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low_clie wrote:
後來抱吧試試看的心理, 去買了張算是入門版的1723音效卡, (NT. 6xx元)
還真的是有差, 光是用在我那組500元不到的喇叭上,
都能聽出明顯的差異, 如果喇叭好一點,
我想效果應該會差更多!
好一點的喇叭其實應該才是差別更小.
glenn wrote:
網路上常看到有這樣的...(恕刪)
今天搜尋一些文章才看到這篇回文XD
網路上確實滿多挑語病的
只是我想表達的應該沒人看不懂吧= =
所謂的好不好聽只是個人對這張卡的一種形容
有人會真的以為直接用線從音效卡連到耳朵聽嗎@@
還是說把音效卡放到耳朵旁邊聽這樣= =
耳機接內建比接音效卡差...
這個應該就不是我的論點了
我說的是"一張規格跟用料都不差的音效卡"
不過就類比部份 內建音效確實不容易做的好
另外就是現在主機板動不動就灑一堆固態電容
對聽感未必是正面的幫助
如果是指數位輸出那就還有討論空間
而內建音效卡當然未必會輸低階音效卡啦
看是要跟多低階的音效卡比 ...冏
RMAA測出來的成績高並不代表好聽
那只是相對條件之下測出來的一種比較數據
所以我只是提出來這兩個晶片的相對成績罷了
你說因為經過所謂層層的汙染在去比較音效卡很瞎
其實你這樣說也滿弔詭的
那同樣比較線材 耳擴 喇叭或耳機其實也是很瞎
因為都是污染過的所以是不是都不能比較了呢?
這樣的話 要如何去形容一個器材的聲音走向?
音效卡當然不能直接用線接到耳多聽
也不能直接裝到大腦裡驅動而發出聲音XD
所以要比較兩張不同的音效卡的話
只能盡量在同樣的條件下(訊號線 耳擴 喇叭或耳機都相同)
去比較聲音的差異處
ALC1200,889a聽起來太生硬也是相對於SE-90PCI來說
我想應該沒有太過誇張的比較才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