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everyone,
We're aware that people are experiences issues with @Total War: NAPOLEON and some other legacy titles not working with Intel's newest 12th gen CPUs. We're currently investigating this with a view to roll out patche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in the coming months.
For a bit of insight into why these issues have arisen, the new Intel CPUs now have two types of cores; Performance and Efficiency. Previously, the core being used was irrelevant, but now we need to prioritize the performance ones. This is causing the issues we're seeing. More light reading on the matter can be found in this handy post on the Intel site:
https://www.intel.com/content/www/us/en/developer/articles/guide/12th-gen-intel-core-processor-gamedev-guide.html
Thanks for your patience while we resolve this!
- The Total War Team
^^A 請多多指教~
old_hsiao wrote:
大小核的誕生是為了筆記型電腦的續航力,
目前看來,筆電的續航力也沒什改善,差MacBook還很遠。
所以,組桌機,買全大核cpu就對了。
大小核用意是在大核以外的背景非主力工作, 不是為筆電續航力而準備
所以Thread Director用是以P core - E-core - P core SMT這樣的次序來調度
根據 Intel Thread Director 的性能級別順序,Alder Lake 在前景程式中會優先使用 P-Core 的核心執行緒,這是性能表現最佳選擇,緊接會使用 E-Core 的核心執行緒,當 P-Core 與 E-Core 的核心執行緒都已被工作排程後,才會選擇使用 P-Core 的 SMT 執行緒,每當 P-Core 完成工作後,調度器會將 E-Core 真實執行緒或 P-Core SMT 執行緒上的工作,轉移到 P-Core 處理。
另外舉蘋果ARM 處理器筆電續航力來比對Windows處理器筆電也不太合適
兩邊的硬體架構設計, 工作模式, 使用的指令集都完全走向不同
總不能說M2 Max 跑GTA V 張數不到3060的一半就說M2 Max設計很糟吧?
至於桌機全大核是否就對? 答案還是看預算, 相同價格性能最強的就好, 不論I/ A都一樣
^^A 請多多指教~
不過Intel的小核並不是ATOM
我記得在12代推出的時候就有說過他的E core是相當於SkyLake的性能
所以其實那個E core並不能算多小的核, 理論上也勝過ATOM才對
也就是說如果AMD要拿Zen2甚至Zen3來搭配Zen5來做chiplet應該也ok吧
到時候就知道了
MUS wrote:
另外舉蘋果ARM 處理器筆電續航力來比對Windows處理器筆電也不太合適
兩邊的硬體架構設計, 工作模式, 使用的指令集都完全走向不同
總不能說M2 Max 跑GTA V 張數不到3060的一半就說M2 Max設計很糟吧?
至於桌機全大核是否就對? 答案還是看預算, 相同價格性能最強的就好, 不論I/ A都一樣
其實不用拿特定軟體來講,就看處理器每個時脈能處理的指令數量,也就是俗稱的IPC, Instructions per cycle,以及每瓦能處理的指令數,performance per watt,就能知道一個處理器的設計跟製程好不好了。網路上有人鎖定Intel處理器最大功耗,來跟M1 Max比較通用的測試程式跑分,就是蠻好的參考。
GTA 5跑起來不好,那是因為沒有原生軟體,如果軟體公司願意移植到Apple Silicon上,相信跑起來會比現在好很多。
我覺得M1最厲害應該是待機瓦數,我的MBP 16"搭配M1 Max,單純開機待機做點文書工作再外加聽個音樂,包含螢幕亮度設定50%,瓦數消耗都在13-15W附近,如果螢幕亮度關到最低,那只有10W左右,冬天使用根本冷冰冰。
peggydoggy wrote:
其實不用拿特定軟體來講,就看處理器每個時脈能處理的指令數量,也就是俗稱的IPC, Instructions per cycle,以及每瓦能處理的指令數,performance per watt,就能知道一個處理器的設計跟製程好不好了。網路上有人鎖定Intel處理器最大功耗,來跟M1 Max比較通用的測試程式跑分,就是蠻好的參考。
ARM和X86兩邊能做的事情還真的不一樣, 拿IPC這個RISC最擅長的領域來看更沒意義
概念上就是讓九人巴和Kocart 在市區道路跑比誰能最快到目的地, IPC看的就是單1人到
再者功耗問題, 除了架構之外還有製程優勢
peggydoggy wrote:
GTA 5跑起來不好,那是因為沒有原生軟體,如果軟體公司願意移植到Apple Silicon上,相信跑起來會比現在好很多。
問題就是在那個如果, 生態圈要建立需要時間金錢人力, 但兩三年下來看來沒什麼改善.
peggydoggy wrote:
我覺得M1最厲害應該是待機瓦數,我的MBP 16"搭配M1 Max,單純開機待機做點文書工作再外加聽個音樂,包含螢幕亮度設定50%,瓦數消耗都在13-15W附近,如果螢幕亮度關到最低,那只有10W左右,冬天使用根本冷冰冰。
的確是, 動輒8-9萬的設備拿來開機單純做點文書工作外加聽個音樂, Kocart的工作量果然是閒情逸致
隔壁桌價格砍半的Wintel RTX筆電可以在工作之餘順跑3A大作的時候, Kocart仍舊是Kocart, 搭不了9人
你可以說他耗電, 你可以說他IPC差, 但4-5萬的價差和在多數Windows原生遊戲性能也是MBP彌補不了的
^^A 請多多指教~
Mega維 wrote:
我記得在12代推出的時候就有說過他的E core是相當於SkyLake的性能
所以其實那個E core並不能算多小的核, 理論上也勝過ATOM才對
Anandtech 測試 CPU Benchmark Performance: E-Core
補上測試, Anandtech是拿91W功耗, 運行在4.2GHZ的4C8T skylake i7-6700K去比8C E-core的性能
說明3.9GHz的E-core性能幾乎是看齊4.2GHz kylake (almost there )但是還是稍微遜色一點
所以可以估算在同頻下的話可說是性能相當
^^A 請多多指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