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umstartw wrote:
雖然1366腳位是一...(恕刪)
Sandy Bridge ...LGA1366產品
因該是 8 Core L3:16M的產品了...還很久...
Sandy Bridge處理器的每個核心都將配備256KB二級緩存,並共享8MB三級緩存,由于使用了Ring架構,因此核心訪問三級緩存的延遲將被縮小到25個時鐘周期左右。
另外,Sandy Bridge核心的北橋功能部分還集成了PCI-E控制器,並集成DDR3-1600規格的雙通道內存控制器。
核心中還集成了原生GPU核心,同樣採用32nm制程制作.據稱這款集成顯卡的性能可與ATI/Nvidia屆時上市的顯卡性能相近。
Sandy Bridge核心的尺寸大約是225平方毫米(每個CPU核心面積為20平方毫米左右),TDP功耗則為85W左右。
頻率部分,初步估計會在2.8-3.4GHz左右,而開啟Turbo mode之後工作頻率則可以達到3.8-4GHz。
不過,這次介紹的四核Sandy Bridge樣品並不是最高端的型號,實際上市時的Sandy Bridge可能會有2-8核心的幾個版本,三級緩存容量則在4-16MB間變化。
Sandy Bridge樣品採用四核設計,支持超線程技術,支持AES擴展指令集並追加了新的AVX擴展指令集.
hsm wrote:
Sandy Brid...(恕刪)
其實我覺得INTEL真正的恐怖之處就是所謂的"Tick-Tock"規則律動(矽與微架構發展戰略)
自從2006年INTEL宣佈這樣的計畫以來,就一直按照其既定的規劃,持續推出新的製程及微架構.
絲毫沒有讓對手喘息的機會..不管是製程持續的縮小或是推出新的微架構..對半導體廠商而言
絕對都不是件可以輕易達成的工作..(看看AMD或NVIDIA的狀況就知道..)
說實話 這樣的效率實在驚人..而重點是產品不容出錯(無論是設計或是製造過程的瑕疵都會讓公司蒙受巨大損失 )尤其是近幾年來..INTEL似乎完全按照自己的步調前進..完全不理會對手推出何種商品迎擊.
另外一步步的蠶食鯨吞掉大部分的IGP市佔..接下來..其企圖也很明顯...
NVIDIA與INTEL之間的戰爭,我想是難以避免了..接下來的發展會如何..實在讓人好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