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撇開跑分,關於大小核的差異?

根據你所使用的軟體,決定CPU的差異。

如果只是純玩遊戲的話,
目前遊戲對多核心處理器的支援還不太高,
一般只支援雙核或四核,
單核處理能力高的CPU會比較有好表現。

如果是進行大量運算工作或同時運作多個高耗能的軟體,
這時多核心的能力就能夠發揮出來。
jimjordan wrote:
根據你所使用的軟體,...(恕刪)


我想問一下是否有人知道,intel12、13代cpu,同樣4執行緒,到底是4個e核快還是2個p核快

我看網路上測試i3-12100跟i3-1215u,前者是4P8執行緒,後者是2P4E同樣8執行緒,一般都是12100比較快,那是代表2個p核其實是比4個e核還快嗎?亦或是架構上4個e核其實還是比較快,只是筆記型CPU的供耗限制了整顆CPU的最大速度,畢竟這兩顆TDP一個60W一個15W,差了4倍。
eclair_lave

這樣問太含糊,不同的軟體對於CPU不同特性的敏感度不同,有些吃重單執行緒(重視單核性能),有些吃的下大量多線程並行運算(比如渲染軟體),甚至對於超線程的增益都不見得相同,必須針對性的選擇有優勢的CPU

2023-09-01 11:47
pc8801

一個p核有ht打兩個e核應該是沒問題的,但一個p核應該是打不過同樣空間塞四個e核

2023-09-01 17:25
JW75 wrote:
我想問一下是否有人知...(恕刪)
先說結論:
1、4小核>1大核,買intel產品要看大核的數量,小核就只能拿來省電及跑分用。
2、4小核<2大核。

12代P核與E核效能發布說明,按照Intel的說法

1、在同等功耗下,大核的單執行緒性能比小核高出50%。(小核為基準)
>>其實應該是最大的性能,同功耗其實大核的單執行緒性能比小核高出30~40%,因為小核沒辦法達到大核的功耗。個人理解:小核約是大核的60~70%,這個我個人勉強接受…

2、多執行緒性能方面,2大核+8小核的組合,相比4大核,在同等功耗下也可以領先50%。(4大核為基準)
>>翻譯過來,在效能不變下,扣掉2個大核後,也就是8個小核相比2個大核在同等功耗下也可以領先50%。但其實應該是最大的性能,同功耗其實8小核的性能比2大核高出30~40%,換算下來,同功耗下4小核的性能比1大核高15~20%30~40%。個人理解:4小核約是1大核的115~120%30~40%,這個我個人難以接受…

但是intel n系列的性能結果也大致是這樣…

intel發布會的圖

被民主、被言論自由、監督人民、大內宣、性騷擾,真是「共規綠隨」。挺台獨,去當兵。
JW75

感謝詳細說明,不過我對您最後一段有疑慮,如果8小核性能比2大核高出30-40%的話,那4小核性能應該也要比1大核高30-40%吧,畢竟比例是一樣的,8:2應該要=4:1。

2023-09-01 13:43
altoph

啊!也是啊,因為我是直接「累加」所以忽略了,謝謝啦。

2023-09-01 15:22
JW75 wrote:
我想問一下是否有人知道,intel12、13代cpu,同樣4執行緒,到底是4個e核快還是2個p核快?


首先,建議別信某些稍嫌誤導的說法,什麼小核只能跑分用。在探討效能前,不討論晶圓面積與功耗效能比就是耍流氓。

一個大核的面積略等於4個小核,所以2個大核的面積=8個小核,同樣4執行緒來說,兩個大核的晶圓面積已經遠遠超過4個小核,多了那麼多晶體管,會快也是正常的啊!

好吧,如果不想管晶圓面積,只想探討同樣4執行緒,2個12代大核(2C4T)與12代小核(4C4T)到底誰快?其實可以這樣比較:

買一個Intel Pentium Gold G7400(兩大核2C4T)最高時脈3.7GHz與intel N200(四小核4C4T)最高時脈3.7GHz,就基本上可以在相似的基礎比較了.....

因為很少人把G7400與N200直接比較,只能用網路上分別的測試:



也就是以R23跑分來看,G7400單核心跑分1396,多核心跑分3814,對比N200的單核心跑分688,多核心跑分2304,幾乎快了一倍!

但等等,真的是相似的基礎嗎?

實際上G7400跑R23時,功耗可以到60W,但是N200只有20W,就是N200的一個4C4T小核心只用了G7400以2大核心(2C4T)50%的晶圓面積,30%的功耗,就跑出R23單核心50%,多核心60%的效能。

如條件改為吃同樣功耗(例如都給10W),約略相同晶圓面積的一大核1C2T與一個4C4T小核相比,效能與功耗比就更是全輸啦!

此外桌機版本的小核時脈與容許功耗會提升不少,多核心效能還會更高,也就是同樣1大核的晶圓面積,安置4小核,跑多核心應用,無論絕對效能值、晶圓面積與功耗比,都划算很多。

實際上小核心的效能,已與Intel 9代CPU差不多,不算弱了!如果說小核心只能拿來省電與跑分,那Intel 9代CPU以前的電腦,都可以拿去丟垃圾場了!
完美女神
開運貓

純小核CPU已拿出單獨賣啦,N100/200/305,有買台N200迷你電腦,文書/上網/看影片真的好用省電,整機功耗約20W,CPU才2~6W,用起來感覺與另台10400幾無差異,卻只要30%耗電。

2023-09-01 14:10
Reich

mariase您引用文章測試12代小核僅3.9GHz,6700K降到同時脈的後段內容才比較準確。此外小核持續改良,13代小核增快取,可跑4.3GHz以上,通殺Skylake架構應該沒太大問題了。

2023-09-01 14:43
hack.pc wrote:
3D渲染,多媒體等特...(恕刪)

回到pentium pro 時代。
Efficient core means size efficient
Reich wrote:
首先,建議別信某些稍...(恕刪)


小核之所會被戲稱為只能跑分的原因是:

1、因為架構的關係,小核的浮點運算的能力很弱。

2、再加上為了降低面積,所L2 cache、L3 cache都共用,而且都不大,所以當多核運算時,單核效能就會下滑,造成多核效能的低下。intel為了彌補這種狀況,硬體預設gpu加速,只要是能丟給gpu的,都會直接丟給gpu,這樣cpu+gpu合作下的效能看起來就會很不錯,然後宣傳的時候只標cpu部分的功耗,這樣就看起來很屌了。這就是6w的n系列筆電實際的電池續航只有4~5小時的原因。(這個其實是amd提出的HSA異構計算。)

3、超線程,這個則是把cpu計算的序列增加,看起來就好像有二個核心一樣(就像流水線平時沒工作,老問強行叫要「認真工作」),但是本質上只有一個核心,在intel的cpu中大約可以提升30~50%不等的效能。但是,當你在打電玩的時候,基本上是全速且高負載的狀況下(流水線已經全滿且全速運作,老闆也無法強行加工作),這樣就沒什麼增加效能。

4、我是一般消費者,我只管我花錢買「產品」買到了多少效能,而且效能是否有符合我花得錢,我才不管面積大小、功耗,我只管「效能」、「電池續航」

5、如果真的有Intel 9代CPU及n系列在同等價下給我選擇,我依舊會選大核心的產品。不敢買二手是因為物品的狀況無法一一確保。

6、小核心的產品只是「理論」跑分上看起來像9代罷了,實際上如果你實際使用時,只要網頁的圖片一多,速度就會出現明顯的差異,小核的產品是只適合「輕度使用的」。

7、window下大小核的調度依舊不夠好,所以目前還是看到不少玩家玩遊戲的時候關小核。這樣多花錢買小核的意義在那裡…

註:
本人目前用的就是n4000的筆電,只是文書用尚可,但是便宜,這也是當初買他的原因。
被民主、被言論自由、監督人民、大內宣、性騷擾,真是「共規綠隨」。挺台獨,去當兵。
Reich

如果用N4000這種2017年的舊型14nm的Gemini Lake架構,還是2C2T,那您使用體驗糟糕也是必然的,其效能完全無法跟最新Alder Lake-N的4C4T以上作比較喔!別張飛打岳飛啦!

2023-09-01 16:35
zxcvbnm2434

根本 賽揚ATOM 不是錯好嗎? 去看看隔壁N305 都跟萬年I3 10100平起平坐了

2023-09-01 20:28
altoph wrote:
小核之所會被戲稱為只能跑分的原因是:

1、因為架構的關係,小核的浮點運算的能力很弱。

2、再加上為了降低面積,所L2 cache、L3 cache都共用,而且都不大,所以當多核運算時,單核效能就會下滑,造成多核效能的低下。


這段你完全寫錯啦,會誤導其他人呢!建議去找一下資料,或是去看一下晶圓圖。Intel 12/13代以後的Gracemont架構的小核心,本身有獨立的L2快取,並且與大核心共用L3快取。

以13900K為例,16個小核心分為4組,各有4MB的L2快取,並與大核心共用36MB的L3快取。



這是12900K的實際晶圓電路圖


單獨賣的小核心CPU也是有獨立的L2與L3,以我在用的N200為例,4C4T有4MB L2快取與6MB L3快取。

你大概是被N4000這種殘廢CPU的使用經驗誤導太久,才會看不起小核心效能,請認明Gracemont架構以後的才是我們討論的小核。
開運貓 wrote:
N200


我還真希望它的L2是獨立的,而不是四個小核心共用的,這樣至少多核效能會比較好看一點

不是看不起小核心的效能
而是小核心的效能沒有intel說的那麼好…

n4000雖然在大多數的人的眼中是殘廢
但是「明確用途」與「預算導向」的前提下
我用起來沒什麼問題
依舊是網頁多開、邊上網、邊看youtube邊查資料

另外
這個是n200的參數:intel n200的參數

L2 cache的確是「share」的…
被民主、被言論自由、監督人民、大內宣、性騷擾,真是「共規綠隨」。挺台獨,去當兵。
altoph

嗯…認知的差異,我所謂獨立L2是每個核心各自獨立使用自己的L2,就像大核心那樣,這樣即使L3則跟大核共用,小核心的效能至少會好看一點。

2023-09-01 17:29
altoph

當然如果像你把四個小心看成一組,這樣就看似有獨立的L2,但是在intel的宣傳上,小核心不是以「組」來看待的,而是個別來看待的。這就是win10下大小核調度會有明顯問題的原因,換到win11會好一點。

2023-09-01 17:33
13900k关闭小核后,纯靠8个大核5.2左右。 r23 可以跑24500分
与之对比的7800x 只能跑22500分 差了将近10%
再对比zen的5800x vs 10700k,11700k,11900k。
当时intel 用14nm死超烂超都无法在r23同核心数下跟台积电7nm zen3打

由此可见制程工艺影响有多大。而用上了台积电5nm的zen4 能耗优势也只体现在低频,高频方面台积电5nm同样打不赢intel7.
amd相较intel在制程方面的优势正在消失。
intel 4的meteorlake ,amd的制程大概会从优势变成劣势
------------------------
8个大核24500分,不关小核4万分。所以16小核大概1.55万分
确实16个小核不如8个大核,1个小核只相当于1个大核加ht的40%左右。
------------------------
台积电5nm相较intel7 大概不到1个节点的制程优势,大概要台积电4nm 相较intel7 才有1个节点的优势。
这方面在搭载台积电4nm的amdzen4笔记本才能体现出来。
尤其是在低功耗领域比如35w以下。
8核的zen4 35w r23能跑14000分,而13700h只能跑11500分,这个劣势将在meteorlake到来后实现逆转
ロリ大大

你猜的?實測過?

2023-09-01 17:51
游戏脑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oAm-rfVADU&ab_channel=Bang4BuckPCGamer 这个。8核24500分

2023-09-01 17:54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