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VIA Nano 1.8G 大勝 Atom 1.6G

問題就出在這個"一般low volt CPU"

Centrio Duo ULV一顆要多少錢?Atom要多少錢?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Intel根本是七分推托,三分出貨,

一顆Atom die size多大,一片wafer可以切多少顆,

以Intel的技術力會生不出來,怎麼看都不對...


不過我想VIA被看衰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當茶餘飯後聊天話題也不錯...
難得國產中央處理器能夠出人頭地,怎麼一堆人在潑冷水呢?

到現在,還有一堆人在說台灣的電腦爛,宏碁的電腦不行、華碩的電腦超兩光,可是呢,這雙A可是行遍天下,屢屢在歐洲創下了第一名,難道歐洲人都比台灣人笨嗎?

台灣人很奇怪,自家東西明明是好貨,但仍東挑西嫌,好像用台灣廠牌的東西非常丟臉似的!然後,哈韓、哈日,可是萬萬沒想到,用的都是次級品,還洋洋得意!

今天若看台灣製造的電腦,可以說台灣廠商非常可憐,想看看一台電腦裡面有幾個大零件呢?

一、中央處理器:美國的
二、晶片組:美國的
三、記憶體:台灣的
四、繪圖器:美國的
五、液晶面板:南韓的、叫僥倖的,台灣的
六、硬碟:日本的
七、光碟:台灣的
八、鍵盤:台灣的
九、滑鼠、Touchpad:台灣的
十、機殼:台灣的
十一、電源供應器:台灣的

可是比例呢?一顆中央處理器可以賣到七、八千塊,液晶面板也差不了多少,硬碟約三千塊,所以,加加減減,兩萬塊就飛了,一台電腦賣多少?剩下的一萬塊,要其他零組件、組裝,外加行銷!

目前,大家都被美國大廠牽著鼻子走,請問,雙核心的中央處理器有用到嗎?繪圖器跟的上嗎?記憶體不會產生瓶頸嗎?所以,一台若真的要用到雙核心效能的電腦,起碼要十萬塊上下,單單一塊專業繪圖卡就要四、五萬塊了說。

所以呢,日常用的電腦真的需要用到雙核心、四核心嗎?若換成:
一、中央處理器:單核心、六十四位元,台灣的
二、晶片組:台灣的
三、記憶體:台灣的
四、繪圖器:台灣的
五、液晶面板:台灣的
六、硬碟:SSD,台灣的
七、光碟:台灣的
八、鍵盤:台灣的
九、滑鼠、Touchpad:台灣的
十、機殼:台灣的
十一、電源供應器:台灣的

100% 台灣的電腦,是不是更能夠造就台灣人的創新,更能夠造就台灣人的就業機會呢?

今天,華碩的eeePC、宏碁的Aspire One,都是用老外的中央處理器,實在令人莫名其妙,因為,甚至HP、工人舍等大廠,都採用咱家威盛的中央處理器,唯獨自家不用!


因此,不要再唱衰台灣廠牌了,咱一起來抵制洋貨,讓自家的產品能有在世界舞台上有一席之地!!!
a570303 wrote:
難得國產中央處理器能...(恕刪)


嗯,...
我還是選前面那台,
後面那台留著給你買.

至於atom和nano誰勝, 無所謂.
反正不可能考慮VIA的.
a570303 wrote:
難得國產中央處理器能...(恕刪)


前面那台我選
後面那台留給大大買

先看看這些您所謂的國外大廠用「台灣」處理器的電腦,
哪台便宜了?
用 VIA 處理器,效能普通也就算了,價格還是很高貴?因為他是國外大廠?到底誰被牽著鼻子走?
處理器用台灣的,內部零件都是台灣生產的,賣到台灣居然卻比台灣的品牌還貴?

雙核心用不到?
抱歉啦,我正一邊轉檔一邊打這篇文章。
pikachuuser wrote:
雙核心用不到?
抱歉啦,我正一邊轉檔一邊打這篇文章...(恕刪)


有這需求的人
就算是雙核ATOM其實也不適合您喔

VIA也有便宜的,也在PX家便宜很久了,當然只是小牌的了
lien291
lien291 wrote:
有這需求的人就算是雙...(恕刪)


抱歉,其實小弟上面那篇扯的有點太遠了...

因為上面的大大說
a570303 wrote:
雙核心的中央處理器有用到嗎?

a570303 wrote:
一台若真的要用到雙核心效能的電腦,起碼要十萬塊上下


...所以小弟才會有如此偏激的回應...

不過小弟覺得雙線程的 Atom 還是用的到...
因為小弟是不習慣關程式的人,經常工作列擺滿一堆開過的程式...
在這方面來說,小弟覺得多線程或是多核心還是比較有優勢的...

倒是用 VIA 處理器而且有知名度的廠商,開出來的價格真的不是很親切...
當然使用 VIA 而且便宜的電腦還是看的到,只是不多而已。
講白一點,就算有VIA的便宜筆電你用不用?

EEEPC用Nano,會有Intel情結的人一樣不會用

這根本跟效能無關,跟品牌有關

Atom的多線程還是無法改變in-order架構的事實
我也是要贊成愛用國貨,只要技術原創於台灣的話,我肯定會用!!

就已威盛來講,真的CPU設計是純的台灣人設計的嗎??還是用錢去養國外的團隊,然後掛威盛的牌子啊?

這我就不清楚了!!
VIA 的 CPU 是在美國的團隊設計的,並不是在台灣, VIA Nano 應該還沒量產巴。
就Atom或Nano哪一個省電,我舉另一個網站的測試讓大家參考一下
http://www.pcper.com/article.php?aid=597&type=expert&pid=8

---------------------原文如下-----------------

For our MP3 encoding test, the VIA Nano processor used a total of 37,323 watt-seconds (Joules) of energy while the Intel Atom processor used 38,290 watt-seconds (Joules) of energy. That is a difference of just 2.5% indicating that even though the Atom processor is slower, it's not that much less efficient than VIA's Nano.
大意是說:測MP3的encoding時,VIA Nano的總秏電量為37,323Watt/s,而Atom為38,290Watt/s。
-------------------------------------------------

也就是說在處理MP3編碼時,總秏電量是Nano勝出。
文章也提到另一測試CineBench 10 test,也是Nano勝出。

這個網站的測試讓我對於秏電多寡有了新的認知
不是只有看廠商宣稱的秏電量是幾瓦,而是在實際上使用電腦處理事情時會用到多少瓦的秏電才是最實際的
也才能真正的表現出該系統是否夠省電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