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8801 wrote:就看看能不能分走伺服器市場囉 這可能就是AMD比較不樂見的地方, 把產能從利潤更高的伺服器端移到HEDTThreadripper會延到現在也是基於EPYC先發, 但產量可能會少很多
買過Threadripper 2950X組了四通道系統長期使用幾年,與後來的13900K相對比,加入平常的使用習慣與軟體交叉分析,發現較適合自己的是10~16核心,單核效能盡可能高的CPU因為核心數太多,熱節流效應,時脈衝不高。在大多數應用軟體支援8核以下,尤其遊戲類,8核心時脈盡可能高,其餘核心分擔系統與子軟體,對於效能與流暢度有幫助。目前2077資料片更新後,已能充份調度8核心低於8核心的CPU將越來越力不從心。此外,HEDT功能多,外掛晶片多,插槽多,自檢也較久直接差異就是2950X開機要1~2分鐘,而13900K開機只要十秒不到。新HEDT平台肯定有改善,但對於遊戲玩樂用途的機器,開機迅速也是一個重要考量。買2950X原本想用來處理海量照片及少量影片,後來發現處理照片用單核效能高的處理器較快,自己也很少編輯影片,能讓16核滿載的情境幾乎沒有。沒能好好發揮HEDT平台優勢是我的錯。這路升級上來,讓我更清楚單核效能/多核效能在什麼樣的情境更適合自己。長時間開機/多開手遊/3D渲染/影片剪輯調色/能讓16核心以上滿載運作的專業用戶對於這次的Threadripper發佈,肯定興奮極了。
pc8801 wrote:就看看能不能分走伺服器市場囉 其實兩條不同線...TR目標是高階工作用戶、渲染工作站、繪圖農場等...重點除了核心、記憶體通道外,另外就是PCIe數量給得夠多...能輕鬆撐起多張RTX 6000 Ada全速。有辦法入手對岸雙槽RTX4090的話,TR平台疊個三張來畫圖也不是問題...
HED最初是高級電玩機沒錯-------------------------------當初i家分級 伺服器 高階工作站 HEDT 消費級(桌上型電腦) 行動(筆電)HEDT位置在 消費級上一級 工作站下一級HEDT就是用在消費級i7之上 多顯示卡串接打電動用的這時期的HEDT要拿來當工作站還不夠級數 核心數太少單核高效能 主要是PCIE線數高 可多插顯卡串接比i7要高級的電玩機或高級個人工作機只是AMD暴力增核 以及增核頻率降少之後HEDT已經不是當初intel那種只比萬年4c8t多一點核心的狀態爆高的核心數以及效能增長 早就超越i家HEDT定義 來到工作站等級當AMD把HEDT定義重新改寫成現在這樣子後 消費者早把AMD的HEDT當作工作站在用intel的HEDT的高級電玩機形象才就此沒落而AMD消費級(桌上型電腦)PCIE線數給多到可以雙顯卡串接 接近過去HEDT定義AMD增核後:伺服器 高階工作站 工作站兼HEDT 消費級(桌上型電腦) 行動(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