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w24444 wrote:想問8700G跟86...(恕刪) ai不用管,這種萌芽期的功能支援都是意思意思的程度而已這兩顆挑選的原則很簡單,你平常就不時有點遊戲需求直接選8700G反過來只是小遊戲或是偶爾才碰一下,同時有常看串流影片,那就8600G不過如果真的想省,又想規格高一點,也沒多少擴充需求,那倒不如直接買台7840u/hs的小主機,性能約同級(8000系DT其實就這系列轉封裝而成的),體積小,價格更省
真的不玩遊戲更輪不到8600G吧....買顆同價的 i5-14400 就好,至少還有根PCIEX16沒被砍,再輕度使用買 i3 更便宜,一樣都可塞超小的整合準系統,未來想玩遊戲換大機殼加獨顯即可。縱觀上幾代APU都是R7先賣完,因為PCIE通道受限,升級比較弱,整台機器後續沒啥好再買的...所以沒預算問題的話,要用內顯就是最強內顯直接點滿。
1、一般使用、不打3A遊戲、不跑轉檔、不編碼、有預算限制:8600G2、工作使用、要打3A遊戲、要跑轉檔、要編碼、無預算限制:8700G基本上你會想用apu很大的機率你就是有預算的限制,apu的L3也只有cpu的一半,所以要極致效能就放棄吧。想玩遊戲就超一下內顯撐一下吧。沒記錯的話,基本上8000系列的最佳的多核心數也是6的倍數,所以8600G就夠了,多的錢去加ddr5或者是ssd的容量還比較實際。追求效能就組獨顯吧,不要為難自己了。註:同時多開網頁、軟體、網頁遊戲、模擬器會需要大量的記憶體,當然也會受限於多核效能。轉檔:謎片需求、製圖、簡單的短譬製作。編碼:複雜的圖譬、音軌、影片製作。AMD目前的產品概是這樣:生產力:純cpu、12核以上。生產力&遊戲:純cpu、12核以上;純cpuX3d、12核以上。遊戲:純cpu、6核以上;純cpuX3d、6核以上。通用&文書:apu
8700G的780M差不多等於GTX1650,功能確實強大。但...如果家裡有還不錯的顯卡的話,基本上可以不考慮CPU的內顯。年前也很掙扎要不要升級一下,有考慮要不要買個迷你主機或7840H筆電玩玩,不過在一番回歸理性的評估後,淘張便宜的二手RTX顯卡,4000上下,可挖礦(誤)還有光追,好像CP值更高..最近老黃推出新的RTX驅動升級,FPS又拉高一波結果就是硬體的錢省了,包紅包的錢多了...換換病都是心病,但很難治阿!
沒說用途大家怎麼知道要挑哪個?說真的這兩顆的內顯我都實際用過感覺差異不怎麼樣,2077在1080P最低畫質都可以跑大多場景FPS差距基本上不超過10所以這種差距可以無視如果只是要看看影片上上網,偶而轉檔影片其實N100這種等級就足夠了2077還有辦法跑FPS個位數另外AI用的NPU基本上比照微軟最新定義標準至少要達到40 TOPS8700G跟8600G基本上僅有16 TOPS,連一半都達不到所以看看笑笑就好,就是加減用的意思估計至少明年的新CPU才有可能接近甚至剛剛好達標因為不知道你的用途但只能說,有錢就衝頂,沒錢退一步也不會差距太大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