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6865gs wrote:疑問觀點....HD5450...測試是用哪一顆cpu...(恕刪) 確實....這部分寫得不清楚,Anandtech也該打屁股了,另外就是七款遊戲都是在1024x768 lowest quality下測試,不過的確還是勝過了890GX跟790GX,在較高解析度下還能勝過HD5450嗎?可能要等正式版驅動程式明年跟SNB一起上市釋出才知了,不過DirectX 11支援是確定不可能再從天上掉下來的。另外這個評測的Sandy Bridge樣品除了暫時還不能啟動Turbo Boost外,也還沒有針對內建的硬體H.264編碼器的效能進行測試,限於NDA,針對該H.264編碼器最佳化的視訊壓縮/轉檔、視訊編輯、個人BD/AVCHD影片製作....等多媒體視訊軟體,得等Sandy Bridge正式產品上市、NDA解禁後才能一窺究竟了.....另外還有針對Sandy Bridge跟Bulldozer都支援的AVX指令集最佳化的軟體之測試,也是一樣的情況。Intel還留了幾手,大概留著上市前慢慢放消息吧!跟AMD Bulldozer的放話暖身大戰有拼嘍!
要追求規格永遠追不完阿 Sandy Bridge下一代的Ivy Bridge 採用22nm製成 比Sandy Bridge的32nm效能更好更省電雖然AMD下一代的GNB CPU 已經在研發中了不過跟INTEL CALPELLA平台一樣是第一次完整的把北橋及顯示晶片包進CPU裡面在相容性上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centereeey wrote:要追求規格永遠追不完...(恕刪) Ivy Bridge一樣是Sandy Bidge平台只是製成先進了,變成22真正新架構是 2012年底的 Haswell 微架構另外,Sandy Bridge筆電平台為 Hu-River.
forumstartw wrote:Ivy Bridge...(恕刪) Ivy Bridge會不會如期推出,是個人很好奇的一件事,畢竟22nm技術障礙非同小可,如果Ivy Bridge真的明年底推出,Intel突破障礙的決心與能力真可說是無與倫比了(說真的,這個障礙還是最看好Intel率先打破)Bulldozer目前看來進度讓我很懷疑,如果拖到明年下半年,面對22nm的Ivy Bridge,那幾乎必敗了(不是說一定要買,是一定會輸)Bulldozer另一個隱憂就是AVX採用彈性較大但較麻煩的4 op設計,如果比Intel晚推出很多,大家又都針對Intel最佳化,說不定AMD在這方面又會不小心落後不過4 op指令集的AVX較少....不知會不會反而效率更高....就有待高人或時間的驗證了,希望Bulldozer也要一鳴驚人...畢竟被Intel打很久了還有,AMD的Core和Module算法,將來恐怕會衍生兩種爭議AMD:同樣8 core,我們比較便宜Intel:單一Core的效能Intel優於AMD
22nm製程我想intel來說應該不會是太大的問題.浸潤式顯影製程在22nm還未達到其瓶頸.甚至可能在下一代製程繼續使用.畢竟製造工藝一直是該公司的強項..而且也從來沒有發生類似相關的問題..就目前來看..Intel應該還是會讓摩爾定律在2011-2012年繼續..tick- tock..下去...至於amd未來bulldozer.bobcat等產品..老實說光是看目前放出的一些細節還有相關數據來說..若能搭配適當的訂價策略..毫無疑問是有能力能夠佔據一片立足之地..只不過還是一樣的老問題....amd的產品公關動作永遠都比工程師快上好幾步...一切都還是等產品拿出來再說...畢竟amd過往的嘴砲紀錄已讓人不敢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