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外頻的迷思?!

我現在就是跑500外頻 1比1 CL5 頻寬大概9千出頭
400 1比1 CL 5 我就不知道是多少了 應該接近8千吧...
一堆人不知道在回答什麼
沒錯..所以我都只是強調"理論上"..
實測的結果更顯示..問題還是出在FSB的頻寬瓶頸..
光是以目前DDR2 800的理論傳輸頻寬就耗掉12.8G
FSB光是要應付記憶體的需求就疲態盡顯..更別說顯示卡了...
所以..為了支援更寬廣的總線需求平台,汰換fsb架構勢在必行..

新的QPI傳輸模式應用在CORE I7這顆處理器上
而根據目前大部分的測試結果來看的確是收到效果了..
這樣我倒是有些疑惑 :

資料傳輸是瓶頸, 這應該沒有問題.

但是單純的講 i7 跟 C2Q 的遊戲效能差距
目前看來好像幾乎沒什麼重大差距

i7 的 QPI 理論頻寬遠高於現在還在跑 FSB 的 C2Q
然而之所以會沒有什麼性能落差
我在想會不會是週邊的頻寬需求還沒追上來?
(也就是說現在的顯卡或記憶體的傳輸需求其實還沒被高速 FSB 壓迫到)

如果外頻跟倍頻都能自由調整著玩
其實我還滿想做個同一個 CPU , 內頻相同
把外頻從 100 到 400 變化
測試一下外頻造成的瓶頸現象
是不是會比換一個內頻更高的 CPU 來得明顯...


所以說,FSB高低與實際效能差異不大就對了吧,時脈反而比較重要囉!假如我所要超頻的目標為4G,以E8500來說,500*8=4G跟420*9.5=3990,那我就不用選擇P45這塊晶片的版子,而選擇P43就行了,記憶體也不用特別買DDRII1066的來用,反而買一般DDRII800就行了,感覺上好像省了不少錢,不知我這想法有無錯誤?
若是要比較不同的作業平台效能..我想單只是就一個項目的測試就下定論(例如執行遊戲的效能..)是有欠公允的..
感覺起來i7在遊戲執行的效能並無突出的表現..並不能就此而評斷QPI與FSB這兩個架構的優劣差距..
由於牽涉的變數相當多單一項目的測試..無法完整展現整體平台的效能..

而且多核心的架構在在DX10的架構下..原本就無法發揮其最大效能..雖然廠商透過驅動程式改善此問題但畢竟
仍發揮有限..所以.以遊戲的執行效能去評斷I7的整體效能我想不盡公平..

我E8200用原廠散熱就上500*8
電壓1.35V
雙核心不用很好的散熱器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