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Intel 釋出玻璃基板封裝技術最新進展 提供更高封裝密度增加處理器效能

技術更新是好事
要能量產加上高良率才有意義, 不然, 人類早就征服全宇宙了...
2030…感覺還好久…
http://kheresy.wordpress.com/
陳拔 wrote:
Intel 的玻璃基...(恕刪)


台積電之所以會起來

最大原因是商業機密

AMD 不敢讓 Intel 代工

Nvidia 也不敢讓 Intel 代工 (Intel 獨顯計畫最後只量產兩個型號後就沒下文....想要吃 Nvidia 代工)

基本上 Nvidia 其實罵過台積電

你的五奈米根本不是五奈米

同樣面積下五奈米應該能裝更多晶體

實際上沒有

很多先進技術還是來自美國......尤其是 IBM .....

IBM 光賣技術就夠了
人間五十年、下天の内をくらぶれば、夢幻のごとくなり一度生を得て成せぬ者はあるべき か
等到真的量產再說吧! 通常都會有變卦...
wessley wrote:
基本上 Nvidia 其實罵過台積電

你的五奈米根本不是五奈米

同樣面積下五奈米應該能裝更多晶體

實際上沒有

很多先進技術還是來自美國......尤其是 IBM .....

IBM 光賣技術就夠了


NV念歸念還不是照用,因為當下製程量產最先進就TSMC,其他不是延期就是良率還不行,不然別用嘛

微縮效益要看哪方面,越是先進製程下越是只剩邏輯電路吃的到微縮效益,IO或SRAM等幾乎微縮沒啥進展這點各家亦然
而TSMC得5nm確實在邏輯電路密度相比自家7nm還是有顯著提升跟電力消耗改善,第三方得40系晶片研究資料顯示如此,不然nv為何還要持續投單更多5nm產品.新品量產?
其他廠商同樣採用tsmc 5nm製程得產品為何會有密度提升而不是你說得沒有裝更多電晶體?
(如採用tsmc 5nm得zen4 CDD比7nm zen3 CCD小約15%下,電晶體數量提升近6成(72.7mm2/65.7 VS 83mm2/41.5 億電晶體))
甚至ZEN4 CCD還不是5nm製程密度能做到得極限,要再更提升利用率就是改成像手機SOC或zen4c那樣以高密度為主設計訴求,代價則是時脈極限得降低(同樣各廠皆然)

ZEN4C會選擇6t sram這種偽雙端口得設計也是因為如此,雖然這要付出些代價,但若使用場景適當倒也還可以接受,或是IOD這類微縮到7nm以下快剩電力消耗改善得需求也會減緩製程跟進腳步


至於IBM確實是賣技術就好,至於買得會不會被坑那就另一碼子事,IBM實驗室技術很強,可量產化品質差不多跟擲骰子有得拚,不然三星也不用在FinFET上從原本得IBM系設計轉成類TSMC結構
雖然是用偷騙得就是了,顆~
eclair_lave

另外剛好想到對岸農場文亂寫過拿IBM得eDRAM跟他廠SRAM比尺寸說製程多先進,完全不提eDRAM結構才幾個電晶體,以及侷限性還有需要配套周圍結構才算作一套完整結構,根本張飛打岳飛胡扯到不行[鬼]

2023-09-19 9:50
wessley wrote:
台積電之所以會起來最...(恕刪)


聽起來就是只有技術理論卻沒能力實踐
這也很正常,就像核融合技術早就證實了幾十年、但至今依舊無法商業化
所謂新技術得量產才有價值,否則只能放在圖書館裡積灰塵
全球化就是這樣,有人提供技術給有能力量產的人實踐
不是說甚麼東西都得自己一個人一條龍包辦才叫屌
我提前了解了英特爾用於更快芯片的玻璃封裝技術
https://www.cnet.com/pictures/take-an-early-look-at-intels-glass-packaging-tech-for-faster-chips/

自己用谷歌翻譯. 自己解讀. (其實說的不多)
台積電 Cowos-S Cowos-R都量產兩三年
只是最近AI卡 熱門又被炒起來
又不多難的技術 相較5nm
intel要做很快就可做起來

最近一年台廠也不少家要進去做
良率爬升大概半年~
以後IC都放在一個載板上就好~
別再炒PCB廠~變成夕陽產業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