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跟進大小核:可能在伺服器部分用不上。因為zen系列是伺服器、消費級、定制級共用平台,而且AMD的目標是伺服器市場。
2、zen1~zen4的問題:成本考量不加大解碼器、發送器數量,所以單die的效能比較差。
3、AMD消費級市場上不來原因:產品設計不夠簡單,對diy玩家而言很棒,同時可以有口碑相傳,但是對一般使用者不夠簡單。
4、未來可能設計(腦補):
1、全系列3D化,L3 cache直接用貼的(速度已經跟內建一樣了),這樣架構其他部分的規模就可以加大。因為為了5ghz的高速而增加的耗能真的沒有意義(其實當年的FX系列就已經證實了)。
2、全系列四通道化,增加記憶體頻寬。
個人觀點:
1、雙die的zen在12代之前會贏intel這麼久是因為計算單位二打一,即解碼:4+4>5。
2、intel在12代之後會追回來是因為解碼跟上來,即解碼:5+?*(3*2+3*2)接近4+4。但是因為小核架構不同於大核,所以有折扣。跑分無法反應在實際應用上,但是對一般使用者而言感受不到。
被民主、被言論自由、監督人民、大內宣、性騷擾,真是「共規綠隨」。挺台獨,去當兵。

以出貨量計算整個 x86 CPU 市場,第二季 AMD 市占達 31.4% 歷史新高,意思是Intel市占率仍高。AMD 計劃今年稍晚推出新 Epyc 伺服器處理器,英特爾則將 Sapphire Rapids 伺服器 CPU 延後到 2023 年推出。
簡單講,AMD利用MCM CPU成本上的優勢(同樣性能可以低40%成本),這迫使Intel為了穩住市占率,被迫賠錢賣CPU,賺眼球,然後行銷力度還不能減,不然更慘。然而,真正利潤來源的伺服器市場,AMD則是打得Intel抬不起頭,道理很簡單,對於用在工作上的人來說,他們沒辦法再用騙人的跑分小核而被騙去購買的,他們是看真實的性能與價格。
一般消費者真的就好騙很多,只是有趣的是,我不斷地發文提醒,這些被洗腦成功的人,不但不肯醒,還要反咬我

然而,13代除了用跑分小核,或所謂的遊戲性能來賺取眼球以外,根本不會有什麼人真的花錢購買,道理很簡單,如果純打遊戲,AMD 5000或12代已經非常夠用,甚至已經性能過剩,而且大家都不傻,都知道要把錢留著去買nVidia 或AMD新推出的旗艦顯卡。即使你真的太有錢,還是勸你別買13代或AMD 7000,真的用不到,我找了很多遊戲評測影片,我才勉強找到優化比較差的蜘蛛人重製版,才會用得上13代或AMD 7000,否則nVidia 或AMD新推出的旗艦顯卡的性能無法被充分發揮。然而,既然名為重製版,他的遊戲引擎仍是舊的,不會大幅去優化的,這實屬例外。留錢下來多買幾個3A大做來玩,還比較實際。
12代,13代都屬於怪異的大小核設計(Intel伺服器CPU就沒這種怪東西的,否則更賣不出去),因此即使對於普通輕度工作者來說,由於很多軟體並不支援大小核,或是還要花腦力去改軟體成支援大小核實在太累人,因此對於普通輕度工作者來說,還是只會考慮AMD 7000。真需要用到CPU做渲染,渲染跑5分鐘與10分鐘,對於賺錢來說,就差很多的。
不要跟我辯說Cinebench R23就是用渲染測試,那是測試軟體,Intel也不會花錢協助用戶去改他們的程式。
AMD 7000的5nm CPU優勢對於功耗要求低很多,這對用在工作上來說,也是影響不小,想到13代最高功耗可以搞到1000W,就嚇死一堆工作者....
一般打遊戲者去買13代,等你收到下個月電費帳單,你再來分享心得。網咖業者肯定會更有感

其餘細節請看:AMD 7000其實已經算是超跑等級CPU,賣得很便宜了!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6&t=6681586
內文搜尋

X