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CPU 發展為何停滯不前?

看到這個討論。
想起在學校也有同學問過老師這個問題~
老師回答,不要相信這些,純粹只是商人騙錢的手法,原始的架構還是一樣的
反正電腦用得順順的就好嚕
樓主發這文時~應該先去看看p4 3.0g跟現今c2d 3.0g效能差多少(不只一倍)
一樣時脈不同架構不同核心,發展的效能也不一樣.樓主所說的只能適用於同一架構下
但是科技是殘酷的.發展時脈所帶來的效能提升.絕對不比發展新架構來的有用.如果有一天
個人電腦有了32核心的3g cpu.你還會想用p4 10g的cpu嗎?(幫樓主幻想一下有此cpu)
前者效能可能是你的n倍以上,不要被莫爾定律給迷惑了(那只對單一架構而言)
目前的趨勢是 multicore,不過一個處理器能塞的下的 core 也是有限。
現在在大尺度計算上面的瓶頸基本上是資料流量的 bandwidth 趕不上
cpu 處理的速度,mpi 程式如果沒有寫好,很多處理器就會 idle 在那裡
等資料進來,純粹浪費 cpu time 而已。所以高時脈雖然不錯,但不見
得就是唯一的答案。小弟就有很多 job 常用到數千個 AMD Opteron
四核心的處理器,每個處理器的時脈也不過 2.1GHz。
You don't take a photograph, you make it. - Ansel Adams
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没有windows
只要上上网,打打文书

我们需要这么好的cpu吗?
cupidchen wrote:
更何況尤其是個人Pc系統所採用的x86指令CISC處理器,其指令的運算解碼單位長度並不相同,更是難以實作.,這也是目前所有最複雜架構的高階處理器..清一色都是x86處理器......(恕刪)


映象中RISC處理器相較於CISC處理器有更好的效能, 例如: Apple過去就是用RISC CPU, 若干Linux伺服器也是, 不知這現象改變了嗎? 印象中Apple改用Intel CPU是市場考慮, 而非效能考慮.
odyseuss wrote:
計算上面的瓶頸基本上是資料流量的 bandwidth 趕不上
cpu 處理的速度,mpi 程式如果沒有寫好,很多處理器就會 idle 在那裡
等資料進來,純粹浪費 cpu time 而已。所以高時脈雖然不錯,但不見
得就是唯一的答案。
...(恕刪)


近日看到報導似乎Intel伺服器等級CPU架構中要改用多重傳輸路徑來解決資料匯流排不夠寬的問題, 可惜尚未應用到家用CPU.
RISC 是比較好沒錯。但經過這麼多年 Intel, AMD 的努力開發,x86 就算有天生的包袱,一樣被眾多新技術將效能發揮到極致。

一個好產品不一定會是熱門產品,丟到市場賣錢未必好東西就能勝出。
odyseuss wrote:
目前的趨勢是 mul...(恕刪)


我是覺得這篇才是說到了重點
因為你一台電腦不是說只有CPU這顆東西快就好
現在CPU包含了許多的控制器
還要加上主機板上面的北橋南橋
這中間的傳輸過程中耗費掉了多少的傳輸損耗
這些都是要去計算的
這是最初階的講法
(更高階的說法...沒有背 XD)

意思就是說到 今天你CPU要搞到 128核心 5G 一定會有廠商想搞
但是有個很大的問題
CPU快 RAM跟得上嗎? I/O跟得上嗎?
如果以遊戲和繪圖來說 GPU跟得上嗎?
更甚至最少人在意的HDD跟得上嗎?

尤其現在HDD幾乎都是南橋控制
而南橋的傳輸又比北橋慢
北橋又比CPU自身傳輸慢

不是CPU快就好
還要考慮有其他部分的平衡
而且之前就常看到這樣的文章
SATA3要出了 硬碟跟得上嗎? 用得上嗎?
USB3要出了 周邊配備跟得上嗎? 用得到嗎?

我是覺得或許~~
未來除了多核心搞不好多socket也是一個方向
(就像INTEL這次Computer X得那台64核心~~)

但是也要各方面都跟得上
想想一顆16核心的CPU配上 現在等級的內顯的板子+1G DDR2
這樣有搞頭??
玩遊戲和繪圖會快??
(當然這是比喻 基本上16核心出了應該是配 DDR4 XD)
現在半導体界不是技術做不出來,而是材料無法突破,越發展更高時脈相對熱無法散出,如果要把熱散出想必要使用高級散熱裝置(這也不是解決辦法),這又不符合低耗能觀念(大型伺服散熱裝置是很可觀的)

樓主觀念沒錯,如果能開發出更高時脈,那才是個人電腦一大突破,不是一昧強調多核心(四顆2GHZ根一顆5GHZ跑遊戲哪個會表現的好呢? 別自欺欺人了)

那些半導體廠知道近年內 材料無法突破只好往多核心方向前進,早期伺服器也用這東西多顆CPU來提升效能
如果可以向上發展,廠商早就向上發展了,又何必往橫的發展呢。

所以現在材料研究很熱門阿,誰的團隊研究出來保證你就發了。
我用這個比方好了。今天你要從台北搬家到高雄,東西很多,從酒櫃沙發到女朋友的相框都有。

這時候你有下面幾台車可以選

A. 最快時速300KM/h 的法拉利,行李箱容量20 公升

B. 最快時速120KM/H 的載卡多,行李箱容量200公升

C. 最快時速80KM/H 的貨櫃車,行李箱容量貨櫃兩個。

你覺得誰能幫你在最短時間內搬完家?

CPU 的時脈提升看起來固然對"快"看起來有幫助,但是如果不能提升運算量的話,整體而言還是慢了。

就以前面不倫不類的例子來說,要是貨櫃車也能跑300 公里 .....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