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製程愈小,閘極的耐用度愈低,加壓硬超時脈的後果就是加速損壞,intel的股價恐低於15USD

內爾 海力森 wrote:
過去那些說「 CPU 是最不容易壞的零件 」的人,現在臉被打得啪啪響


此一時,彼一時,製程在20nm以上的chip是非常勇的,但你現在要用嗎?
物理極限無法更改,所以該變的是設計思維、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使用觀念。

製程一直縮小,die的可超上限只會一直變差,
硬超的代價就是壽命變短、部分核心永久損壞。
以後收二手cpu會像收二手顯示卡一樣變成高風險行為,
因為你完全不知道之前的使用者如何虐待這顆cpu。

我相信 intel 絕對很清楚他們的設定會帶來啥問題,
但他們賭的就是『消費者只會偶爾虐待cpu啦、"3年"就換新電腦了啦』,
(為啥 intel cpu只給3年保固,明白了嗎? 人家算的很精明的)

https://www.intel.com.tw/content/www/tw/zh/support/articles/000024255/processors.html

這種賭『消費者普遍使用行為』而去拉時脈拚效能的作風,你覺得很可取嗎?

================
同理,像我買到10nm以下的gpu,我裝好後第一個動作就是設定『降頻』,
因為我很清楚我要用多少年,以及我有沒有那個閒功夫去跟他玩送修任務。


=============
cpu原廠官網公布的工作溫度有的高達100度,我以前就很懷疑這是用了啥外星科技?
還是有啥獨家材料?
現在終於明白是怎麼一回事。

若真的想好好用它個7~8年,相信我,上限70度就對的,
不要去信官網上寫的 89度、95度、100度、105度;
但是製程再小下去,70度能用多久我就不知道了。
01jo87

正常情況下,用預設買多少Hz就是用多少不操頻,這時候基本上CPU經驗上就是可以用很久, 直到intel這次讓大家知道,即使你是正常使用...也是會壞..這是我無法接受的,酸intel也是剛好

2024-08-08 22:10
Intel 12th &13th Gen 技術節點都是 Intel 7(以前稱為 10ESF)

但是12th沒事, 所以不是製程的關係.

是設計的問題..

12th Alder Lake
13th &14th Raptor Lake
Antus

可能12代沒有拼到極限,13代為了速度往上拼,結果過頭了。

2024-08-08 15:39
nick667 wrote:
Intel 12th &13th Gen 技術節點都是 Intel 7(以前稱為 10ESF)

但是12th沒事, 所以不是製程的關係.

是設計的問題..

12th Alder Lake
13th &14th Raptor Lake


Raptor Lake的設計如果出現運算bug,safety bug 那就真的是純設計的問題。

但若是牽涉到"耐用度"上,原因不會是單一的,有可能是設計上哪個點不小心搞得特別脆弱,
也有可能是設定的工作頻率過高,
這也是為啥intel給的解決方案就是降電壓、降時脈。
難得看到一篇真正懂產品架構與技術的人上來分享
個人淺見

如果intel要翻轉,真的要學學AMD把FAB切離集團,自從AMD切離格羅方德之後一路發展突飛猛進

現在最大原因就是FAB已經跟不上台積電,即使已經用上艾斯摩爾最新的EUV設備,而人才呢?

AMD Zen5已經用上台積電四奈米,同上是美國廠商INTEL還是寧願用自家那不爭氣的FAB

出事了現在能不能完美解決還是個很大的未知數

現在的時代已經不是以前可以完全自己一手包辦

同樣是先進處理器,為什麼AMD Ryzen問世至今以來,還沒有聽說過很嚴重的硬體瑕疵

正是因為AMD已經在推土機時代失敗過一次,intel呢?

-------------------------------------------------------------------------------------------------------
目前最新消息:密蘇里州的聖路易建築工人養老信託基金提告INTEL涉嫌證券詐欺

這個如果擴大到其他有投資INTEL的信託基金,我只能說

INTEL 保重
amisrtv

AMD哪沒有瑕疵只是沒炸而已,最近期的就cpu鼓包甩給板廠了,更早的IMC體質差祖傳好幾代我就遇過好機顆掛u的。 amd也一直到5代才好點。

2024-08-09 15:31
大概解開我當年那顆486sx為啥不用裝散熱風扇的疑惑了
連散熱片都不用一顆赤裸裸地在那裏真帥氣

直到奔騰133開始需要一個小小的風扇跟小小的散熱片
還不用散熱膏
但醜死了
pc8801

就還是有過熱的可能,是當年用電腦的人多半不太會操那麼大而已

2024-08-09 10:03
反壟斷又不可能倒

至於持股人會不會傻傻的一直賣這個就真的懸
家用13、14代的問題怎影響了股價動盪??
此次財報家用PC的零組件市場占比雖變低,但整體出貨量還是增加
就毛利比其他家低了點,但還是有賺

主要拉肚子的點是伺服器錯過AI浪潮直接躺平,新的AI CPU因移廠成本提高導致虧損
先進製程花了一堆錢也沒進展,又無亮眼新產品提振下一季士氣,後面又精簡人力省錢
才導致投資人沒信心以致股價宣洩.....

我對現在Intel的CPU也是嫌得要死沒錯,但13、14代的問題真不是股價崩跌主因....
intel撐住啊 不然以後沒便宜AMD買了
eanck
eanck 樓主

這事件發生後,13~14代應該要打8折賣,不然哪有買intel cpu的價值?

2024-08-09 20:41
b734122000 wrote:
目前最新消息:密蘇里州的聖路易建築工人養老信託基金提告INTEL涉嫌證券詐欺

這個如果擴大到其他有投資INTEL的信託基金,我只能說

INTEL 保重

看到接連3個官司被發起,我最初也是認為股價應該馬上會反映出來,
只不過心中對intel在官司上的手段會不會玩陰的抱有疑慮,而且我並不認為intel 一定會輸。
看到昨晚的股價走勢後,更加確信intel在這類官司上勝算和手法了。

下面這是美國時間 2024.8.8的 NASDAQ大盤走勢:


下面這是美國時間 2024.8.8的 NASDAQ中4間公司的走勢:
有沒有覺得曲線很相似? 差別僅在於上升幅度。

在已知3個官司纏身下,INTEL的上升幅度依然優於其它3間,
有經驗的人能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同時也能看出幾個端倪。

關於訴訟,簡單一個詞:拖延時間。
首先就是挑選不利於提告人的法院所在地,
再來就是盡量拖庭數,一審敗訴就來上訴,打到定讞為止,
耗時2年都不奇怪。
為啥大公司寧願花律師費,也不願意第一時間和解與賠償,這和企業文化有關。

由於在美國的律師費貴的很驚人,財力不雄厚的、怨氣不深的,最終都會選擇和解、撤告。
即便是"聯合訴訟",也是要聯合出錢,只不過有些人可以出少一點而已。

如我前面所述,這些券商有的是內線消息的管道,對各行各業均十分靈通,
要情報用錢買就行。
但為何操盤手們沒有對AI設定降低INTEL的投錢比重呢? 反而還優於其它同類公司!
這至少可以反映出2件事:
1. 大戶們認為20元就是當下最合宜的股價。
2.大戶們認為這些官司在短期內不構成他們獲利的威脅。

※那些報價25~30元的評級機構,其實就是在騙不懂獨立判斷的傻子散戶進場當韭菜。

2024年7月,美國股市中的交易額已經躍升至超過90%由AI完成,
操盤手只不過是1.挑選操盤策略 。 2.挑選投資比重。
挑個聰明點的高中生來訓練半年也能搞的有模有樣,
差別只在一般人弄不到券商的軟體在家自己玩。

要是有個人辦公室的操盤手,還可以『設定警示條件』,
接著就可以在電腦附近隨意做自己想做的事,包含人類繁殖計劃,只要確定能聽到"警示聲"即可。

和別人一起擠大辦公室基層操盤手就不一定能『設定有聲響的警示』,
主要是怕干擾到臨座的同事下判斷,這是可以被申訴的違規行為。

在美國,大戶的想法才是想法,而這些大戶們又經常串聯,
在利益面前,他們很少相互完全敵對。
小散戶若想要賺錢,最有效的辦法是摸清大戶們的思維邏輯,而不是學會看消息面、技術面。
一般人認為合情合理的事,於是就照自己想法去操作,在這些大戶眼中卻是可以利用來割韭菜的機會。
你玩的是"合理", 他們玩的是"心理",
這也是為啥華爾街為被稱作"萬惡之源"。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