做前置USB3...(恕刪)


您知道嗎,為了體驗USB3.0與2.0的差異,我還特地買了一個隨身碟,試了一下才知道,媽呀......值!
承您所說的,既然....

AMD只是在晶片組中提共USB 3這個功能

那麼AMD就是有這項技術囉,只是沒讓主機板廠如I系第3代的主機板,都附上前置USB3.0的19pin插座,可是這麼一來那要叫機殼廠怎麼配呢?(每對機箱前置USB3.0的電路板,加上較便宜的線材約比2.0的多個人民幣10塊錢吧)!功能上的有感提升這可是一個難得的賺錢機會呢!相信只要主機板上都有,機殼廠就不會讓機殼一直處於U2 U3交接期,

而您希望找4個USB 3都在背板IO的主機板,若他上面附的是好像USB2.0也可以用的19pinUSB3.0插座,您會因此而拒買嗎?
所以我才有所感慨的貼上此文,我並不是要把這個問題怪到AMD身上....請您千萬別誤會!


MINI-ITX哪時候變成組裝市場的主流了
看的真是傻眼了
而且AMD本來就只需要在晶片組提供功能
至於主機板廠商要不要實做
那跟AMD一點關係都沒有
更何況還是市場小眾的MINI-ITX主機板

liheat wrote:
您知道嗎,為了體驗U...(恕刪)


標題殺人阿~
標題是否改成 MINI-ITX是不是要跟組裝市場說再見
這樣才合乎實際狀況呢?


chenjung wrote:
MINI-ITX哪時...(恕刪)

apeir wrote:
標題殺人阿~
標題是...(恕刪)


不好意思我沒說MINI-ITX現在是主流!
記得我才在GTX560TI剛剛推出時,向生產N社顯卡某廠商的重量級人物吹噓,
為了免於技術而價格崩盤,未來的顯卡尺寸和功率一定會漸漸的減縮,
沒想到N社6號字頭的顯卡就真的這麼做了,動作居然比我想像還快!

我的意思是MINI-ITX若漸漸成為主流,那以AMD目前的動作來看,錢途....很難不坎坷!


至於標題殺人.....
您真的很會說笑耶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